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熊壮专访——所谓天赋,只不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上)
新湖南 • 综合
2023-10-12 10:18:09

笑工场演员熊壮


熊壮

湖南省曲艺家协会理事,长沙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湘派相声创始人杨志淳(杨五六)先生关门弟子,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先生徒弟,湖南笑工场相声俱乐部主要演员。

天赋,只不过是比别人再执着多一点。

很多人都说,熊壮是天生做笑星的料——眯眯眼,笑起来特别有亲和力。

可很多人却不知道,曾经的熊壮,只是一名电信行业的普通员工,每天与枯燥的通信设备打交道。他与相声的正式结缘,要从1998年那一场抗洪赈灾义演说起。

1998年湘江流域一场空前的洪灾,再次使中华民族显现出空前的凝聚力。熊壮工作的电信局,在长沙电信局体育馆搞了个大型的抗洪赈灾义演,请了很多国内的明星义演捐款,包括一些本土的喜剧演员杨五六、大兵等。

领导给熊壮分配的工作是坐到看台上去打板。熊壮觉得这份差事看上去傻不拉几的,不愿意去。领导说:“让你去你就去,你以为你是演员。你是演员,你可以上台表演。你不是演员,你就给我坐看台上。”被领导的话刺激到的熊壮,真就憋着那么一股子湖南伢子的“蛮劲儿”,当时就跟领导下战书说:我就上一节目给你看看。

湖南人的“蛮”,并非是不讲道理的蛮,而更应该解释为一种执着、坚毅、不到目的不罢休的性格。

为了证明自己当时说的话,熊壮请了两天假,把自己闷起来写了个人生中第一个相声段子——《我与电话》,还找了个同事搭档上台演。

结果那次的演出效果特别好,远远超出了熊壮本身的预想。熊壮身体里埋藏的对喜剧的热爱,也在这一刻如洪水般涌了出来。

听起来,成功是轻轻松松地获取的,可我们却忽略了,在我们看不到的背后,是多少次绞尽脑汁,多少次强忍睡意和多少次对自己想法的推翻重来。

演出的成功,领导看到了熊壮的喜剧天赋,于是便安排熊壮进了电信的文工团,并在1999年代表单位参加了中南五省邮电系统的比赛,捧回来一个语言类节目一等奖。

或许是命运的使然,这两次的登台演出,熊壮得到了杨五六先生的关注,“杨五六先生当时在湖南的地位,就等于赵本山在东北啊。”或许熊壮自己都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成为湖南喜剧界大咖的关门弟子。

△1998年演出后台

1998年一次演出后,熊壮与杨五六老师的第一张合影。二者的缘分由此开始,故事也由此进入了下一个单元。

天赋,只不过是努力的回报。

1999年7月6日,是熊壮铭记于心的一个日子,这一天,他正式拜杨五六先生为师。

只因老师的一句“孩子,你可以干这个”,22岁的熊壮便瞒着父母,辞去了电信局的工作。

杨五六先生往往是凌晨四五点才结束创作工作,起床时间几乎是中午十二点左右。辞去工作的熊壮,一方面要瞒着家人,继续如往常一样准时上下班,另一方面又不能打扰老师休息,于是每天早上八点离开家之后,熊壮跑进网吧,利用网络,搜寻各种相声表演视频,研究琢磨他们的表演方式与方法,下午六点钟,再准时回到家里。对熊壮来说,这段时光,是给自己充电的过程。

就这么在家与网吧之间往返了三个月,辞职的事情终究还是被父母发现了。

作为师父的杨五六本着对徒弟负责的态度,亲自登门拜访了熊壮的父母,并劝说他们让熊壮以后走这条路。父母也被杨五六先生的劝说和熊壮的坚持所说服,表示愿意支持儿子做的选择。

从此熊壮对喜剧的学习,再也不用躲着家人。

“会创作的人一定会表演,会表演的人却不一定会创作。”

要表演,就得先学会创作,这是师父对熊壮的教导。于是,身为关门弟子的熊壮,带着对喜剧的一腔热血,埋头搞起了创作。

熊壮就像一颗种子,开始慢慢地在喜剧行业扎根,不断汲取“营养”,让自己发芽,并向往着开花结果的一天。

责编:樊汝琴

一审:樊汝琴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