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湘江周刊·湘韵|慕清溪
新湖南 • 专栏
2024-03-08 13:37:23

春天的清溪画廊。通讯员摄

编者按:三月,是女人的季节。清溪,是作家的故乡。3月初,湖南日报社和湖南省作家协会特组织女作家们走进著名作家周立波的故乡、“山乡巨变第一村”益阳高新区清溪村,体验清溪,书写清溪。

在周立波故居,她们仔细地看一张张照片和一段段文字,走近这位被清溪村人亲切地称为“立波胡子”的人民作家;在清溪展厅,她们看见清溪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她们赠送了自己创作的多本图书。她们漫步田野山岗,徜徉书屋剧院,和每一个遇见的人交谈,享受阳光、花香和书香,聆听鸡鸣鸟啼和火车的呼啸……

这一期,请您阅读女作家笔下的清溪,一个不一样的清溪。


杨红燕

从小在山区长大的我,习惯了百转千回地去山旮旯里探望自己的村庄和家人。当车子从宽阔的公路一拐,到达游客中心,被告知此处就是清溪村,我着实感到惊异。

沿着一条溪流进村,逐渐领略了清溪村地形的豪迈:地势平坦,视野开阔。

白墙黛顶花窗格,两楼民居顺清溪走向弧线形矗立,不紧不慢,疏密有致。大树从楼后伸出嶙峋枝丫,与天之蓝、墙之白构成清矍图画。常绿树在场坪里静默,蕴蓄着在即将到来的春天里退旧换新的力量。池塘边柳树已发新芽,满枝细叶,青绿可人,伴风轻舞,一树婆娑。篱笆外的红梅将最后的热烈付于枝头。晾晒区新洗的棉衣、套被散发着清香。书屋挨着民居,民居连着擂茶馆;菜圃接壤荷塘,荷塘肆意延展……

穿行在荷塘中的游廊上,我欣赏着清溪人“打扮起来,美化起来”的这座“美丽的花园”。初春,荷杆萎折,集体匐匍着,但这不妨碍我遥想荷叶翩翩、荷香馥郁的夏日之壮美,不影响我感受周立波先生愿景实现后的清溪人的幸福、惬意。

入住阿来书屋二楼,清晨起来,在门口遇见了书屋管理员,她在菜圃边的空地上晒萝卜条。走近,见她和母亲一般年纪,六十出头,气色红润,皮肤嫩滑,黑色羽绒服很显质感。孩子们在市区有工作,她的房子租给政府办书屋,年租金4万元,她当管理员年收入2万多元。想到母亲还在老家喂猪种地,里外操劳,我感慨不已。在自己的村庄里收着租、领着工资养老,菜圃里有生活,书屋里有诗与远方,这是多少人的鱼和熊掌,她兼而得之,怎不叫人心生向往?

太阳落落大方从云层里露脸之后,我在溪边漫步。溪就是清溪,流淌在公路之下,清可见石、见水草、见鱼、见虾,不动声色,汩汩而行。溪对边有堤,堤上立雕像、搭凉亭、设画廊。堤外是田畴,此季种了油菜,绿绿地沿溪铺满。

田畴那边是另一些民居,还是两楼,还是白墙黛瓦花格窗。楼前绿带下有缓坡,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头枕手臂躺于坡上。女孩七八岁,男孩五六岁,一个衔着一片樟树叶子,一个翘着二郎腿,望着高处碧蓝的天空,不知想些什么。问干吗躺着?可担心有虫子爬到身上?答不怕,然后一翘身子,站起来,女孩说一声,走,看书去。问去哪个书屋,答曰:曹文轩书屋。我不禁又替自己的孩子羡慕起他们来。

慕清溪,三分是替他人,七分是自己。二十一座书屋,只此一个理由足矣。时近九九天,寒气却未消散。在莫言书屋、迟子建书屋等处流连许久,身上寒意阵阵,内心却激情汹涌,一腔滚烫。此行匆匆,远不够我细细体味清溪,就连书屋也未及看全,这遗憾给了我下次再来的理由。我要择好日子,带孩子来,带家人来……

责编:陈普庄

一审:曾衡琳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