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湘江周刊·悦读|专家、教授评《文学里的村庄》
新湖南 • 专栏
2023-11-17 09:52:18

编者按

百年来,不少文学经典铭刻在几代人的青春和阅读记忆里,作家笔下的故乡成了人们共同的乡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之年,在精准扶贫重要理念提出十周年之际,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年,湖南日报全媒体团队穿越大半个中国,落地文学经典现场,还原作家与文学原乡的爱恨纠葛,讲述文学、时代与人民共同作用的乡村传奇。

2023年10月23日起,湖南日报陆续推出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文学里的村庄》,共10期,内容包括:鲁迅与《故乡》《社戏》、莫言与《红高粱家族》、周立波与《山乡巨变》、马烽与《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李佩甫与《红旗渠》、路遥与《平凡的世界》、贾平凹与《秦腔》、韩少功与《山南水北》、王跃文与《家山》、沈从文与《边城》。

这组报道一经推出,就引发了广泛的热议和好评。本报特别遴选了其中几篇评论文章,以飨读者。

宋建武 王枢:推动文学“出圈”的优秀范本

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文学里的村庄》,以文学、乡村与时代为关键词,深入探讨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名作家、文学经典与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巧妙结合,引导读者回顾文学经典,关注乡土生活,更具象地感知乡村振兴的成果;也为媒体融合大背景下,新闻媒体开发利用已有的文学资源、推动文学“出圈”、让报道与时代同频共振,提供了诸多启示。

立意深远 意蕴悠久绵长

《文学里的村庄》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理念提出十周年、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之年推出,踏准了时代节拍,站位有高度、立意有深度、视角有广度、作品有热度。

报道选择的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其作者笔耕乡村沃土、为时代写下的注脚。如何让经典作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如何让思考穿越百年和新时代同频共振,考验策划者的巧思。

《文学里的村庄》用“村庄”的意象代表故乡与乡愁,映射乡村的变化与振兴,通过讲述真实的故事、触摸真切的变化、抒发真挚的情感,来书写新时代的乡村巨变。这不仅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注入精神力量,也让这些文学作品得以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让经典历久弥新。

内容丰富 笔触细腻生动

记者们用饱含深情与眼力的目光探寻乡村的变化,用凝聚智慧与笔力的文字构建起百年乡土的时光长廊。站在长廊的这一端回眸,无数个鲜活的身影犹在眼前,无数往事历历在目。

这一系列报道不单单是一场“回眸”,在回望文学中的“村庄”的同时,它也放眼当下的中国。

乡村是映照中国百年变迁的一面镜子。而今,百年前鲁迅萧索、阴郁的故乡鲁镇早已羽化为繁荣、进步的现代化乡村,沈从文笔下“边疆僻地的孤城”也已成为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莫言家乡洪水猛兽般的胶河已变成美丽的国家湿地公园,周立波记忆里“生产落后、生活艰苦”的清溪村也幻变为充满诗情画意的文旅新景点,王跃文儿时“吃不饱、穿不暖”的漫水村如今也有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采编团队扎进乡村,贴近泥土,用细腻的笔触探寻人物与乡村、时代的关系,和人物产生情感共振,形成动人的文字作品,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思考旧村得以换新颜的做法与经验,从名人笔下的村庄变化出发,总结文旅融合发展经验,以期使更多的乡村受益。

立体呈现 报道有声有色

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既需要多形态的呈现,也需要拓宽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一方面,采编团队用影像见证、记录乡村巨变,让系列报道的内容更加丰富立体;另一方面,又努力扩大精品力作的地域覆盖面、人群覆盖面。这组系列报道在发布前就进行全网预热,刊发后用心回应热评与反响,与用户深度互动,形成了声势,扩大了影响力。

报道发布前,湖南日报接连上线预告片《穿越百年经典,触摸梦里乡愁》《这张文学地图,养眼!》、预告推文《鲁迅和王跃文的“聚会”,爆了一个猛料》、配有精致海报的《百年中国,时代巨变,〈文学里的村庄〉震撼来袭!》等,进行预热。

报道发布后,配发《一幅生动厚重的文学地图》及《用文学丈量土地 书写村庄的新时代答卷》等反响报道,保持热度、收集反馈、建立互动。

《文学里的村庄》系列融媒体报道在“报、网、端、微”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呈现,其丰富的内容、接地气的语言、蕴含的深思,也吸引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阅读习惯的受众。在传播渠道上,有效打通各类媒体渠道和平台,实现跨媒体、跨平台传播。系列报道推出后,得到中国作家网、中国记协网、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等主流媒体平台的转载推荐,也引发了各省市主流媒体和一些商业平台的转载热潮。

可以说,《文学里的村庄》系列融媒体报道是以乡村为圆心、文学为半径画出的一个呈现乡村振兴与文化发展状况的圆,它不仅完成了传递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使命,也是对经典作品的致敬,同时还对乡村发展路径进行了省思,对相关文旅资源也有一点的推介作用。

未来,还可以探索将记者寻访的足迹转化成一条文化体验的旅游路线,在新湖南等APP里上架“《文学里的村庄》同款路线”,把文学名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体性资源,让文学IP的影响力得以存续和放大。

(作者宋建武系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枢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聂茂 王兵兵:文学经典与乡村振兴的奇妙相遇  

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文学里的村庄》,通过将知名作家、文学经典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巧妙结合,激发出人们对文学经典的浓厚兴趣、对乡土生活的深切怀念和对乡村振兴的由衷赞叹;还为在新时代媒介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新闻媒体如何开发利用已有的文学资源、推动文学“出圈”,提供了诸多启示。

《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立意高远,以文学、乡村与时代为关键词,深入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文学与乡村的关系上,报道精选的十位作家,扎根于深厚的土地进行文学创作,正是乡村生活与乡土经验,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和精神支撑。在乡村与时代的关系上,报道将微观与宏观视角结合,以小见大,把乡村打造成反映中国百余年时代变迁的一面镜子。如莫言家乡的胶河,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经过有效治理现在已变成了温顺美丽的国家湿地公园。

报道书写出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不仅有助于增强人们在新时代的“四个自信”,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学里的村庄》内容呈现丰富,以“视频+文字+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视频方面,每期报道都会设置一个讲述人,并以一种娓娓道来的语调带领观众穿行在文学与现实之间。5至7分钟的中视频的设置,一方面改变了短视频容量不足的弊端,另一方面也适应了当下人的信息接受习惯。在文字方面,除了有作为主体的文字外,还巧妙地设置了记者手记和文学原乡两个栏目,让读者能够穿越时空,返回到采访现场和文学现场。报道整体上采用散文般的语言风格,亲切却不矫揉造作,通俗而又不失文采。在图片方面,不仅有实地拍摄的照片,而且也有画家的绘画作品。比如《满城尽是红高粱》一期既有红高粱抗战馆和当地人的照片,又有油画作品《野性红高粱》,给人们带来了多样的视觉享受。

此外,这一系列报道跨越大江南北,涵盖较广的地理范围,在内容呈现上特别关注地域特色。无论是迥然不同的自然风光还是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都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该系列报道的宣传推广也颇为有力,立足于融媒体,同时在报网端微屏等多个媒介平台推出,吸引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接受习惯的受众;而且特别重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力量,打造多媒介、多平台、多途径的传播格局。湖南日报还加强与兄弟省份主流媒体的对接,促进社交平台上的联动传播。同时,他们还特别注重国际宣传,充分利用国外传媒平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增强了系列报道的国际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作者聂茂系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兵兵系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卓今:一次现代新媒体的叙事创新  

如何表现新时代山乡巨变,“文学里的村庄”创作团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新闻叙事手法。

在新时代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的前提下,中国的无数个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大型融媒体报道“文学里的村庄”,选取了10个村庄典型,这些典型都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故乡或者他们笔下的村庄,栏目组抓住了村庄的旧貌新颜等关键要素,巧妙地叙述了村庄百年来的变化。

这一系列作品在创作手法上融合了散文与通讯的叙事风格,对现代新媒体在“体裁上”进行了新探索,从呈现出来的效果来看,这种探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主题,这个系列作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展开了一幅广阔的时代画卷,真实地记录了十个典型村庄的“山乡巨变”,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饱满的精神状态,他们勤劳、富足、幸福快乐。

数十人的创作团队进行了一次将“文章写在大地上”的大胆创作。创作团队走过了大半个中国,穿行于“文学的虚构”与“发展的现实”之间,流连于细读文本与实地调研之中。从100年前的村庄到现在的村庄,在时间缝隙之中往复回环,在大广度空间和大纵深时间里驰骋。

从10月23日到11月3日,除了双休日,连续10期,每天都有两大版的“文学里的村庄”见报,纸质版,电子版,数字媒体,图文、影像全方位推出。时空变幻,山乡巨变。新时代的新农村书写,需要这种新的审美眼光、新的实践模式。读者跟随记者的脚步跨越高山大川,走过丘陵平原,不断地刷新人们对现代村庄的认知。

鲁迅的乡土小说大都以鲁镇、未庄为故事的发生地,现代读者通过读鲁迅的小说了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浙江农村。他在《社戏》中写到外祖母家的平桥村“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现在的平桥村即绍兴市越城区孙端街道的安桥头村已成为知名旅游景点,村子里“散发着浓浓的文学与艺术味道”“村集体收入达120万元”。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中的益阳清溪村,是20世纪50年代末从互助组到初级社的艰难的改革历程的典型。小说中的种田能手菊咬筋、陈先晋死死地守着几亩田地不愿入社,担心懒汉们不会作田糟蹋土地,如今的清溪村经过土地流转后探索集约经济模式,农民变成了坐在空调房里用人工智能种田“懒汉”。清溪村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

“文学里的村庄”创作团队细读文本,实地考察,用数据说话,对每一位作家的村庄的过去和现在进行了对比。莫言《红高粱》系列作品中的山东高密东北乡脱胎换骨,李佩甫《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中的红旗渠旧貌换新颜,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双水村”错落有致的窑洞群发生了惊人变化,马烽《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的贾家庄“腾飞”了,贾平凹《秦腔》中的“清风街”古镇新风,韩少功《山南水北》中的八景洞别有洞天,王跃文《漫水》中的“漫水村”一片崭新的红瓦白墙。涉及面积最广的是沈从文笔下的故乡,记者走访了凤凰古城、山江镇、腊尔山、茶峒的边城,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离“边城”只有40分钟车程,“村里的筑梦书屋里,每个周末20多个孩子来到这里写诗、朗诵。”

文学与村庄的故事还在继续。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岳凯华 江雨晴:读百年中国文学 行万里乡村征途  

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文学里的村庄》,立足新时代,传递新思想,将文学经典、地域村庄与时代巨变紧密结合,文字、图片与视频的契合,演奏出了一曲和谐纯净又有深度广度的时代歌谣。

《文学里的村庄》以文学作品为先锋,引领我们重新发现那些熟悉的文学村落。地理意义的村落景观与文学作品中的美景呈现,共同成就了一幅幅绚丽而诱人的乡土文学地图。

这些“文学里的村庄”既是作家们笔下聊寄乡愁的村庄,也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下“山乡巨变”的村庄。作家王跃文说:“乡村是最大的中国。”此次系列报道的着眼点无疑是极具时代眼光的,通过深入挖掘村庄的历史和新变,采访一众见证村庄繁盛的亲历者,用实打实的数据说话,让我们在诗情画意的描述中,惊叹时代春风的魔法。

《文学里的村庄》以抒情又不失理性分析的笔调,不时插入村庄故事和人物历史,在趣味盎然间,让我们读了一部村庄的蜕变史。

惊喜的是,此次系列报道创新性地以文、图、视频三者合一的形式,多角度、立体化地对村庄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介绍。

精美图片呈现作家们的精神风采、村庄欣欣向荣的景象以及村人朝气蓬勃的欢脱劲儿,配合文字,书写了一幅幅文学与时代的画卷。

视频的配乐十分独到。如“穿越莫言那片红高粱”中以电视剧配乐《九儿》为背景音乐,那广漠凄凉又满含悲壮的音乐,是红高粱也是高密东北乡的精魂。“百余年后,遇见沈从文和他的湘西”里,以湘西山歌开头,这与傩送、天保两兄弟唱山歌向翠翠示爱的夜晚同也不同,同的是爱情的纯美,不同的是边城不再是那个闭塞落后的小山城,而是拥有新机场的凤凰古城。

在扎实的调查背后,记者们更是深挖村庄的文学精神与时代精神。经典作品之所以持久不衰,不仅在于作家高超的艺术、独特的文学语言;更在于作家以百姓为先。报道选取的10位作家不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在生活中,皆以民生为念。这种写作理念,与习近平文化思想异曲同工。

“山南水北赋归来”篇中分享的一个细节令我感动。八景乡司鼓台有座窄窄木桥,作家韩少功目睹村民过桥时连人带摩托飞到沟里,第二天便出资修了青石板桥。桥旁的一条土路,在韩少功和三个扶贫单位的帮助下也变成了水泥路。这是国家精准扶贫带来的福音,也是湘西十八洞村吹来的好讯息。这样的例子在报道中俯拾皆是。湖南日报的记者们正是以民生理念为指引,才能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挖掘出百姓们真正喜闻乐见的细节和故事。

新时代里往昔的村庄被赋予了焕然一新的面相和色彩。它们既是鲁迅、沈从文等作家的精神原乡,更是如今百姓们无法割舍、难以割离的故土和村落。而这些在“文学里的村庄”的崭新故事和新鲜趣闻,更有待新时代无数人的书写和呈现!

(作者岳凯华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雨晴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胡迪晴 刘中望:基于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的立体传播  

一幅幅生动的乡村景色呈现在我们面前,《文学里的村庄》,用细腻笔触,在文学世界里打开了一扇通往“故乡”的大门,展现对故乡的爱意。在这里,“村庄”是水土、事件和文化的综合承载体,是记录中国百年沧桑巨变的“活”的历史书,而对“村庄”的系列报道,也体现了记者们对我国乡村发展的深切关注,展现了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情礼赞。

《文学里的村庄》设置的“文学原乡”板块,借助文学叙事中典型的中华文化符号,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抽象认知,转变为对多个乡村快速发展的真实体会。这些既存在于文学世界又对接现实社会的村庄,不仅有沈从文笔下亲切朴实、自然风光独具的封闭山区,也有源自《楚辞》、带着芷草和香兰清香的溆浦,还有为韩少功打开“乡村新世界”的十八洞村的春风……它们作为极具象征意义的中华文化符号,彰显了新时代发展下的乡村巨变。

这些文化符号之所以吸引大众目光,是因为它们一方面具有历史承袭性、发展稳定性,因而是经典的,另一方面具有灵活变异性、持续革命性,因而又是时代的。《文学里的村庄》巧妙运用这些兼具有稳定性和时代性的文化符号,勾连出中国人对乡村社会的共同情感和集体意识,立体展现“文学照进现实”的奇妙图景。

在中国,从女娲用泥土造人的神话故事开始,土地就是中国人的根,是中国人身上的独特烙印,是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神奇东西。《文学里的村庄》巧妙展现这一特点,运用文学化手法,使每位读者从这些精彩细腻的文字中,体会独属自己的那份乡情,将读者诉诸文学作品建立的强大共鸣,迁移至对乡村发展的深切理解中。

2023年是湖南落实精准扶贫重要理念的第十年,立足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基于对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文学里的村庄》确立了立意高深的主题。在落实策划的具体过程中,湖南日报记者用脚步丈量万里中国,在百年经典中选取十部作品,用平实文字巧妙串联“发展复兴”的故事,文学作品里的村庄在那头,新时代发展的巨变在这头,内在贯通,气韵生动。

当前,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传受关系的泛化、多元化和去中心化的圈层传播以及全媒体平台的广泛运用,使具有情感温度的话语生产日益深受用户青睐。《文学里的村庄》坚持融媒体思维,借助“文字+图片+视频”的组合拳形式,立体呈现在报纸、官网、客户端等多个平台,生动讲述十个乡村的发展故事,与读者共享了一种感性经验,建立了勾连情感的“感觉规则”。读者阅读时,能更加轻松自然地接受“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新闻内容,一扫对政务信息的刻板印象。这种新的情感传播方式,为主流媒体创新传播方式、扩大话语权和提升感染力提供了生动范例。

系列报道推出后,社会各界好评如潮,作品被众多网站转载,不仅让读者真实体会精准扶贫的显著成效,也使更多的新型乡村进入到大众视野,为其继续发展提供了助力。

(作者胡迪晴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刘中望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刘涛

一审:刘涛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