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株洲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力打好“发展六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预计数,下同),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税收分别增长0.4%、1.3%(还原政策性减税后分别增长11.05%、10.2%),地方税收占比维持在7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96:1。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1. 制造业税收占税收比重突破40%
株洲加快培育制造名城,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取得长足进步。2023年,制造业税收突破100亿元,占税收比重突破40%,成为税收增长的“第一动力”。
▲株洲北斗产业园。
2. 创新能力稳步跃升
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全国第28位,较上年前进9位。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27%,连续5年稳居全省第一。
▲中车株机技术人员在组装城轨车辆。李健 摄
3. 百亿产业项目创历史新高
株洲大力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百亿项目达17个,其中百亿产业项目达9个,创历史新高。
▲大唐华银扩能升级改造项目开工。
4. 城市品牌更加响亮
株洲成功举办北斗国际峰会、轨博会、瓷博会、服博会、钻石论坛、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交流大会等重大活动,“厂BA”、航空嘉年华、炒粉节等火爆出圈,“制造名城”进清华北大好评如潮。
▲“厂BA”火爆了株洲整个夏天。
5. 保交楼成绩亮眼
保交楼累计交付2.9万套,其中恒大项目完成91%,经验做法在全省推介。
▲株洲做好“保交楼”工作。
1. 高质量发展呈现新态势
株洲产业、企业、园区发展取得新突破: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含汽车)产业有望突破千亿大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突破1600亿元;制造业税收突破100亿元,占税收比重突破40%,税收增长“第一动力”作用持续彰显;中车株所营收突破500亿元,北汽株洲公司营收突破100亿元;中天集团成功在港交所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400家;全市园区亩均税收突破20万元/亩。
2.“三个高地”实现新突破
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第39位,获评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优秀城市。陶瓷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省产业集群达9个,总量稳居全省第一。天桥起重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新增国家工业设计中心3家。中开院创新孵化基地入选国家级孵化器。全国首个混合式雷达遥感卫星星座等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在株洲诞生。
3. 项目建设增添新动能
创造性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高精传动风电齿轮箱、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等350多个项目开工建设,“两机”重大专项、三一石油智能装备、三一硅能5GW光伏制造基地等230多个项目竣工投产,智慧绿色能源互联网、先进硬质材料产业园、大唐华银扩能升级、三一智慧钢铁城、炎陵和攸县抽水蓄能等项目加快建设。新签约亿元及以上项目300个,合同引资总额780亿元。
4. 发展环境得到新优化
深入开展“三送三解三优”活动,创造性建立不刁难企业负面清单、企业办事不求人、办不成事专班、“一降一升”行动等便民惠企机制,持续深化“制造名城”早餐会、“一把手”走流程、“六即”服务、园区办事不出园等改革举措,减税降费超36亿元。经营主体培育走在全省前列,企业占比达27.4%,居全省第二。空气质量优良率首次突破90%。获评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优良城市。
5. 区域发展迈出新步伐
长株潭都市圈加快建设。坚持对内互济、对外抱团,主动靠拢长沙、对接湘潭,医保账户实现直接结算,成功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湘赣边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京港澳高速扩容、醴娄高速、茶常高速、金醴高速加快推进,醴陵、萍乡共同打造电瓷产业园进展顺利,“两山”红色专列恢复常态运营。
6.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株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30.4万亩、产量154.8万吨,增速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一。县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唐人神跻身中国民营经济500强,获批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建成幸福屋场60个,农村改厕近1万户,创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以上。“村网共建”入选国家治理创新典型案例。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7. 民生福祉有了新改善
省市十大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新增城镇就业5.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8万人。水竹湖、雅礼学校投入使用,完成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18所、中职学校达标8所,新增公办学位1.5万余个,基础教育质量居全省前列。入选首批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启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行政村卫生室医保定点和乡镇标准化中医馆建设实现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
8. 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
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人民调解建在组上”等典型经验获全国推介。扫黑除恶斗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党建引领小区治理、邻长来当家等城市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卓有成效。自建房安全整治扎实推进。隐性债务化解超过十年任务序时进度。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考核蝉联全省第一。
策划:毛晓红 姚学文
作者:廖义刚 杨帆
编辑&设计:杨帆 郭又瑞 武连明
校对:郭玟
审核:肖夜明 毛晓红 左丹
责编:朱格林
一审:朱格林
二审:刘艺
三审:陈新科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xhna4302cm3806
2024-01-07 19:43:46
关注
小金鱼
2023-12-29 17:51:19
惠民政策兜住兜牢了民生基本线
甜米蜜
2023-12-29 08:36:05
株洲具有发展制造业的独特优势
xhnae43afm9856
2023-12-28 23:47:59
不断抓住当地的发展优势实现更好的建设
果子
2023-12-28 23:32:25
株洲越来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