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120年薪火相传,湖南第一师范奔向未来 再续辉煌
新湖南 • 城事
2023-12-29 20:41:21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 通讯员 郑国友)“要做人民的先生 先做人民的学生”“百廿风华传薪火 守正创新续华章”……12月29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建校120周年暨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该校东方红校区隆重举行,横幅标语分列会场两侧,催人奋进。各级领导、各界嘉宾、国内外高校代表、校友代表欢聚一堂,共庆该校建校120周年。

重返母校追忆学生时代

“今天重返校园,我的心情颇为激动,这份激动有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对恩师们的感恩之心,也有对校友们的祝福之意。”作为该校音乐学专业2015届毕业生,常德市鼎城区蔡家岗中学青年音乐教师麻小娟回到了阔别八年多的母校,心情很是激动。她告诉记者,8年前,当我聆听了“豆腐”老师吴金城用扁担挑起乡村孩子梦想的故事时,她的内心便种下了一颗对教师职业向往的种子。在乡镇中学教学9年,麻小娟坚持每晚走进寝室,打着手电筒给孩子们讲睡前故事。“大家总说我的故事点亮了孩子们的满天星空,但是今天我特别想告诉大家,孩子们最喜欢听的就是我在母校求学的故事。”

1985届校友、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泽林说,1981年,他考入了母校,当年的母校没有华丽的建筑,没有先进的设施,生活工作条件都很艰苦,但是他们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他从一名普通的毕业生到小学老师,再跨界到广东大型国有企业,从冶金系统转型到矿业系统,再到电子信息系统,他先后担任三家国有上市公司的党委书记、董事长,追根溯源正是受益于母校打下的思想基础,健康基础、文化基础,这是一笔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宝贵财富。“我终生感谢一师,不忘一师,以一师为自豪,近四十年漫步人生路,如今故地重游,倍感亲切。”

“人生有两个地方不能忘记,一个是故乡,一个是母校,循着伟人的足迹回到34年前求学的母校。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内心澎湃无比激动。”长沙市常务副市长彭华松是该校1989届校友,他深情回忆了在母校学习生活时光。他说,在这里,他学会了脚踏实地地工作,领悟了坦诚善良的真谛,现如今,老师们的谆谆教诲还历历在目,同学们的真挚情谊还记忆犹新。“长沙将与一师强强联合,双向奔赴,全力支持一师范建设师范教育发展研究院,为一师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坚强的保障,联合打造特色鲜明的师范学院。”

擦亮一师金字招牌

12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一师人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绘就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熠熠生辉的精神财富。

1903年,城南书院更名为湖南师范馆,开办现代师范教育,也开启了湖南现代师范教育的先河。进入21世纪,学校由专科快速跨越到本科,并先后启动实施“初中起点五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高中起点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免费教育”。2010年,学校又率先提出并探索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模式,为农村小学定向培养具有本科学历的优秀教师,形成了在全国教师教育领域深有影响的“一师模式”。十余年来,“一师模式”培养了两万余名乡村公费师范生,他们带着师范初心在山寨播撒文明种子,用师魂照亮了孩子们的前程。

“学校始终坚持师范教育传统,构建了面向城乡各区域、面向基础教育各学段、面向中小学各学科、面向教师教育各阶段的教师教育体系。目前,学校师范生占比仍是全国师范生占比最高的学校之一。”据悉,为了应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基础教育各学段学龄人口变化,学校适时调整了学科专业布局,开设化学、物理等13个中学师范教育专业,实现了中学主要学科教师培养全覆盖,打开了教师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2021年,学校开始与湖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目前小学教育、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音乐)等三个方向已经连续两届招生。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罗成翼指出,学校将传承和发扬好以高目标引领人才培养方向、以高视野打开人才培养格局、以高标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三高密码”精神,在优化教师教育结构上下功夫,在推进教师教育数字化上下功夫,在提高办学综合实力上下功夫。“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全力建设‘红色一师’,并坚持师范特色,擦亮金字招牌,奋力建设‘品质一师’‘活力一师’‘幸福一师’,在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续写一师新传奇、书写一师新荣光。”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胡穗表示,学校将以建校120周年为契机,高举师范旗帜,聚焦红色育人,擦亮金字招牌,以一师之强告慰伟人嘱托,以一师之强回报社会关切,以一师之强服务强国建设,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贡献更多一师力量。

责编:孙燕飞

一审:杨斯涵

二审:黄京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