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王文
D级危楼,如同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危房整治的道路上,长沙市始终坚守“人不进危房、危房不住人”的原则,对D级危楼采取果断措施,封闭隔离、拆除等举措有力推进,为居民拆掉身边的“定时炸弹”。
开福区四方坪街道的老厂宿舍众多,不少已经沦为危房。全区统计的600多户非自建房危房中,这里就占了一半。面对严峻的形势,开福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度重视、高位推进,迅速组建专项工作组,专题调度,并出台《长沙市开福区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城镇危旧房屋改造工作实施方案》。这一系列举措,如同坚固的防线,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位于德雅路1290号的金帆社区毛巾厂宿舍1#栋,建于1974年,这座四层砖混结构的楼房已经历了无数风雨。44户70余人的住户们,每家面积仅38㎡,因年久失修,房屋问题频频,安全隐患突出。自该栋房屋被鉴定为D级危房后,四方坪街道与相关职能部门和主体责任单位紧密合作,积极回应居民关切,制定并执行排危方案。2023年7月17日,经过街道、社区干部的不懈努力,在10个小时内做通了毛巾厂宿舍1#栋剩余14户未撤离居民的思想工作,前后共撤离的44户全都平安过渡到安全的住房中。
年届90的邹嗲嗲是毛巾厂1#栋的老住户,危房撤离工作中,他积极配合社区,第一个搬出危房过渡。老人家的行动不便,社区便主动伸出援手,帮助他找房子、搬家。搬到过渡房的邹嗲嗲满脸笑容:“现在住的房子离社区很近,很方便,也领到了政府补助的1000元/月的租房过渡补贴。”
搪瓷厂宿舍鸳鸯楼和集体楼位于德雅路1344号,两栋楼均为一个单元的老式筒子楼,房屋因建筑年代久远出现了地基下沉、墙面开裂、屋顶渗漏等严重问题,同样也鉴定为D级危房,涉及住户159户370余人。四方坪街道果断行动,成立专项工作组,逐门逐户送达《危房告知书》和鉴定报告,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持续开展入户宣传,悉心劝导住户撤离。2023年7月28日开始,仅用9天就完成了159户的排危避险工作,并对危房进行了整体物理封闭。
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对每一位住户都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怀。搪瓷厂宿舍鸳鸯楼1楼的住户王女士,最初对排危政策很不理解,一直很抗拒工作人员上门做思想工作。在社区多方了解她的实际困难后,不厌其烦的向她解释申请公租房的条件并主动协助她提交资料、比对信息,还提请相关职能部门开通危房住户绿色通道,真正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申请到了公租房的王女士表示非常满意,并多次打电话跟社区工作人员道谢,说现在住的房子敞亮又安全,终于不用挤在十几户人家共用厨房厕所的鸳鸯楼了。金帆社区党委书记吴晶表示:“社区一直都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后期会继续加大对危房的安全巡查力度,也会持续跟进危房的改造方案落地,希望能让居民早日住上新房,真正安心、舒心、放心。”
在危房后续改造方式上,开福区探索试行“三八三”工作法:从组织形式、改造方式、工程质量三个方面入手;推出了“八个一批”的策略,包括项目建设征收、城市更新包装、维修加固排危、拆除重建提质、资本合作开发、民生保障补助、主责单位承担以及搬迁避险封存等8种方式(这些策略的结合使用,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的危房改造需求);把牢项目审批、实施、验收“三道关口”,持续高标准推进城镇危房改造,让民生福祉更有温度,让幸福开福更具质感。
作者:王文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张福芳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