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文学里的村庄》:以“文学+”创新成就报道的成功范例
新湖南 • 文体动态
2023-11-05 21:45:10
首页头条收录

作者|沐刃 梁珏

10月23日至11月3日,湖南日报连续推出总共10篇的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文学里的村庄》,其立意深远、切入巧妙、视野宏大,令人眼前一亮,不愧为大手笔、大视野、大情怀,引发线上线下读者及新闻业界人士极大关注,堪称“现象级产品”。

对于笔者来说,这是一次文学与文化的洗礼,也是酣畅淋漓的纸上“读行”,更是已在内心深深“种草”——这些文学原乡,有机会自己一定要出发,要抵达。笔者也试图梳理、挖掘这组报道的策划与执行,对于深融背景下优质内容的生产、传播甚或冲击新闻奖,有何借鉴与启发。

1.从文学切入,向时代致敬

自10月23日通过“新湖南”APP浏览日报电子版时发现这组报道后,笔者每天像追剧一样跟踪阅读,并收集了报纸版面、相关评论及后续反响报道等。10个通版报道的文字量,大约六万多字,现场图、资料图等各类图片近百张,前一天移动端预发时均配有5-8分钟的视频。

关于这组报道的属性,有人认为是文化报道,有人认为是主题报道,笔者却认为是一组极具创新性且卓有成效的成就报道,共同构筑起一幅波澜壮阔、致敬时代的“山乡巨变”图景。

其一,格局打开,策划先行。

这组推出节点颇为讲究的系列报道,业内人一看就明白,其原初的策划起点,应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提出十周年。但是,如何做出新意,而不单单是瞄准十八洞村?——此题材的开掘近年来应属已经比较充分。采编团队的思路是拓展视野,打开格局,从一个村庄走向全国。

当然,这个“村庄”是一个意象,代表的是故乡与乡愁,是乡土中国,是乡村的变化与振兴,自然有着不容小觑的关注度、感染力及共情力。

于是,我们读到了绍兴的鲁镇和未庄、湘西边城、山东高密、益阳清溪、山西吕梁、河南林州(红旗渠)、溆浦漫水等。这组报道凝视的“村庄”里,有历史与当下的中国,探寻了乡村巨变,提炼了做法与经验,描摹出已经到来的未来。

笔者尤为佩服本组报道的前期策划之精妙、高明,可以想见案头功夫的扎实与“头脑风暴”的活跃,而最终呈现出来的报道,已经验证其成效。

其二,多维叠加,主题重大。

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同理,优秀的报道一定要与时代同频共振。

笔者以为,这组报道的出彩之处,就在于切中了时代的节拍,站位高端,主题重大,兼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之年,在精准扶贫理念在湖南首倡的第10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年”等诸多背景,可以说,既有热度,又有高度与深度。

其三,化硬为软,可读耐读。

以往的有些成就或主题报道,一不小心就坠入了生硬、枯燥的窠臼,甚至“面目可憎”,不能形成足够的传播力,更难说引导力、影响力。

这组系列报道,由于很好地处理了宏大叙事与深度叙事的关系,物化叙事与人本叙事的关系,选择从“文学+”切入,所以能够化硬为软,从起点上就保证了可读性与关注度——因为报道选择的是文学名家鲁迅、沈从文、莫言、周立波、马烽、李佩甫、路遥、贾平凹、韩少功、王跃文,以及他们广为人知的经典作品,聚焦他们的文学原乡,令人充满好奇,文学“大V”们天然地自带流量。

所以说,日常的报道实践中,从来不缺少好选题,缺的是研究与策划。好的报道,一定是精心谋划、反复打磨的匠心之作,而不是轻松敷衍、匆匆忙忙的“急就章”。

2.走出去,扎进去,跳出来

记得白岩松有个观点,新闻的核心在于人与故事。他认为,“没有主人公就没有事件,就会让新闻可信度,尤其是吸引力降低……新闻写作传播,就是一个写故事和讲故事的过程”。通过具体人物,表达宏大事件已成新闻业的一种共识。再者,故事传播是易受性强、也更有效的传播。

纵观这一组报道,既讲述了鲁迅、沈从文、莫言、周立波等作家们的故事,又重温了《社戏》《故乡》《红高粱家族》《山乡巨变》《红旗渠》《平凡的世界》等经典作品的故事,尤其是作家与故乡之间互相成就、作家与作品为村庄(故乡)带来变化的故事。

譬如系列报道第二篇《满城尽是红高粱》里,莫言、高密东北乡、电影《红高粱》、《红高粱》系列画作、红高粱抗战馆、红高粱文化节……这些关键词,除了本身就是一个个极具张力的故事,互相“缠绕”、作用中则滋生出着更多的故事,恰如“记者手记”标题所言,《好客高密,有酒有故事》。

11月3日见报的收官之作《“边城”山水 百年诗情》,则让读者饱览湘西的山水与人文:从故居到南方长城,从腊儿山到苗族博物馆,从拉拉渡到十八洞村……也重温了大师沈从文笔下的《边城》《翠翠》等,令人兴味盎然,回味悠长。

好的故事从哪儿来?对于文学创作,在于经历与体验,譬如高密乡之于莫言,清溪村之于周立波;而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无非是走出去,循着不同的线索与脉络,抵达事件(故事)现场,对话新闻当事人。

笔者以为,这组报道的品质保障,就在于采编团队深深扎进乡村,贴近泥土,见人物,显细节,有场景,不同的地域、迥异的风土人情,以及乡亲们的美好生活,在文字里一一袒露。

主创人员除了对话当事人,用图片定格精彩瞬间,还制作了代入感极强的视频,让读者真切感知文学作品中提及的场景,以及随着时间演进尤其是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等所带来的变化。为此,报道组历时三个多月,“从长江到黄河,从渤海之滨到太行山上,从黄土高坡到江南水乡,从湘西边城到秦岭古镇,从吕梁山到雪峰山,从清溪到漫水……行走万里,穿越经典发生现场;纵贯百年,描绘中国乡村巨变。”

好的故事与报道,其价值要提升,“升维”很重要。也就是说,要擅长跳出来,跳出“就文学谈文学,就作品谈作品”的自我设限,把站位拉高一点。深度挖掘村庄变化背后的“为什么”(宏观政策的引领与支撑,一代接着一代干的接续奋斗等),提炼出其经验与内核——“从靠天,到靠地。如今,靠人。”“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乡村治理说到底是治理人心,文化是打开村民心门的钥匙。”

笔者还注意到,这组报道里,从鲁镇、边城、清溪村、清风街等地提炼出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经验,对于更多的村庄(乡村)有启发、可借鉴,相信也点燃了更多人的希望。

3.立体融合传播,放大影响力

在深融时代,渠道、分发、技术几乎与内容生产同等重要。如果传播及分发不到位,不能尽可能地到达更多读者用户,建立事实与心理上的连接,那么,至少是一种浪费与遗憾。这组系列报道在传播上的成功实践,给人带来若干启发。

其一,掌控节奏,复式传播。包括事前的预热以“吊足胃口”,过程中的评论“点睛”,刊发后的热评与反响。尤为难得的是,这组报道是除周末外每天推出,如此密集的节奏,实际上形成了“集束炸弹”式的放大效应。

从10月16日起,接连上线预告片《穿越百年经典,触摸梦里乡愁》《这张文学地图,养眼!》、预告推文《鲁迅和王跃文的“聚会”,爆了一个猛料》、精彩海报等;当天在湖南日报公众号推送了配有精致海报的《百年中国,时代巨变|《文学里的村庄震撼来袭!》》,引发“刷屏式期待”。10月23日推出当天,在湖南日报头版显耀位置刊发消息予以导引。

其后,及时配发评论跟进,包括24日的评论员文章《记住乡愁 贴近泥土》,27日的评论《好作品当为时而著为事而作》。

在10月30日和11月4日,则先后推出《一幅生动厚重的文学地图》及《用文学丈量土地 书写村庄的新时代答卷》等反响报道,既是保持热度,自我宣传;也是收集反馈,保持互动。至于采编团队自身及同事、同行的朋友圈转发、点赞、评论,也是传播上的“助燃”与加持。

其二,立体覆盖,借力传播。

该系列报道立足于融媒体,十组报道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形式,在“报、网、端、微”立体式全媒呈现,吸引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接受习惯的受众,并迅速得到学习强国、中国作家网、中国记协网、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湖南省作协官网等主流平台的转载推荐,还引发了各省市主流媒体的转载热潮和一些商业媒体的转载。

“新湖南”上不断刷新的报道专题,则方便读者用户根据相应栏目分别触达其感兴趣的内容。

给人深刻印象的,还有每篇系列报道的构成——先是以“文学原乡”把读者拉回当初阅读时的情境,勾起满满的回忆;然后才是报道主体,以丰富鲜活的沉浸式阅读,带着读者“反复地穿梭于文本与现实、过去与现在,构成了一种强烈的精神张力”;文尾是带着强烈个人情绪的“记者手记”,文字精短、干练却不乏才华,有致敬、有沉思,有感慨,有思辨。

结 语

“追剧”十天、“反刍”两天,累却快乐着,笔者内心满是欢喜与充盈。这组大型系列报道,连通了过往、当下与未来,串联起作家—读者—乡村—乡亲,探讨了文学与乡村如何相互成就……既是对经典作品阅读的致敬与引导,是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扬和传承,更是对那些感动过读者的村庄以及相关文旅资源的推介与传播。

读懂农村才能读懂中国。王跃文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乡村是最大的中国……乡村生活应该被保护,每一个普通的家庭,每一个普通的农民,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也都值得书写。”他这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谈选题的获取。其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乡土中国的广袤田野上,蕴藏着无穷尽的报道选题,一直在等待新闻人去开掘。

可以相信,这组“文学照进现实”的大型系列报道,以其宏大主题、独辟蹊径的策划,加上高质量的执行,既有“能量”更有“流量”,在来年的新闻创优中,当有不俗的表现。

(作者沐刃系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作者梁珏系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学生)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