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校长妈妈”张华∶只要为了孩子,我都愿意去做
新湖南 • 动态
2023-09-08 08:00:32
首页头条收录

文字/视频 三湘都市报记者 杨斯涵 黄京 湖南日报记者 秦钰雯 宋太桓

【名片】

张华,女,汉族,1973年1月生,中共党员,长沙师范学院初教学院副院长、附属小学总校校长。从教33年来,她理想信念坚定,是爱岗敬业的表率;坚持素质教育,是科学治校的践行者;坚持示范引领,是教育均衡的推进者。曾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新时代名校长”“湖南省未来教育家”等荣誉。2023年,获评“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故事】

“校长妈妈早!”“校长妈妈,这个暑假好想你呀!”……9月2日,长沙市各中小学开学了,在长沙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校园里,不时传来孩子们亲切的呼唤声。顺着声音看去,一名剪着短发、戴着黑框眼镜的老师正微笑着和孩子们交流。

这位老师便是孩子们口中的“校长妈妈”张华。33年来,她始终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更好地读懂孩子……

育人:每一个孩子都是闪闪发亮的星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2005年,张华调到长师附小,担任班主任、语文老师。2011年,经历多个岗位的历练后,张华成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当班主任的时候,用心对待班上的每个孩子;当校长的时候,用心对待学校的每个孩子。”

她发现刚接手的班里一个叫小东的孩子成绩差,缺乏自信。怎么帮他?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小东讲义气、勤快,甚至在一些男生中还有点小小的威信,于是推荐小东担任了卫生委员。在老师的肯定、鼓励中,在同学们的认可中,小东越来越自信,而且这种自信不断发酵——学习变得主动了,上课认真听讲,不再拖欠作业,不懂就问……在小东的影响下,其他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孩子也渐渐变得自觉了。那一届毕业全市统考,全班73个孩子,全优。

“一个都不少”,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张华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闪闪发亮的星星,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温暖而智慧的大爱之心,引导、帮助每一个不一样的孩子,发现并激发他们的潜能,让孩子和家长对未来充满希望。”

如何让身处信息化时代的孩子“善假于物”?也是她时常思索的问题。

2017年初,张华到深圳参加活动,行李中除了简单的几件生活用品,关于VR教学设备、智慧课堂系统的宣传资料塞满了箱子。从试点到全面推进智慧课堂,张华面临了巨大的压力。“老师不会用,家长不理解,这都需要一个个去突破。”她时刻提醒自己,只要方向正确,就要坚定执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学校作为湖南省先进代表,参加了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2019年,获评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学校、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试点学校、长沙市未来学校创建校等。

引领:从乡村到城市,助力培养未来强师

随着长师附小越来越好,张华开始思索如何为其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场地有限、经费不足都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只有‘走出去’才行。”张华告诉记者,从2017年到2019年,仅有42个人员编制的长师附小与开福区、长沙县合作开办了3所长师附小。

2017年8月,正是附属创远小学和附属春建小学即将完工的关键时期,40℃的高温、手臂骨折……这些都未让张华退缩,她绑住支架四处奔波,常常一天要跑100多公里。现在这4所学校均成为所在区域内的优秀学校。6年来,她还主动将兼任新学校校长的工资全部捐献给长师附小,用于补充学校经费的不足。

不仅如此,张华还带领4所附属小学,对吐鲁番、丽江、龙山、溆浦等地10多所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她说:“只要为了孩子,我都愿意去做,希望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办出最优质的教育。”

“做好教育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33年来,这句话一直深深刻在张华的脑子里。如今的她还是长沙师范学院初教学院副院长。“我希望高校教授和小学教师能够形成创新团队,把小学教师的实践经验和高校教师的理论高度结合,助力未来教师的成长。”张华告诉记者,9月中旬,她将和“张华名校长工作室”的10位湖南省卓越校长前往清华大学,学习如何培养未来强师。

作者:杨斯涵 黄京 杨斯涵 黄京 湖南日报记者 秦钰雯 宋太桓

责编:李传新

一审:余蓉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