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刘茂松:洞庭湖区腹地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初探②
新湖南 • 资讯
2023-08-04 23:30:46

洞庭湖七里山水域附近,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徐典波 摄

三、洞庭湖区腹地生态经济发展的产业定位

基于生态经济的本质要求,洞庭湖区腹地生态经济产业发展要以充分发挥湖泊生态经济总体优势为主轴,实现“六个结合”,建设“六大功能区”:一是与“低碳社会”建设相结合,建成湖南乃至我国中部的生态屏障区,提高对地理环境污染的生物自净力和容纳力;二是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结合,建成低碳化消费品工业的产业集群区,提高湖泊生态资源的加工利用力和节约力;三是与新型城市化发展相结合,建成长株潭都市圈经济中心的腹地依托区,提高洞庭湖区对经济中心的腹地支撑力和承载力;四是与中部崛起战略相结合,建成长江中游大都市群的延绵调节区,提高对“中三角”城市群的产业融合力和承接力;五是与新时期湖区治理相结合,建成世界级最具特色的湿地经济区,提高对湿地资源的绿色开发力和保护力;六是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提高粮食安全的生产保障力和农民收益创造力。上述“六个功能区”定位在世界经济呈现出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下,综合起来就形成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定位就是大湖生态区绿色产业化,实现五大战略目标:

1)产业生态化。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方法,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的一种产业综合发展模式。由此可以认为,产业生态化的核心问题是产业系统内的企业之间能够进行物质传递和循环,以实现其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的多层次利用。洞庭湖区实现产业生态化最首要的目标是改变现有土地利用的思维模式,以复合生态系统平衡的视角,改革现有的产业流程,在生产中大力推广节约资源、环境负面影响小、经济效益高的技术,不断探索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能提高企业效益的经营管理模式,淘汰那些设备陈旧、高物耗、高能耗、污染严重的产业部门和环境负效应严重的产品,加快创建具有“环境标志”的绿色产品制度,建立涵盖第一、二、三产业各个领域的“大绿色产业”。其目标是到2025年洞庭湖区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0%左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45%左右。扣除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后的绿色GDP占现行统计GDP的比重由60%左右提高到85%以上。

2)产业轻型化。

根据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原则,在产业的设计、开发、生产上达到产品体积轻便、生产过程轻洁、消耗排污轻度和产业结构轻型的要求。归纳起来看,包括物理轻型和管理轻型两个方面。物理轻型是指在生产经营中通过优化产品设计,选用轻型材料和能源,在保证产品功能的前提下减少产品的体积体重,以直接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特别是重视文旅产业发展;管理轻型则是通过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改进,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实现产业结构轻型化(如低消耗低排放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等),相对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洞庭湖区产业轻型化应从三个方面突破:首先是投入轻型化,重点是调整能源投入结构,减少传统煤电和油电能源的消耗,充分利用湖区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发展分布式的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页岩气,建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到2025年洞庭湖区轻型新能源的消费率提高到80%左右,同时在满足产品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耐蚀、抗辐照等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大力使用新材料(如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其次是生产轻型化,通过科学管理和调度,在湖区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做到在生产过程中,节约原材料与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与毒性,进而对产品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要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与所提供的服务中。力争到2025年洞庭湖区90%以上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其三是产出轻型化,总的要求是优化产品设计,改进产品性能结构,从物理上解决产品“重、厚、长、大”的问题,提高产品的技术和知识含量,从根源上降低消耗和排污。

3)产业高度化。

也称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是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的标志。产业结构高度化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使结构效益不断提高,这主要包括由第一次产业占优势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占优势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知识密集型占优势演进,由初级产品产业占优势向中高端产品和文旅产业占优势演进,由低加工度和低附加值占优势向深加工度和高附加值占优势演进。在这里,合理化和高度化是构成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基点。洞庭湖区发展绿色产业化必须彻底改变目前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一方面主攻消费品工业和精细化工产业的高端制造,集中发展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另一方面下大决心以大手笔发展现代服务产业,特别是应把文化旅游业和物流业重点培植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25年洞庭湖区三次产业结构比达到8:55:37,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产值比值达到3:1,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50%以上。

4)产业集约化。

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的,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立足于技术和制度的创新,对生产和经营要素重组,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和智能化经营,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回报。由此,产业集约化要求在产品质量上把质量经营放在重要位置上,在资产质量、负债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上档次;在企业规模上要求生产要素相对集中,实现集团化和规模化;在技术创新上要求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特别要加快实现生产经营手段电子信息化;在人力资本上要求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启用优秀人才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总之,产业集约化是实现洞庭湖区绿色产业化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核心目标。因此,到2025年洞庭湖区每个县区应建好一个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区、3~5个年产值20亿左右的大企业、15~20个国家级和省级著名品牌;整个洞庭湖区打造3~5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左右。

5)产业国际化。

指产业的发展面向国际市场,产品设计和制造适应世界不同区域要求的一种生产营运方式,是有意识的追逐国际市场的行为体现。作为产业国际化战略,则是指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发展规划,是企业为了把公司的成长纳入国际化轨道,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环境适应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决策的总称。洞庭湖区发展绿色产业化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进行的,势必要扩大国际开放,走向国际市场,提高产品进出口水平。其目标是到2025年湖区每个县区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至少达到10个以上、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以上,主体产业和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品质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刘茂松系湖南师范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湖南省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责编:李梓延

一审:李梓延

二审:刘桂林

三审:刘建光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