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袁仲贤 见习记者 周子珂 通讯员 廖志鹏
10月19日,记者驱车前往攸县石羊塘镇采访夏昭炎教授,完全不知情地竟碰上了他老人家88岁生日,满屋飘香,人声鼎沸,有志愿帮厨的邻居,有镇里的书记、镇长,还有远道专程祝寿的学生。
“夏教授真是一辈子的文化使者,从部队到大学到退休回乡,一直都是为了改变大家的命运,一心一意无私奉献播种文化。”该镇党委书记尹朝规感慨说。
一生为教育鞠躬尽瘁
大家交口称赞的夏昭炎,中共党员,1935年10月生,现年88岁,1951年1月响应党中央“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号召,参加解放军志愿军,任文化教员,1955年6月转业,现为湖南科技大学退休教授。
夏昭炎从教几十年,平时乐于助人,从不与人争利,与同事相处融洽。对于工作,他却是极度负责,从不懈怠。退休之前,正值湖南科大文艺学硕士点验收,他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忙着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同事劝他:“你马上到点退休了,还那么较真干什么,好处是别人的。” 夏昭炎回答道:“既然我还没有退下来,我就有义务站好最后一班岗。”后来又续聘多年,将近七旬时,夏昭炎病了,胃癌!手术后只有四分之一胃的他只好退休,但他仍想着“退而不休”,他和老伴杨莲金商量,回到家乡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种文化”去。
19年来,夏昭炎拿出自己微薄的积蓄,带领乡亲们建起了谭家垅村高桥文化活动中心,开办了老年学校和少儿假期学校,并为寒门学子设立了高桥奖学基金,使家乡的文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72年来,从退役军人到大学校园、再到农村,从带薪工作到无偿志愿服务,从教授大学生到教授村民和孩子,夏昭炎实现了环境、待遇、身份、对象的“四个转变”。夏昭炎先后获评“全国助人为乐模范”“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十大读书人物”“全国助人为乐模范”“第二届全国关工委最美五老”“湖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省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
得益于文化,反哺桑梓
夏昭炎,出生于攸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参军入伍后,因初小学历推荐就读军校失败。但他不气馁不放弃,忙里偷闲继续进行学习,转业后第二年便以优异的成绩从300多人脱颖而出,考入湖南师大。夏昭炎始终认为,他是农民的孩子,无论何时何地,所做的事情都应该首先是为了人民,带领人民群众学习文化改变命运,就是他的初心。
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夏昭炎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更加牢固。曾经地方党政机关多次要调他去工作,委以重任,但他特别珍视教师这一称谓、这个事业,始终没有离开三尺讲台。可以说,从当兵入伍到文化教员,最后从教师岗位上退休,退休以后,夏昭炎还是继续过去的事业,反哺桑梓,回馈乡亲。回顾走过的人生之路,就是一个为人民“种文化”的过程。这些年,他和老伴在家乡“种文化”,成立了一个书屋(现有图书17000多册,有7个子“书屋”——七黄蛋)、开办了两个学校(少儿假期学校、周末课堂和老年学校)、建设了三支队伍(文艺队、体操队、军鼓队)。
俯身大地,做群众贴心人
夏昭炎现在腰不弯、背不驼、走路快、反应敏捷,根本不像年近90岁的老人。他将之归功于退休以后一直在做事,做他力所能及的事,做对乡村有益的事,带了个头:和农民群众一起办农家书屋,为留守儿童提供假期免费学习的机会和场地,为老人提供机会学习保健知识、时事政策、法律知识和文化知识,为寒门学子设立了高桥奖学基金,同时教大家跳广场舞,做保健操,打太极拳,练健身气功,远离打牌赌钱,快快乐乐生活。这些看去很普通、很简单的事情,夏昭炎凭着在部队培养的坚韧不拔的精神,19年坚持不动摇。
夏昭炎因患胃癌切除四分之三的胃,曾经做过七次化疗,时常有点不舒服,引起的恶心也让人痛苦。但办书屋、建学校,投入地做起事来反而忘了这一切:搭建了近两百平方米的风雨棚,将废弃的晒谷场修建成水泥球场,安装了篮球架,健身器材。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那里锻炼,既可晒谷又能健身,人们生活在这里很开心。夏昭炎所做的就是实现群众的心愿,做了他们想做的事,成为了他们的代言人。
在农村要生活开心并做点事情,首先得放下身段、架子。夏昭炎曾经在部队锻炼,军民鱼水一家亲,他最明白这个道理。回到乡村,他忘记学术上是教授、行政上是处级干部,完全和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才回到老家时,人们都叫他“教授”。他回答说:“如今我不是教授,我是‘受教’,受你们的教育,因为在农村我什么也不懂!”这样一来,自然就没有了隔阂,大家很快成了好朋友,彼此说的是心里话,夏昭炎也就成为了村委会、镇政府和农民之间的一个桥梁。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夏昭炎是个闲不住的人。无论在大学还是家乡,他总说,只要自己还能动,就应该去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要给后人留下点什么”。他在少儿假期学校一位孩子的读书报告中写过一句批语:“我们要学习蜡烛精神照亮别人,帮助别人,哪怕牺牲自己。”这正是他自己人生的真实写照。
退休之后,夏昭炎时刻惦念着家乡的发展。当初村里修路,他克服种种困难,动员村组集资3万多元,他自己就拿出来了8000多元,这是夏昭炎夫妇的退休金攒下的。而当时,夏昭炎还因为生病手术,欠下了6万多元债务。为了还清债务,他们过着“月光族”的生活,直到回乡后2年才偿还清最后一笔债。他常对老伴说,“我们勒紧裤带过日子没关系,重要的是用于家乡建设的一分钱也不能少,一天也不能耽误,一户也不能漏掉。 ”
在农家书屋,夏昭炎每个月自掏腰包购买书籍,为广大村民送去丰盛的精神食粮,有效解决了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等问题,农家书屋成为了田间地头的“文化粮仓”;在老年学校和少儿假期学校,他们夫妇为村民和留守儿童义务授课,传播知识。有一些留守儿童的家长送来了吃的用的表示感谢,都被夏昭炎挡在门外。他说,“如果能送点书来,就是最好的礼物啦!”他把获得“书香家庭”等奖金拿了出来,投入到高桥奖学基金中,数十名寒门学子受到资助。一位走出山门的大学学子在给夏昭炎的一封信里写道,“钱虽不多,却饱含着教授的深情,它更像是教授对我们的一种精神传承。”
夏昭炎坚信读书改变命运、文化促进发展,他说:“我就是要做一颗文化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19年来,夏昭炎甘当“种子”、扎根乡土,崇文兴教、造福乡亲,以其昭昭之德、炎炎之心,在耄耋之年,大写了一名忠诚的退役军人的初心与使命。
责编:曾金春
一审:樊芳
二审:任琼瑨
三审:戴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