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南首例心肺移植受者术后“20岁”了!生存时间亚洲第一
新湖南 • 卫健动态
2023-09-20 15:56:30
首页头条收录

  湖南日报9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今天,39岁的郑长贵迎来术后“20岁”生日。没有特别的仪式,他照例来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图书馆,穿梭在几行书架间,把文献放回原来的位置。时光不语,却见证了郑长贵活着的每一秒,都在续写生命的“奇迹”。

  2003年9月20日,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晚期等疾病,来自邵阳农村的郑长贵在湘雅二医院接受了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成为湖南省首例心肺联合移植受者。目前,郑长贵精神、身体状况良好,据医学文献检索,他创造了亚洲迄今心肺联合移植术后生存时间最长、生活质量最好的纪录。

(郑长贵整理书架。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

  郑长贵说,20年来,最显著变化就是“蓝嘴唇”变红润了,运动耐力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善了。他每天都要服用抗排斥药物,多的时候吃5、6种药,现在基本只吃2种。状态好的时候,他参加过移植受者运动会,还爬上了岳麓山。白天上班,空闲的时间他就看看书、上公园,晚上散散步,饮食、作息等与常人无异。

  2005年,考虑到他每次随诊都要来回奔波,家庭条件又差,医院为他安排了工作——图书馆管理员。郑长贵很喜欢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尤其让他感动的是,医院当年为他减免了大量治疗费,且至今仍在资助他的医药费。“有了这份工作,才让我活到现在。”郑长贵说,几次惊险时刻都幸得医院及时救治,今年年初感染新冠肺炎,也是有惊无险。

(郑长贵操作电脑。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

  这20年里,开朗的长贵常常鼓励病情与他类似的病友。在他手机里,有几个移植群,大家互相交流情况。他也会去科室给病友“现身说法”。还有人在门诊听闻他的故事,来图书馆找他,他总是鼓励他们按时吃药、积极治疗。去年11月,郑长贵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登记为志愿者。他说:“如果今后我身上的器官能用,我也希望能帮到别人。”

  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是世界医学界公认的高风险、高难度、特大型手术。据悉,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已完成心肺联合移植手术16例,一年成活率超90%,长期生存并已融入、回归社会4例。其中,一位心肺联合移植受者7年后成功分娩健康宝宝。更可喜的是,以前移植受者每月购买抗排异药物需5000多元,现在绝大部分可通过医保报销。

  该院心血管外科相关专家说:“长贵术后这20年,是他本人、医院、社会形成合力而取得的集体胜利。器官移植的进步,不仅是医疗卫生体系的进步,还是整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作者:周阳乐

责编:李传新

一审:周阳乐

二审:段涵敏

三审:刘文韬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