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理论周刊·智库头条 | 强基固特,推进湖南高等教育强省建设
新湖南 • 智库专家
2023-12-14 10:30:58
首页头条收录

核心提示 

推进我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重在强基固特——在现有办学资源条件下,努力做优做特做强存量;坚持各类高校特色化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壮大教育家队伍;营建优化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的环境;大力发展人文科学,营造浓郁文化氛围;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教育、科技、经济良性互动。

陈弘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总体来看,高等教育资源的密集度,决定了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地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大学的数量、在校大学生的规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数量。但规模大、数量多并不意味着实力一定强。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全球五次科学中心转移特点看,一个地区高等教育强不强,主要可从四个方面来衡量:杰出人才培养能力和产出数量;优质生源流入的踊跃程度;大学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教育思想、经验、模式在同行中的公认度。基于此,我省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应注重强基固特在以下几方面同向发力。

在现有办学资源条件下,努力做优做特做强存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积极扩大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与此同时,我省高校虽然总量不少,但布局不够均衡、不尽合理,整体实力在全国高校中优势不明显,相比高等教育强省还存在较大差距。立足现有办学资源条件,应着眼于“扶优、扶强、扶特”支持现有高校发展,加快应用型高校转型。

一方面,认真落实好《湖南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我省本科高校大多为综合类或理工类高校,艺术、体育、新闻传媒类本科院校暂无,技师学院和电子、交通类院校水平与我省“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等产业发展所期望的办学水平有较大差距,应以填空白、补短板为导向改变这一状况。另一方面,集聚优质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建好“双一流”高校。汇聚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注重精准发力、强化优势,提升湖南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在全国的影响力。

坚持各类高校特色化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全省各类高校应着眼“2035”这一关键历史节点,坚持“四个面向”、主动对接本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特色化发展,适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做好专业链、学科链对接产业链文章。

一方面,立足湖南,面向产业。以服务我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需求为导向,面向基础学科、战略必争、新兴产业、冷门紧缺、民生急需等领域,建好建强学科专业。支持引导高校针对我省培育十个千亿级企业、打造“4+6”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湘江科学城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增设一批学科专业。另一方面,控制规模,优化结构。建立健全与湖南高等教育资源相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机制,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原则,加大全省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力度,限制压缩饱和过剩学科专业,停办撤销同质低效学科专业,新增设置急需紧缺学科专业、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推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学科专业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协调发展。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壮大教育家队伍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全省高校应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壮大教育家队伍。

应进一步落实政治家、教育家办学要求,选拔任用政治素质强、懂教育、办学治校能力强的优秀干部进入高校领导班子;改革高校教师资格获取制度,建设高校教师职业发展培育培训体系,促进高校教师教育理论、数字化素养提升;引导教师队伍自觉加强建设教育强省的使命意识、道德觉悟、能力素养,积极回应时代发展对教育变革的需求;培育教师队伍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以及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营建优化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的环境

从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各个环节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更快行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人才愿意来湖南、来了留得住。

一是加强高位统筹,充分发挥岳麓山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对人才的集聚力,形成人才队伍与国家战略方向匹配清单,构建吸引凝聚人才的“强磁场”;二是持续引进、悉心培养一大批基础扎实、潜质突出的青年人才,鼓励青年人才通过攻读学历学位、外出访学、挂职锻炼、担任科技特派员等途径,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优秀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领衔担纲重大科研任务,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打造人才成长“助推器”;三是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人才评价体系。深化职称评审、岗位聘任、收入分配、奖励制度改革,科学应用目标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竞争激励等方式,充分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四是强化人才工作生活保障,实施“一对一”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为人才“搭台子”“搬梯子”“铺路子”,切实打造人才安居“幸福港”,免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以清廉政治生态引领健康学术生态、和谐人文生态建设,鼓励尝试、宽容失败,让人才能够放手作为、大胆成事。

大力发展人文科学,营造浓郁文化氛围

人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良好人文氛围是创新发展、自由探索的必要条件。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优秀的大学无不拥有强大的人文学科、良好的人文教育、浓郁的文化氛围。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努力造就拔尖创新型人才”要求,高校应坚持将教育作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系统工程,走出功利教育、应试教育误区,做到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学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意识,从根子上把“总体的人”的形象树立起来。应强化顶层设计,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书写好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湖南篇章,切实强化人文科学服务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智力支撑。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学术成果的传播普及和推广利用力度,培育自由蓬勃的学术生态,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潜能。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教育、科技、经济良性互动

当前,科技成果实用创新性不足、立项时市场需求不明晰、资金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技术风险共担机制待优化、知识产权归属落实不到位等是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的瓶颈问题,为此须进一步探索研究高校科技成果高效转化路径。

一是大力扶持专业化的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支撑体系。通过创新任务牵引、资源共享、实体运维、市场驱动等机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主体间的实质性合作,带动区域科技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二是创新“政企学研融”合作机制,优化技术风险共担机制与资金风险保障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开展长期合作,充分调动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平台,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大力吸引企业投资和民间资本投资,完善以金融机构资金为支撑的多渠道、多元投资融资体系,加大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助,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提高成果转化相关方合作效率、合作质量。三是在现有高校科技成果评估基础上进一步分类细化,根据不同类型高校基础研究的导向特点,结合科技成果的实用创新性程度与潜在市场竞争优势,构建特色鲜明的高校科技成果分类评估标准,筛选出兼具技术领先力、转化适切力、市场竞争力的高质量科技成果,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和多元效益。

(作者系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

责编:曹茜茜

一审:曹茜茜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