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黄京 通讯员 王露曼)要求0.05毫米内、精度为一根头发丝粗细,每完成一个作品需要连续操作近10小时,这是一场体力与心智的锻炼……9月20日,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赛项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56支参赛队伍、112名选手齐聚长沙同台竞技,展现职教魅力。
比赛过程在实时监控下,培养创新应变能力
本次比赛为期两天,每支参赛队由2名比赛选手组成,每场比赛历时9个小时,分为模具数字化设计、模具数字化制造、智能化注塑成型三个模块,考察选手塑件产品三维数字化建模、产品结构设计编制、数控加工程序与仿真、模具装配等模具专业岗位的综合知识与核心能力。
“今年比赛相比往年有了不小的变化。”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该赛项指导教师王志辉介绍,选手正赛时间从3天压缩到现在的2天,三阶段变为两阶段。同时,大赛更加注重公平公正,不仅要求全程录像,还需全程录屏,整个比赛过程都将在实时监控之下。
王志辉告诉记者,比赛最终成果是一个塑件产品及其模具,参赛选手首先需要在电脑上完成产品设计、产品CAE成型分析以及模具设计,然后用数控机床、台钻、切割机、抛光笔等设备工具完成模具的加工制造与装配,最后将模具安装在数控注塑机上注塑成型得到塑件产品。他表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既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要有创新应变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指导老师根据发布的比赛样题改编出上百套训练题,用于学生的日常训练,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地就业率达62.85%,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对于优秀的模具工程师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经常有企业找我们推荐优秀的模具专业毕业生。”该校党委书记刘建湘表示,本次承办国赛是学校继2017、2018年后,第三次承办国赛赛项,经过多年打磨,学校建立健全“人人都参与、专业全覆盖、层层有选拔”的技能竞赛助力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以校级为基础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省级竞赛选拔和国家级竞赛集训强化“尖兵”人才的训练,师生同台竞技,全员广泛参与,技能竞赛成为了学校专业教学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点将台”“练兵场”,厚植了学生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价值追求,学子获国际、国内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5项,湖南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14项,团体总分连续六年蝉联全省第一名。
“湖南作为职业教育大省,素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表示,近年来,全省职业教育系统紧跟科技和产业发展新趋势,促进湖南省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层次、布局与经济社会的要求协调互动,目前,我省职业院校围绕湖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等重大产业集群设置相关专业点593个,占比为30.6%,在2023年的18.75万高职毕业生中,本地就业率达62.85%,为服务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提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据悉,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于5月至9月在全国31个赛区举行,共设134个赛项,其中有四个赛项在湖南举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和创新,在引领“三教”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质量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编:杨斯涵
一审:刘镇东
二审:黄京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