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茅盾文学奖得主张平携新书《换届》走进长沙
新湖南 • 文体动态
2023-11-20 13:11:4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0日讯(记者 胡雪怡)11月19日下午,著名作家张平走进长沙市委党校,分享其长篇小说《换届》创作体会,与读者进行面对面交流。

《换届》整部小说承载着张平的人生积淀,凝聚了他多年从政的经历及从事创作以来的深刻感悟。该作品讲述了在省市党委换届期间,临锦市遭受史上最强暴雨袭击,引发洪涝灾害。恰逢上级领导视察,抗洪防汛、疏浚清淤、守护大坝,不断挑战着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的判断、决策与执政能力。面对换届、视察、抗洪三重叠加考验,以副省长杨鹏为代表的有作为、敢担当的干部群众,直面现实,与不正之风做尖锐斗争。

“《换届》不仅仅是一部现实题材,还是一个干部题材、社会题材、政治题材,它是一部真正的小说。我过去常常根据真人真事、采访而写作,而这部作品的人物、事件都是虚构的,是理想化的。”张平直言,虚构的过程也让小说的故事更集中了,人物也更鲜活了,各方面都更好看了。

分享会现场,张平从他的工作与作家生涯切入,仕途的经历有时让他不得不停笔,但又让他不断拿起笔持续为人民发声。他继续补充:“我的作品都是直面社会、直面现实、直面干群关系和党群关系,立场也非常鲜明。”

什么样的干部才受人民群众欢迎?什么样的考验机制才能够选拔出好干部?《换届》一书,正是张平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这也是他写作时间最长的一部作品。

谈及为何要将人物置于自然灾害的背景中,张平认为,唯有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才是对干部最大的考验,若是没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干部几乎不可能带领群众克服困难。

此外,《换届》也是张平第一次在书里写了爱情,“爱情的出现其实是让各种各样关键的事件成立起来。比如主人公杨鹏发现没有人给他提供最真实的信息,这种时候唯有爱他的人才会说实话、道真情。”

最后,一位长沙县委党校的老师现场提问,她正值村委换届时期,对这部作品感触颇深,爱好写作的她“该如何从家乡、家庭入手写作自己政治经历的所见所闻呢?”

张平答道:“从家庭写政治变化的,一直是经典文学作品主题的主流之一。几乎所有文学作品都是表现人与人、社会、组织、宗教等各种关系,其中的冲突、不平等、不自由乃至不美好的东西,如果能从个人的命运或者自身的感受出发,以人物写时代,或许是对初入门者比较好的写作方法。”

责编:胡雪怡

一审:胡雪怡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