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文学里的村庄》,看看来自大学校园的评论
新湖南 • 文体动态
2023-11-05 16:38:28
首页头条收录

《文学里的村庄》:文学经典与乡村振兴的奇妙相遇

作者|聂茂 王兵兵

2023年10月23日起,湖南日报正式推出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文学里的村庄》,一共10期,到2023年11月3日全部结束。这组系列报道凭借着高深的节目立意、丰富的内容呈现和有力的宣传推广,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与宣传方式。通过将知名作家、文学经典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出人们对文学经典的浓厚兴趣、对乡土生活的深切怀念和对乡村振兴的由衷赞叹。并且还为在新时代媒介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新闻媒体如何开发利用已有的文学资源、推动文学“出圈”提供了诸多启示。

一、节目立意高深

湖南日报推出的《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以文学、乡村与时代为关键词,深入探讨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文学与乡村的关系上,精选的十位作家都是扎根于深厚的土地进行文学创作。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立足于高密东北乡,周立波的《山乡巨变》离不开清溪村,韩少功的《山南水北》书写着汨罗八景村,贾平凹的《秦腔》复刻着棣花老街,正是乡村生活与乡土经验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和精神支撑。在乡村与时代的关系上,系列报道将微观与宏观视角相结合,以小见大,把乡村打造成反映中国百余年时代变迁的一面镜子。莫言家乡的胶河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经过有效治理现在已变成温顺美丽的国家湿地公园。红旗渠缓缓穿过的庙荒村通过发展文旅产业成功脱贫,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路遥家乡打造的“路遥纪念馆”、“路遥书苑”和《平凡的世界》一样为人们提供着精神盛宴。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上,《文心雕龙》有言:“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代的发展进步推动着现当代作家笔下乡村形象的演变,百年前鲁迅笔下萧索、阴郁的鲁镇早已蜕变为繁荣、进步的现代化乡村。马烽曾经生活过的贾家庄通过改水治碱改变了穷困潦倒的形象,实现了各项产业的繁荣发展。

可以说,《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通过讲述真实的故事、记录真切的变化、抒发真挚的情感,书写出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展示了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人们在新时代的“四个自信”,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内容呈现丰富

《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通过作家的故事、作品中的故事、村庄的故事和村中人物的故事来讲述中国的故事,就像是用五彩斑斓的线编织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时代画卷。整个报道以“视频+文字+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视频方面,每一期报道都会设置一个讲述人,并以一种娓娓道来的语调带领观众穿行在文学与现实之间。5至7分钟的中视频的设置一方面改变了短视频容量不足的弊端,另一方面也适应了当下人的信息接受习惯。在文字方面,除了有作为主体的报道文字外,还巧妙地设置了记者手记和文学原乡两个栏目,让读者能够穿越时空,返回到采访现场和文学现场。报道文字整体上采用散文般的语言风格,亲切却不矫揉造作,通俗而又不失文采。在图片方面,不仅有实地拍摄的照片,而且也有画家的绘画作品,比如《满城尽是红高粱》一期既有红高粱抗战馆的照片和当地人的照片,又有油画作品《野性红高粱》,这给人们带来了多样的视觉享受。

此外,这一系列报道跨越大江南北,涵盖较广的地理范围,因此在内容呈现上也特别关注地域特色。其中既有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也有巍峨险峻的八百里太行,既有霸气豪迈的陕西秦腔也有刚柔相济的高密剪纸,既有青檐白墙的湖湘民居也有古朴简约的陕北窑洞。无论是迥然不同的自然风光还是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都给观视频赏文字的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三、宣传推广有力

在正式推出《文学里的乡村》系列报道之前,湖南日报做了充分的宣传推广工作,不仅以优美的乡村图片为模板制作了精美的海报,而且别出心裁地推出了方言读名著视频和名家推荐视频、策划了一场鲁迅和王跃文的“聚会”。这场聚会由王跃文做东,邀请了一批乡土文学作家,鲁迅因率先回复而成为参会的第一人,而后面的作家都与乡土文学的开创者鲁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聚会过程中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作家一起品美食、说方言、论家乡。可以看出,这样一种新颖的、活泼的并且适应年轻人趣味的宣传推广方式,改变了以往在宣传宏大主题时存在的说教式、灌输式缺点,激发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对系列报道的兴趣和期待。

该系列报道立足于融媒体,同时在报网端微屏等多个媒介平台推出,吸引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接受习惯的受众,而且特别重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力量,改变传统以电视和报纸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局面,打造多媒介、多平台、多途径的传播格局。湖南日报还充分利用国内外媒体资源,加强与兄弟省份主流媒体的对接,促进社交平台上的联动传播。此外,还特别注重国际宣传,充分利用国外传媒平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从而增强系列报道的国际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综上可以看出,《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将文学经典与乡村振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文学不再待在书房里被束之高阁或者躺在图书馆里落满灰尘,而是成功打破各种话语和体制塑造的文学圈层和壁垒,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影响他们的精神世界。作家也不再“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成为活跃在自媒体上的“文化名人”。另一方面,这一系列报道的成功也引发我们思考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和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已有的文学资源,将文学作品中那些属于“过去时”的故事与“进行时”的现实相结合并为创造“将来时”的美好生活发挥作用。从这些方面来看,《文学里的村庄》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作者聂茂系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兵兵系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读百年中国文学,行万里乡村征途

作者|岳凯华 江雨晴

乡土文学素来是现代中国文学的书写传统和写作底色,鲁迅笔下的鲁镇、沈从文书中的凤凰、莫言文中的高密、韩少功眼中的湘西、王跃文话里的沙湾……作家们从童年生活中提取记忆所塑造成的仪态万端、气质各异的村庄,成了烙印在读者心中的乡愁符号和审美取向。由此而来,不论是秀丽浪漫的凤凰古城,还是曼妙绮丽的岳阳八景;抑或绿水环绕的益阳,还有遍地高粱的高密,地理意义的村落景观与文学作品中的美景呈现,共同成就了一幅幅绚丽而诱人的乡土文学地图。

事实上,作家与故乡始终是个说不完、谈不尽的话题和故事。在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新时代,《湖南日报》聚焦“文学里的村庄”这一主题,对多位当下文学大家、名家的故乡展开一次地毯式体验书写和沉浸式感悟报道,无疑是给予了中国数千万村庄以新时代的审视目光和现代化体验方式。她不同于以往浮光掠影式的叙述和点染,湖南日报以融媒体的形式,文字化+短视频结合的模式,让所有读者、观众和听众,都能在沉浸式的阅读、观看和听取中,再度进入和重逢阅读境遇里所记忆的那些村落和知晓的那些村庄。

事实上,新时代里往昔的村庄更被赋予了焕然一新的面相和色彩。随着《湖南日报》融媒体报道的多元化推进和立体式推送,我们看到的诸多知名作家笔下曾经书写的村庄,现在早就是旧貌换上了新颜。它们既是鲁迅、沈从文……们的精神原乡,更是如今百姓们无法割舍、难以割离的故土和村落。而这些在“文学里的村庄”的崭新故事和新鲜趣闻,更有待新时代无数人的书写和呈现!(作者岳凯华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雨晴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融媒时代的乡村文学振兴

作者|杜立

2023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之年,总书记的指示高屋建瓴,中国文艺迎来一次伟大跃迁。2023年是中国美丽乡村蓝图持续照进现实的一年,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精准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九项重点工作。2023年,是湖南日报十年融媒路上的关键节点,十年前媒体融合从行业探索上升为国家部署,湖南日报从相加走入相融,十年深融,现已迈入价值引领、全媒传播的新征程。金秋十月结硕果,湖南日报文体频道推出现象级融媒产品《文学里的村庄》,是主流媒体价值引领的又一力作,是新闻与散文互借所长的又一美作,是报网微屏联动的又一大作,为融媒时代的乡村塑形、乡村文学破圈传播提供了又一典范。

双向奔赴实现立体塑形

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议题联动拓展乡村图景的广度。乡土文学是中国文学金字塔的重要基石,是文化旷野上纯质的牧童,五四新文学革命以来,众多名家秉持着家国底色创作了一大批极富地域风情与民族韵味的文学作品,这些传世之作绘制了一副恬静闲适而又波澜壮阔的乡村图景。农耕文明在华夏大地绵延千年,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永远离不开那一抹浓重的乡土底色,乡土文学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例证,《文学里的村庄》是对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二元呼吁,以10位名家的文学原乡为标本,从长江到黄河,从渤海之滨到太行山上,从黄土高坡到江南水乡,从湘西边城到秦岭古镇,从吕梁山到雪峰山,从清溪到漫水,让读者见证文学照进现实,点中乡村文化振兴的题中之义,从文艺创作与社会发展两个维度实现了对乡村的动态塑形。

作家与记者的双向奔赴,跨界合作深挖乡村图景的深度。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上强调:“新时代的新乡村,召唤着我们迈开双脚走进去,但走进去不是单向的观看。”百年乡土改天换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绘制中国乡野巨幅不能浮于表面。此次专题报道,作家与记者形成合力,不仅身入,而且心入。记者与《家山》作者王跃文同游漫水村,走过熟悉的庄稼地,翻过山林,蹚过溪流,山水如常,只是木屋青瓦变成了精致洋房,乡音依旧,只是村民由贫瘠迈入了富足,记者是发现的高手,作家是思考的哲人,新闻与文学同频共振,敏锐的洞察力与深邃的思想相交融,用诗意的语言来发掘中国乡村振兴背后的密码。

融媒赋能实现破圈传播

视图文三媒结合构建了一场丰富多元的文学接力,《文学里的村庄》整套报道中视频、图片、文字并不是简单的内容叠加,而是扬长避短互相补足。此次报道中的视频长度大多处于5到8分钟的区间内,在保障内容深度的同时契合了小屏时代受众的阅读需求,远景与特写运用得当,出境人物皆为当地乡民,深厚的旁白进行加持,辅以国风配乐,动态展现了文学原乡的前世今生。图片包括海报与乡村实景摄影,《文学里的村庄》封面海报极为考究,泛黄书页做底揭示了此次报道的文学底色,右下角的乡村简图与报道主题呼应,大片留白为报道增添了几分文韵,摄影图片重实,包括作家特写与乡村风貌实景,直观反映了村民生活质量的跃迁。文字则摈弃了宣教式风格,散文化的风格将乡村巨变娓娓道来,韵律化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排比恢宏大气,比拟韵味悠长。视图文三媒各有千秋配合默契,精准击中当代人的阅读痛点,成功将这支兼具趣味性与思想性的文学接力棒交到了读者手中。

主流媒体联动打造价值传播矩阵。在移动自媒体泛滥的时代,主流媒体面临着中心性削弱与层级衰减的风险,精品报道要想实现大规模出位,报道主体就不能固守原有身位,必须主动寻求与兄弟单位或是相关机构的联动,积极打造传播矩阵,扩大报道的辐射面,提升报道的影响力。此次报道从前期预热到正文刊发,再到后期反响报道和评论,不仅做到了集团所辖媒体账号充分互动、协作,而且充分重视抖音、微博等第三方平台的话题推广,发掘媒体资源,团结文艺界各方力量,实现了主流媒体的合体推广,奏响了文艺各界的大合唱。

多元叙事打破时空壁垒

场景化叙事实现记忆回溯。《文学里的村庄》在主体文本之外巧设记文学原乡与记者手记两个栏目,文学原乡如同开胃小菜,将读者的引向那些名篇之中的乡土,系列开篇之作《穿行在鲁迅的故园》,文首的那段对于鲁迅前往江南水师学堂求学的细腻描写,将百年前封建枷锁下的凌冽乡土再现在读者眼前。记者手记如同饭后清茶,注重细节描写与情感渲染,通过再现采访现场帮助读者进行二次疏导,消弭拟态距离,开启传受双方穿越时空的对话。

宏微叙事结合实现对报道主题的二重提炼。宏大叙事彰显家国主题,此次报道旨在透过文学这扇窗户来洞察百年乡土巨变,解析中国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文学里的村庄》的宏大叙事主要体现在两点:着眼于国家扶贫、乡村振兴的大战略,流露出民族复兴的大情怀。个体叙事凸显人文关怀,正文大多以日常生活的描述而开启,聚焦村民开展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刘黑牛依着红旗渠与乡邻闲话家常,王家堡村的老人们聚在一起下棋,鲁阿良在“敏实共同富裕乡村学堂”练习书法,看似琐碎平淡的日常是在几代国人艰苦奋斗后才实现的希冀。

文学载道,在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乡村振兴迈入新台阶的今天,《文学里的村庄》推出的恰逢其时,让读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相信主流价值引领下的这类融媒精品会越来越多。(作者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读《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有感

作者|陈燚

有些我们从未踏足过的土地,却自小在记忆里留存。

还记得中学修习鲁迅先生的文章时,即便词句佶屈聱牙,不懂处十之二三,但的确是沉入了先生笔下所勾画的景象。彼时不知水乡样,却好似乘过那摇摇晃晃奔着赵庄去的小船,那偷来的罗汉豆的香气似乎是从文字间飘了出来,真的知道了滋味一般。《文学里的村庄》的刊发让这段记忆从新浮现脑海,不禁多了几分感慨。

《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以细腻的笔触,精选出十位作家,从他们笔下描绘的村庄出发,既挖掘他们创作扎根的土地,追寻他们文学巧思的源泉,回忆埋藏在泥土里的共同记忆,又跟随时间的跑动,展示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新农村的变化与发展。从鲁镇,到边城,再到莫言笔下的高密乡;从天南到海北,从高山到平原,从过去到现在;故土村民身上依旧流淌着共同的血脉,乡音乡貌犹存,生活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过去的村落仍有痕迹,生机已然迸发。跟随《文学里的村庄》重温这些文学作品,不单是感动于作家对哺育自己的山川炽热的情感,更惊叹于时代变迁,岁月流逝之下,广大农村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第十篇报道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让我动容,“直到20世纪初叶,这里仍然不通公路与铁路,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主要依靠沅水及其各支流。路上遇得一场暴雨。墨云罡风,呼啸奔来。可我们终究是在车内好好坐着,干燥的,安全的。高速公路开山度岭、穿云越雨,我们毫无意外地在小半日光景中,走完了沈从文89年前返乡探亲时花了12天才走完的路。”89年之后,文人作古,著作犹存,世界却已经是大变样了。

文学作品的伟大生命力正在于此,即便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文字的魅力仍旧让读者称臣,随之笔画承载的那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将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今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添重要一笔——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在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是党在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总书记一向强调文化宣传工作,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早在2014年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就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此番跟随湖南日报文体频道推出的重磅系列报道《文学里的村庄》重读经典,朝花夕拾,从历史挖掘宝藏,从变迁找寻路途,不仅是适应当下媒体环境推出优秀融媒作品的一次成功的路径探索,更是以文载道,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烟火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加强民族凝聚力,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人民群众实现物质富有、精神富足的又一次成功经验。

回顾本次《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之所以取得如此良好的报道效果,得到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离不开湖南日报文体频道的记者编辑人员们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切身处地的探索进行详实的采访,以丰富的细节描写,真实而又情感饱满的写作笔触,最终形成了十篇精彩报道,更与他们对当下时代命脉的精准把控和独到的报道视野,善于将实际情况与报道工作结合、将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报道作品是分不开的。在报道过程中《文学里的村庄》得到了友媒及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协同,扩大了报道的影响圈子,形成报道的广域覆盖,达到了更好更大的报道效果。这诸多经验,是同行及后来学子借鉴的典范。(作者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23级硕士生)


《文学里的村庄》:乡村振兴与文化交流的交响乐章

作者|袁雨晴   

在当代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文学里的村庄》这一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正是对于乡土小说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解读和展现。这部系列报道以鲁迅、莫言、周立波、李佩甫、路遥、马烽、贾平凹、韩少功、王跃文、沈从文10位文学大家的家乡为切入点,将文学作品和作者故乡紧密相连,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美丽蓝图。

《文学里的村庄》通过记者的实地探访,将那些文学大家笔下的故乡转化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现实场景,并详细介绍了这些村庄的发展变迁。读者在阅读报道的过程中,仿佛能够透过文字、照片和视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些村庄的魅力与活力。这样的呈现方式,不仅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文学作品中的乡村意境,更在无形中拉近了读者与作者及其家乡之间的距离。

在我看来,这部系列报道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村庄、再现的不仅仅是一部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对于乡村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扬和传承。通过对文学作品再现和作者家乡现状的叙述,让读者看到了文化对于乡村发展的推动力。这些一篇篇系列报道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更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学里的村庄》更像是一部交响乐章,它以文学作品为旋律,以作者故乡为舞台,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可持续发展画卷。它让我们看到了乡村的未来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更是文化传承的活化和发扬光大。这样的乡村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和魂,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家园。

最后,我认为《文学里的村庄》这篇报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广。它不仅带我们深入了解了10位文学大家故乡的过去和现在,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乡村发展问题,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可能性和希望。我相信,《文学里的村庄》这样的报道将会成为推动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力量。(作者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23级硕士生)


“文学里的村庄”带着我们反复地穿梭于文本与现实、过去与现在,构成了一种强烈的精神张力,取得了重大的成功。鲁镇、未庄、茶峒、清溪、双水村、贾家庄、东北乡、清风街、漫水……这一连串的乡村地名,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独特地理。从鲁迅到王跃文,现当代文学名家都有一块独属于自己的文学村庄和精神血地,他们与作家的故乡融为一体,难分虚实。作家们对待村庄的态度各有差异,或批判、或审视、或改造、或期待。相同的是,每一个文学村庄都寄寓着作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现当代作家敏感于现实,寄寓于未来,勾勒出美好的人民所配得起的伟大幸福,建构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精神乌托邦,构成了中国乡土文学的未来维度。依托文学地标,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在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宏伟的文学梦一一实现。(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邹晓娟)


《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一方面呼应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以文学为主体,以融媒体传播为途径,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当下,唤起人们对乡村的关注,并将这种关注从物质层面拓展到精神层面,从现实层面延伸到情感层面,从宏大家国层面具体到个体生活层面。另一方面,《文学里的村庄》呼应着中国传统文学母题——乡愁,从鲁迅到王跃文,从沈从文到贾平凹,乡愁永远是文人墨客的情感源泉,是艺术创作的灵感触动,是审美体验的感性锚点。村庄是现代大多数人的故乡,城市的游牧者通过回望故乡,将生命深处涌动的文学冲动,凝聚为文学作品,其映照现代人的情感症候,回应着现代人的情感需求,填补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中的心灵空缺,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总言之,该系列报道呼应着国家战略、文学传统和现代人的情感体验,为文学和乡村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生成了思考乡村与现代社会之间关系的契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李龙跃)


鲁迅、莫言、路遥、沈从文…是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家。但作为读者,很多人并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些作家的创作背景。《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无疑是给读者们打开了一扇走进文学和文学背景的大门。这些报道以文学作品为引,以乡村景象为主线,着重表现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乡村的进步和发展。通过穿插图片、引用原文的方式,使文章极具有趣味性;引用乡亲们的话语,让文章人情味十足;结合乡村治理的政策,让文章同时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这种“旧”文章与“新”气象相结合的报道方式,富有创新意义,不论是否看过这些文学作品的读者,都能在报道中感受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文学作品),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自乡村振兴以来,乡村生活的进步和改善。 (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贺嘉璇)


《文学里的村庄》选题意义非凡,它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往往能够打动人心的总是最朴实无华的情感。很多作家笔下都有对故乡的描写,他们的创作也总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小时候面对的山与河,回到童年,回到那一片土地对自身所产生的不可磨灭的影响。《文学里的村庄》系列专题里,我印象深刻之一的是路遥《平凡的世界》里的双水村,孙少平、孙少安、田润叶......他们在这里成长,从这里走出,走在尘土飞扬的人生路上,打动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如今,双水村的模样发生了变化,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下,新时代的“孙少安们”走进日新月异的乡村,他们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劳动,谱写着一个又一个奋斗的故事,而诞生于东拉河和哭咽河的文化也将继续哺育着这些新时代的奋斗者们。(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孙婷)


家乡赋予文学以精神原乡,文学又注入给家乡勃勃生机。《文学里的村庄》这一系列报道以实地采访为基础,将文学与新闻报道相结合,既有新闻的真实客观又有散文式的娓娓道来,同时运用多种融媒体形式,从报纸、海报到短视频,着力打造沉浸式的新闻体验。一方面使读者从文学视角深入了解这些村庄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是最大意义上的中国”,这一个个村庄的变化也正是中国这些年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缩影,赋予其文学及时代内涵的同时,宣传的更是建设和美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旋律。总而言之,这是一次文学与新闻相结合、过去与现在文化相碰撞的成功尝试,焕发着时代风采,不禁让我们回望起自己的精神原乡去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家乡,发人深省、予人希冀。(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生 符方蕾)


“再现”文学作品,记录乡村变迁

《文学里的村庄》这个系列的文章围绕鲁迅的乌篷小船、莫言笔下的高粱地、周立波生长的清溪村等符号进行描写,将文学作品、作者和村庄的故事衔接了起来,为读者呈现出了一幅幅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美丽蓝图。在这个系列里,记者用笔串联起了那个名为“发展”的故事,文学作品里的村庄在那头,而新时代发展下的兴盛乡村在这头。让人感觉并不是像以往的脱贫攻坚发展一样纯粹的描述其成果,而是更具有诗意、更加具有人文情怀的一种表达。同时,那些诗意化的文字突出体现的是整个村庄的一个发展,以及当地的风情民俗,还可以让更多的读者萌生了去小说的“始发地”——故事主人公生活的地方看一看的想法,这无形之中也是推动了当地的发展。

文字的力量无疑是强大的。记者巧妙切入,将读者在文学作品中建立起的强大共鸣被迁移至对乡村发展的理解之中,让读者穿越百年经典的同时还能切身体会乡村振兴之发展,是为妙哉。(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胡迪晴)

责编:黄煌

一审:易禹琳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