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半月谈丨“汛期反枯”威胁“长江双肾”
新湖南 • 经济要闻
2023-10-19 16:16:20

半月谈记者 帆 

鄱阳湖和洞庭湖被誉为“长江双肾”,是中国面积位列前两位的淡水湖泊,发挥着调蓄径流、维护生态平衡等重要作用。今年入汛以来,“长江双肾”水位持续走低,出现“汛期反枯”现象,不仅导致两大湖的水文节律发生明显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候鸟栖息以及湿地生态系统。

“长江双肾”再次“喊渴”

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今年再次提前“喊渴”。2022年,鄱阳湖进入枯水期时间较原最早年份提前16天,今年这一记录又被提前了17天。

(7 月 20 日,鄱阳湖都昌印山附近水域大面积湖床裸露 / 傅建斌 摄) 

江西省水利厅数据显示,72011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退至11.99米,为1951年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水位。这意味着2023年成为鄱阳湖有记录以来最早进入枯水期的年份,较历史多年均值提前103天。

整个8月,鄱阳湖水位持续在12米枯水线上浮动。半月谈记者在湖滨走访看到,由于长期处于低枯水位,湖区草洲浅滩大面积露出,不时有鸟类前来觅食,一侧的湖床已长满草甸。

水文监测数据显示,鄱阳湖水文节律自2003年以来发生较大变化,鄱阳湖的低枯水位正逐渐常态化和趋势化,呈现出枯水位降低、枯水期提前、枯水历时延长、退水速率加快等枯水特征。2003年后,鄱阳湖星子站平均水位比2003年前的多年均值低了0.72米,水位低于10米和8米的枯水位持续时间,也平均延长了27天和14天。

作为“长江双肾”之一的洞庭湖同样面临干旱考验。8月下旬,半月谈记者在洞庭湖标志性水文站城陵矶站看到,大片湖滩裸露,20根用于记录水位的水尺仅有少数完全淹没在水下。

虽然湖南已入汛数月,但洞庭湖水位远低于多年同期水平,水位降低导致洞庭湖水域面积不断缩小,洲滩面积持续扩大。湖南省洞庭湖水利事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与常规统计的洞庭湖全域面积相比,洞庭湖水面面积前段时间仅600多平方公里,不足往年主汛期水量丰沛时的四分之一,全域面积超四分之三裸露为洲滩。

据了解,城陵矶站水位从71日持续走低,于79日开始跌至1950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位,此后连续18天一直保持同期最低水位,直至7月底受上游来水增加才有所回涨。

多重因素导致“汛期反枯”

前期水位持续偏低。2022年,江西省和湖南省均遭遇旱情,部分地区出现夏秋冬三季连旱,鄱阳湖和洞庭湖水位一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其中洞庭湖直到今年66日才结束持续305天的枯水期,时间跨度之长罕见,这直接导致今年以来洞庭湖水位基础不好,一度历经多轮降雨仍在低枯水位。

长江干流和湖泊来水减少。水文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江西的赣江、抚河、饶河、信江、修河等“五河”流入鄱阳湖的水量较常年偏少近三成,其中抚河流域偏少近二成,修河流域偏少五成多,长江干流九江至大通江段水位长期也低于常年同期,拉低鄱阳湖水位。截至8月下旬,洞庭湖上游三口”“四水来水量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51.9%

厄尔尼诺现象增加极端高温概率,加大江湖河水蒸发量。世界气象组织74日宣布,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73日地球表面平均气温首次超过17℃。厄尔尼诺现象会造成热带太平洋及其附近地区的高温、干旱、暴雨等灾害性极端天气。江西省气候中心数据显示,截至7月中旬,江西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以上,所有站点气温均较常年偏高,其中17个县(市、区)创新高。湖南省气象局数据显示,湖南今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3℃,部分地区偏高1.2℃

长期低枯水位影响生态系统

受访专家和基层干部表示,鄱阳湖和洞庭湖长期处于枯水位不仅导致水文节律发生明显变化,还会造成生物量减少和物种多样性降低等后果,不利于水生生物生长和候鸟栖息,可能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

江西省渔业渔政局副局长詹书品表示,鄱阳湖水位下降,水域面积快速减少,水生植物在暴露环境下的生存范围受到挤压,直接影响部分鱼类、底栖动物、浮游动物、迁徙候鸟等觅食、栖息、繁殖。同时,水位下降还会造成水体营养盐含量升高,水体自我调节难度加大,水质受到影响。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发现,2022年干旱导致东洞庭湖水域面积急剧减少,尤其是冬候鸟关键分布区几近干涸,适宜栖息地面积锐减,导致冬候鸟数量显著下降。以每年的11月份为例,2018年至2021年的平均数量为10.4万只,到了2022年只有6.4万只,更多的水鸟转移到外围的采桑湖等地栖息。

综合施策提升应对旱情能力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要加强各类水利工程调度,开展湖泊周边水源管理,提升生态系统应变能力建设,为鄱阳湖和洞庭湖“解渴”,最大限度缓解旱情对湖区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

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站长谢永宏建议,采取措施提高候鸟、麋鹿的栖息地质量,如在麋鹿重要分布区补充水源及食物。麋鹿可能向堤内农田区域扩散,因此需加强对于麋鹿的保护宣传工作。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高大立认为,可在一些条件适宜的冬候鸟栖息地,实施微地形改造、水系优化、栖息地营造、沉水植被恢复等栖息地修复工程,为候鸟提供更好栖息条件,为食用块茎和沉水植被类冬候鸟提供食源补给。

在工程型措施上,可增加抗旱水源,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更贴合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提升基层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及时调度各类水利工程开展蓄水、保水、节水工作,有条件的地区继续做好江河湖引提水工作,努力增加抗旱水源,保障供水、灌溉、航运、发电、生态等用水需求,支撑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秋粮作物用水需求。

责编:王亮

一审:王亮

二审:张尚武

三审:李伟锋

来源:半月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