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3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杨洁规 通讯员 翟安)“网课退费”,还有“12315”平台帮你维权?收到这样的快递时,千万不要以为是天上掉馅饼,这很可能是骗子搭设的陷阱。11月13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联合长沙市反诈中心,为你破解骗局,发布防范提示。
“12315”平台帮忙维权?家长反被骗
11月初,曾参加过某机构网课培训的长沙市民刘女士收到一个快递文件。拆开一看,是一份盖着公章的退费公告。公告称,因机构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运营,请收到快递的学员添加“12315官方客服QQ”,联系相关退款事宜。
曾投诉过该学堂的刘女士以为投诉有了回应,便扫描文件中的二维码,添加了“12315官方客服QQ”。之后,他被拉入“在线协办”退费QQ群,群内“管理客服”以领取退款为由,让群成员点击群公告中的链接下载“12315平台”APP进行申请。
起初,刘女士抱有怀疑态度,但群内不断有学员晒出退款截图,瞬间打消了她的顾虑。
进入平台,“客服”在核对退款金额后,以退款人数太多、资金限流为由,让刘女士在平台内购买“国库券”,再按购买金额的20%或30%以返利形式进行退款。
在“客服”指引下,刘女士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转账500元“试水”,果然连同本金收到600元。此时她已经彻底相信了这个“官方平台”,立即转账2万元,准备将学费一步退到位。结果这次没像之前那样到账,反而收到了“操作失误”无法提现的信息。
“客服”告知,因其“操作失误”导致账户冻结,需缴纳5万元“解冻费”进行解冻。刘女士拨打该网络教育平台官方客服电话核实情况,才发现被骗。
提醒:陷阱太逼真,套路要小心
“这类诈骗案件频发,市民群众务必要提高警惕!”长沙市反诈中心民警揭露其诈骗手段称,诈骗分子利用群众对政府官方平台和政府热线的信任,伪造各类迷惑性极强的“高仿”政务APP,通过非法购买、爬取个人信息等方式,圈定易受骗人群,进行“精准”诈骗。
目标锁定后,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短信、邮件等途径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声称可以帮其退费、维权进而获取信任。诱导受害人通过点击不明链接、扫描非官方渠道二维码等方式,下载安装虚假政务APP。
受害人“入坑”后,诈骗分子会主动提供“购买国库券领取退费”“认购证券抵学费”等“返款方案”,让受害人转账,进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当收到“培训机构”办理课程退费的快递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务必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查证。若看到需要点击链接、下载APP、填写个人信息、提供验证码等信息时,更要警惕。正规退费流程一般会原路返还给个人缴费账号,凡是退款时要求“支付费用”“投资返利”的,都是诈骗。
责编:孙燕飞
一审:杨洁规
二审:黄娟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