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大咖云集,首届“肝癌早诊优治橘子洲论坛”在长举行
新湖南 • 卫健动态
2024-03-02 21:52:29

湖南日报3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余蓉 通讯员 于慧宇)肝癌一直是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3月2日,由南华大学主办的第一届“肝癌早诊优治橘子洲论坛”在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专家教授齐聚一堂,交流探讨肝癌早诊优治的临床实践、前沿进展和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根据2020年数据,全球新发肝癌90.6万人,因肝癌死亡83万人。而我国新发肝癌41万人,因肝癌死亡39.1万人。肝癌居我国肿瘤发病第五位、死亡第二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早期诊断率较低。为了推动落实并达成《“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肝癌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提升肝癌早筛水平是主要任务之一。

论坛上,南华大学肿瘤分子生物学教授、肝癌早诊早治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曹德良介绍了中心在肝癌筛、诊、治产品的创新研发和临床转化应用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主要包括基于醛酮还原酶1B10(AKR1B10)开发新型肝癌诊断产品,开展肝癌精准影像学诊断和手术导航;基于AKR1B10新型肝癌诊断产品开展肝癌预警、筛查、早期诊断、 疗效评价、复发监测、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基于AKR1B10新型肝癌诊断产品和分子探针临床研究成果,形成肝癌筛、诊、治新指标新方法。

“肝癌起病隐匿,患者早期一般没有什么症状,当出现不适前来就诊时,往往已到了中晚期,治疗难度大且临床效果不够理想。”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南月敏教授表示,曹德良教授的新成果能让肝癌早筛早诊效能能提升16%—20%,可显著改善预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常务副主任杜顺达教授介绍,肝癌的治疗出路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临床上,超声对于早期HCC检测的灵敏度仅为45%,即使联合 AFP,灵敏度也仅为63%。肝癌其他检测常用标志物存在敏感性、特异性不一、费用高等问题。因此,有效、简便、经济的新型血清标志物AKR1B10或能成为更理想的肝癌检测方法。

目前,经过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了AKR1B10在肝癌早期诊断尤其是早早期诊断中的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可以检测出大部分AFP阴性的肝癌。在手术切除原发性肝肿瘤后,AKR1B10血清水平迅速且显著下降,非常便于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复发与预后评估,有效避免无效治疗、过度治疗。

论坛上,贵州医科大学感染病学教研室及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权,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医院常务副院长彭创,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临床研究院院长、科主任沈峰还就《原发性肝癌的二级预防解读》《腹腔镜肝S7切除的探索与实践》《肝胆肿瘤的个体化外科治疗》等主题进行了临床实践的分享,与会专家展开了学术上的深入探讨。

南华大学党委书记高山教授表示,南华大学大力支持临床成果转化,期待这个会议能够持续举办,为中国肝癌的早诊早治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余蓉

责编:王铭俊

一审:余蓉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