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吹过田野的风⑥|点点若星河 滴滴成江海
新湖南 • 教育资讯
2023-12-12 16:34:17

科教新报全媒体记者 刘芬

灵动的水,点滴都是精灵,点点若星河,滴滴成江海。

湘潭市雨湖区潭衡路158号,一栋老式楼房的2楼,是“一滴水”公益助学协会所在地。

这栋房子的女主人叫黄迈平,是“一滴水”公益助学的发起人之一。黄迈平出身农家,家里兄妹四人,爱学习的她从小就有一个上大学的愿望,但是她连高考都没有参加过。20世纪80年代,大人们告诉她“别去了,考取了也没有钱去读”。

有些水滴与水滴的狭路相逢,决定了自己的流淌的方向。

▲慰问受助对象

刘习文与黄迈平同届,都是响塘乡(今鹤龄镇)中学89届初中毕业生。“那个年代,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很多孩子十六七岁就出去打工赚钱了。”刘习文说,自己还算幸运,读了中师,后来当了老师。

2015年,响塘乡中学89届有9个校友经常聚会,黄迈平和刘习文也在其中。经历一番打拼,当年的少年们尽管历经沧桑,仍忘不了年少时的梦想,大家几乎都和黄迈平一样,有着同样的遗憾。

于是,他们决心助学。

奋力流淌啊,浪花朵朵。飞溅的水花,让路过的孩子尝到了清甜的味道。

“我们就是想让那些困难家庭的孩子不再因没钱而读不起书。”后来成为会长的刘习文说:“大家一拍即合,多的掏了1万元,少的掏2000元,帮助品学兼优的孩子完成学业。”

彼时,刘习文在长城中学教书。第一批资助了5个孩子,在响塘乡找4个,长城中学找了1个。“我们称作奖学金,只要孩子们能把书读好,从小学到大学毕业都由协会负责。”刘习文说:“被资助的孩子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帮助了他,只告诉他们背后有一群人做后盾。”

▲“感谢一滴水”

小凯(化名)是事实孤儿,跟随腿有残疾的爷爷生活。黄迈平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小凯时的情景,十几岁的孩子黑瘦黑瘦的,从田里割稻回来拖着一身泥。黄迈平轻轻握着小凯被禾桩划得满是伤痕的手问:“疼吗?”内向、胆小的小凯轻声应着:“疼,但爷爷腿不方便,我得多做点事。”爷爷站在一旁问询道:“书不读了,能不能在城里介绍个赚钱的活。”

如同看见当年的自己,黄迈平心疼地抱着小凯说:“不干活了,我们去读书,考大学。”从中学起,“一滴水”公益助学协会开始负担小凯所有的费用。

那些清甜的味道,又在点滴之间散开,越来越近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小凯舍得吃苦,发愤读书。“我只有一个念想,就是好好读书,让自己变得强大,将来去帮助更多的人。”如今的小凯已是一名高二的学生,每年寒暑假,他都会在家里义务辅导低年级的孩子。

当苦难成为人生的必修课,负重前行是最好回应。

小池(化名)从小随奶奶生活,记忆中已经忘了妈妈的模样。今年,她度过了一个难熬的暑假,尽管考上了湘潭最好的高中,但她一直纠结着想放弃学业。“这孩子没见过爸妈,就想早点出去打工赚钱让奶奶过上好日子。”刘习文从老师口中了解到情况后,赶到小池家。看到满墙的奖状,他随即向小池承诺:“你只管好好读书,高中每年奖励你3000元,大学一年奖5000元。”

那一刻,小池感觉到有一道光照亮了渺茫的前路,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大海边许多拾贝的孩子,追逐着浪花,跌倒了又爬起,心怀着美好向前奔跑。

▲庆祝受助学生考上大学

从最初的资助5个孩子,到如今长期资助70多个孩子。“一滴水”公益助学协会也从最初的9人,发展到现在的370多人。

“我们还有一个传统,只要被资助的学生考上大学,会员们会自发去吃升学宴。一去就是一二十个人,热热闹闹打起横幅,村里的人都羡慕得很!都支持自家孩子读书。”刘习文乐呵呵地说。

渐渐地,从村庄到居民,崇文重教已成共识和行动,并薪火相传。

受资助对象廖婷大学毕业拿到第一份工资后,马上联系会长刘习文加入“一滴水”公益助学协会。“我们在受助时,您就告诫我们要用知识改变命运,鼓励我们好好读书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现在我有能力了一定要加入协会。”

考上大学的受助学生欧阳升还得到了一份特别的奖励——跟随协会参与湘西助学。

在花垣县边城镇磨老小学,她也第一次看见了比自己条件还要艰苦的学生。当她得知“一滴水”公益助学不仅帮助了湘潭本地的孩子,还帮助了10名磨老小学的孩子时,更加肃然起敬。尤其是当他们离开时,当地村民奏响苗鼓,唱起苗歌,点燃火把欢送。欧阳升便暗下决心,自己将来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我考研成功”

目前,受助学生中已有十多人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加入了“一滴水”公益助学协会,成为爱心接力者。

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不求半点回报。“一滴水”公益助学协会对于每个被选定孩子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想读书爱读书,持续读书。统一资助标准为小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600元,高中生每年每人3000元,大学生每年每人5000元,研究生一次性奖励5000元。

每个会员秉持这样的初心,用“一滴水”的力量帮助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托举家庭困难的孩子实现读书的愿望。

▲“我为一滴水代言”

赶海的孩子,从来不会忘记水的深情。捡到的贝壳都珍藏在人生拔节生长的时光里。

这群被温柔以待的孩子们始终不忘的是,家乡的“一滴水”滋养了他们,这不仅仅成为了他们生命中浓浓的乡愁,也化为了他们感恩社会和建设家乡的强大动力。

“我们终将老去,而这些孩子也会带着感恩的心,接过助学的接力棒。”刘习文意味深长地说。

记者手记

谱写知识改变命运的乐章

□ 刘芬

9月25日,刘习文收到一条来自受助学生喻鸿波的微信:“报告会长,我已保研至中南大学本校了。”这令他欣喜了一整天。

知识改变命运。

“如果不读书,没有知识,我是很难走出农村的。”喻鸿波笃定地说。

对于如喻鸿波一样的家境困难学生而言,知识是最直接、最持久、最可靠的改变命运的方式。他们也知道,只要克服困难,坚持学习,终能遇见阳光,奔赴星辰大海。

人的出生无法选择,困境有时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无论身处怎样的漩涡,不屈、不弃,总会有被阳光照亮的时刻。

一路走来,“一滴水”公益助学协会秉持这样的初心,帮助家境困难的孩子完成学业,默默守候他们迎接人生的高光时刻。

知识改变的是个人的命运,而教育才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强劲动能。

愿更多孩子勇敢追梦,谱写知识改变命运的乐章!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