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属于自己的乡土故事。在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之年,精准扶贫稳步前行的第十年,湖南日报于10月23日至11月3日聚焦文学与乡土,推出系列融媒报道《文学里的村庄》,带读者“卧游”十位大家文学作品中的故土,领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学魅力。
自鲁迅先生创造中国乡土文学始,“故乡”便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绕不开的话题。《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中精选的十位大家的十部作品,无不透露出作者与故乡间的深刻联结:鲁迅与绍兴、莫言与高密东北乡,周立波与清溪村、路遥与陕北……但这些作家在创作时可能也未曾想到,他们故乡的故事不仅成为文学经典,如今更成为振兴家乡的文化钥匙。
何以成为振兴家乡的文化钥匙
《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中所包含的十部作品,创作取材于朴实的乡土生活,讲述了人民的平凡故事,真正做到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学里的村庄》基于作品本身深入谈及文学与文学创作产生地的文化交融,相互促进:地域精神影响文学创作,文学创作传播、丰富地域精神。推及经济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丰富而具有生命力的乡村文化也正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同样乡村的振兴的未来更需要经济和文化的协调迈步。文化促发展,更应在互联网+的时代得到重视,讲好乡土故事,也是振兴家乡经济与传播人民精神的文化钥匙。
文化钥匙如何解锁乡村振兴
《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通过文字与视频展现了一幅幅新时代的乡村画卷,用生动的融媒体展示了十个乡村是如何用文化钥匙解锁乡村振兴。在《山乡巨变》中的益阳清溪村,全村合力打造“文学之乡”,支持书屋建设,用文化打开村民心门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和游客的到来;在鲁迅的故园绍兴,从鲁迅故里到鲁迅外婆家开通了公交专线,驾车半小时即可抵达,与其他的鲁迅相关景点织成了一张文化大网,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振兴了当地经济。文化+乡村振兴,不仅仅振兴经济,更治理了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为乡村振兴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借鉴经验与前行路径。
(作者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22级文艺学专业研究生 )
责编:刘瀚潞
一审:刘瀚潞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