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中华之“龙”译Loong而非Dragon
新湖南 • 文体动态
2024-02-09 09:59:0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9日讯(记者  黄煌 )明天正月初一就是甲辰龙年的第一天。关于“龙”的英译,在龙年到来之际再次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龙年之“龙”,到底该英译为Dragon,还是Loong?为此,记者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翻译学博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化学者向红老师。向红博士表示,龙年之“龙”就是中华之“龙”,应译为Loong而非Dragon,这既是对传统中西“龙”文化误读误译的纠正,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向红是资深大学英语教师,担任过全国高考英语、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和上海翻译资格考试等的考官或评卷人多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后,她被作为高端人才引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成为该校第二届教学督导,其主讲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国文化”是该校精品课程和“两性一度”金课。

“长期以来,中华之‘龙’常被译为Dragon,但也因其内涵差异很大而引发不少争议。在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语对比、中国文化等课程的教学中,我常告诫学生,要想真的学好这些课程,先要了解、比较中西文化。同样,为了准确英译中华之‘龙’,也有必要先了解、分析中华龙与西方Dragon的文化差异。”向红说,中华龙与西方Dragon在内涵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在外形上,中华龙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身材修长,体态优美,色泽喜庆;西方Dragon则长着鳄鱼的头、狮子的爪、蝙蝠的翅膀,还有喷火的嘴、坚硬的鳞甲、带刺的尾巴,色暗貌丑,恶心恐怖。在习性上,中华龙常居海里,能上天入海,腾云驾雾,行云布雨;西方Dragon则常藏深山,以人类和动物为食,残暴好斗,秉性贪婪。在象征意义上,中华龙是沟通天地的使者、代表皇权的帝王、能司云雨的神兽,象征高贵、智慧、祥瑞,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西方Dragon则往往被视为魔力怪兽,是阴险邪恶、狡猾凶残的形象代表,通常象征黑恶势力或恐怖主义。在文化地位上,中华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在中华文化中举足轻重;西方Dragon则是人们厌恶的对象,在西方文化中微不足道。可见,尽管中华龙和西方Dragon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但二者文化差异巨大,不能误读误译而混为一谈。

作为中国翻译协会会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员,向红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翻译研究所创始人、第一任所长,主持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主题陈列“一代伟人从这里起步”的英文翻译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官网英文版翻译等重要项目,其英文版跨文化传播著作《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以<红楼梦>英译为例》和《英语话长沙》成为“全国百佳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力推图书。

“既然中华龙和西方Dragon存在着巨大文化差异,二者自然就不能作为互译对应词。如何英译为佳呢?音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Loong就是的拼音加上龙的象形后的英译。在翻译中,如果人名、地名或新概念在目标语中找不到合适的对应词,就可使用音译法,直接将源语词音译作为译文。音译词带有源语所承载的文化印记,虽然看上去比较陌生,但其实更有利于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向红说,不论是国内外商场、沙龙等公开场合的活动中,还是CGTN等媒体的报道中,近年来“龙”的英译Loong越来越流行。相应地,“中华龙”译为Chinese Loong,“龙年”译为Loong Year,“龙文化”译为Loong Culture,等等。最近,《牛津英语词典》首次收录了Chinese Dragon(“中华龙”或“中国龙”),这是一个折中、糅合的选择。从大家对Dragon习以为常,到有人提出还是Loong更好,再到最近两年逐渐流行运用Loong的趋势来看,国人对Loong的认可度已超过Dragon。从Dragon变成Loong,“龙”的译名不是更改了,而是纠正了。语言的背后是文化,语言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基石和源泉。在新时代的中国,我们应更有底气、更有信心,将更准确、更形象的LoongLoong Culture传播开去,使之在国内外更广为人知、更深入人心。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