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宁乡:稻鱼共生,助移民连年增收
新湖南客户端
2023-10-30 12:27:18
首页头条收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曼斯 通讯员 龚再蓉

10月30日,秋高气爽,宁乡市青山桥镇竹峰村一派丰收景象。仁里土地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两台收割机来回作业,忙着收割金黄的稻谷。这些稻谷,随即被送到烘干机内烘干并装袋入库。此时,稻田里养殖的田鱼已经上市,受到了新老顾客的青睐。

竹峰村位于田坪水库附近,目前有库区移民230多名,为省重点移民村。2021年起,在市水利技术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该村着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移民产业,从浙江青田县引进田鱼种苗,实施稻鱼共生,所生产的高品质田鱼和田鱼香米畅销市场,效益喜人,令全村库区移民连年增收受益。

田鱼是青田一带的特产,学名瓯江彩鲤,具有体色鲜艳、鱼鳞柔软、肌肉紧实、口感鲜甜、富含氨基酸等特点,为稻鱼共生的优良品种。竹峰村属于典型的山区,其最高峰山尖峰海拔960多米,拥有茂盛植被和丰富的水资源,夏季凉爽,坡地上连片稻田错落有致,光照充足,十分适合养殖田鱼。2021年,该村首次从青田县引进田鱼鱼苗,选择优质稻种,并套养部分草鱼,尝试发展稻鱼共生101亩,获得成功。之后,这一移民产业规模逐年增大,今年的面积达到了300亩。

持续发展,带来了上述移民产业市场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其田鱼在每年中秋节至春节期间上市,零售价达每公斤80元,销往娄底市区和宁乡城区等地,每到上市季节经常有顾客到当地购买,并与两家酒店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所种植水稻选择优质品种,且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稻米品质受到消费者广泛好评,市场零售价为每公斤19.6元。

对于竹峰村的稻田综合种养移民产业,市水利技术服务中心在资金、技术、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三年来,累计给予扶持资金200万元,使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优良品种引进等方面拥有强劲的发展底气。同时,由中心主要负责人带队,每年实地督查指导6次以上,助力项目实打实推进。

竹峰村成立专门团队和仁里土地专业合作社,做好上述移民产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在省水产研究所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相关技术获得不断突破,产业效益不断提升。今年6月底放入大田的近6万尾田鱼鱼苗,有1万多尾属自己培育。同时,鱼的亩产量,也预计由前年的20公斤增加到今年的30公斤。

“目前,今年新放的田鱼,有不少单尾重量达到了150克,到春节前将普遍达到300克。”竹峰村党总支书记罗小林告诉记者,稻谷收割之后,将抓紧时间在田间蓄水养鱼。田鱼属杂食性鱼类,田间散落的稻谷和田各种草、虫等,都会成为田鱼的有机饵料,使之迎来新一轮生长黄金期。

自10月14日开镰收割以来,配套稻谷烘干设备的工作效率,按照每天30亩左右的速度,竹峰村稻田综合种养移民产业基地的水稻被有序收割。根据已收割的情况估算,其稻谷亩产为400公斤,田鱼香米的总产量预计接近6万公斤。加上所养的鱼,300亩基地的总产值可望达到160万元。与当地单独种植普通品种的稻田相比,预计亩均产值多出3400多元。

以持续发展为支撑,竹峰村稻田综合种养移民产业所构建的利益联结机制愈发稳定,全村库区移民和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收的目标有效实现。通过这一移民产业,全村库区移民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获得了7680元、28160元的分红,今年分红预计可达51200元。罗小林表示,接下来,该村将持续发力,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定位,努力把稻田综合种养打造成特色移民产业品牌,在促进全村库区移民增收上发挥更加长远而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曼斯 通讯员 龚再蓉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