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湘江,巍巍岳麓。浩瀚洞庭,舜帝文明。程朱理学,伟人胸怀。湖南,中国的心腹。没有东部的开放,没有西部的粗犷,半封闭式的地理环境铸就了湖南内敛的区位特质。然而,这种内敛不是羞涩与自闭,是凤凰涅槃前的自我修炼,是破茧而出前的艰辛孕育。这种内敛促使“心忧天下”的沉思,这种内敛也造就了“敢为人先”的创新。
“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湘人写就”。近现代,湖湘人士演绎了“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的神话。然而,当对外的民族反抗胜利之后,国家内部的发展便成为社会主题。湖南“不着东西”的内敛区位特质既不能搭上沿海大开发的便车、也得不到西部大开发的优惠。2004年,“中部崛起”的提出让湖南振奋,这个内敛的中部省份再也不用绞尽脑汁制造各种区位合作的概念,从此可以大胆地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千年的湖湘文化,是湖南宝贵的历史财富。这种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在经济建设的今天彰显出巨大的市场价值。湘绣产业的振翅腾飞,太平古街的修鳝营业,岳麓书院的“对外开放”,凤凰古城的旅游开发……无一不是在延续湖湘文化的现代生命,让历史在经济时代找到新的注脚。
2006年10月,中国湘菜美食文化节横空出世。湘菜化作湖湘文化的使者,穿上产业化的新衣,在神州大地上崭新亮相,刮起了全国的湘菜旋风。2007年,“培育湘菜品牌,拓展湘菜市场”写进了周强省长的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湘菜崛起!” 一个音符响彻湖湘大地,三湘四水为之振奋。
湘菜崛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核。
翻开战国时期屈原的《楚辞·招魂》, “大苦咸酸,辛甘行些。肥牛之健,臑若芳些……”,湖湘大地先民们烹饪智慧跃然纸上,酸、甜、苦、辣、咸等在烹饪中纯熟运用程度让人折服。参观长沙马王堆汉墓,神秘的食物残余、丰富的食品记录、精美的食器……无不彰显湖湘大地先人的饮食文化,“讲述”着西汉的饮食故事;沅陵虎溪山1号汉墓出土的《美食方》堪称湘菜第一菜谱,干余只竹简,三万余字,三分之一与饮食有关,其百余种美食佳肴让人叹为观止,湖南风味初见端倪;宋元时期,湘菜从权贵官府走向市井百姓,由垄断产品逐渐转为大众消费;明清两代,湖南门户开放,商贾云集,湘菜风格基本定型,美食湘风远传千里;民国时期,湘菜进入成熟繁荣时期,各大流派百家争鸣,竞争中取长补短,湘菜特色在全国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湘菜被定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
湘菜崛起,亦有着深远的时代意义。
如同湘绣、岳阳楼、岳麓书院一样,湘菜也是湖湘文化的叙事载体之一。然而,任何一种古老的文明,都必须经过现代性的转换,在新的历史时期找到新的注脚。这方面,湘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是“高处不胜寒”的阳春白雪,也不是让人束之高阁的文化摆设,它飞人寻常百姓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朝夕相伴。正是这一坚固的现实基础,催生了一个新概念——湘菜产业。它不同于简单的餐饮行业,它是一条产业链,整合了种植业、畜牧业、食品加工业、物流业、餐饮经营业、餐饮教育业、餐饮文化业等上下游的关联产业。这是一个蕴含巨大经济价值的产业链。仅从餐饮业的销售额就可窥见一斑,2007年全国餐饮业销售额达到11131.3亿元,湖南为500亿元。其巨大的市场和强大的相关产业带动能力引人注目,2007年湖南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湘菜产业,这也是湘菜崛起的最终目的。
湘菜崛起,需要将“鱼米之乡”的美誉化作“美食之源”的生产力。
湖南民间流传这样一则顺口溜:湘潭的莲子洞庭湖的藕,湘中的猪羊湘西的酒;永州的异蛇邵阳的牛,雪峰山的玉米幕阜的粟(小米);浏阳的豆豉平江的狗,醴陵的黄鳝茶陵的鳅;衡阳的甲鱼益阳的麻油,邵阳的血丸麻阳的猴(猴头菌);桃源的鸡公汉寿的球(糯米团),湘资沅澧的鹅鸭遍地走。当然,这则顺口溜并没有道尽湖南丰富的农业物产。浏阳黑山羊、东安鸡、临武鸭、东江鱼、汉寿鳖、江永香芋、益阳松花皮蛋、永丰辣酱、龙牌酱油、金健大米等都是具有湖南特色的农产品和湘菜配料。湘菜产业的壮大,无疑将促进湖南农业结构的调整,扩大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湘菜崛起,需要湘菜企业变“作坊式”经营管理为现代经营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在全国市场上探索湘菜经营之道。湘菜馆的旗帜插遍神州大地,如北京的浏阳河、湘鄂情,上海的三湘大厦、洞庭春,广州的湘村馆、洞庭鱼头王,深圳的国万岁大小芙蓉、湘苑酒楼,海口的爱晚亭、毛家饭店等。从湖湘腹地到巍巍紫禁城,从黄浦江畔到珠江岸边,从演绎春天故事的开放前沿到阳光永远灿烂的天涯海角,湘菜馆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据统计,湘菜在全国的网点数量居八大菜系第一位,销售额排名第三。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大多的湘菜馆还停留在“作坊式”的经营阶段,规模化步履蹒跚、品牌化意识薄弱、标准化难以推进已经成为湘菜企业发展的瓶颈。全国百强餐饮企业中,湖南只占两席,而其他名额大多被京、沪、穗、川四地企业瓜分。在胡润的“2007年中国餐饮百富榜”中,湖南餐饮业集体缺席,无一人入选。这种缺失与湘菜红火之势形成一种不相宜的悖论。发展湘菜产业的重头戏,就是要打造“湘菜企业航母”,加强品牌建设,实现规模化经营,推进标准化流程,引进餐饮管理人才。
湘菜崛起,需要开阔视野,抓好两个市场。湘菜出湘,不仅要抢占国内市场,更要放眼全球市场。
在国内,随着城市人口流动性的加速,湘菜注重酸辣、香腊、清香、浓鲜,更能迎合现代人的口味,为五湖四海的食客所接受。另外,餐桌上一掷千金的奢靡之风已过时,湘菜平易近人的价格更符合现代人理性消费的理念。在国外,湘菜馆成为时尚的餐饮消费场所。在瑞典,湘菜是老外们的“紧俏物资”;在德国,湘菜馆在繁华地段赚得钵满盆盈;在美国,湘菜成为中国菜的代名词;在法国,湘菜与法国大餐一争高下;在南非,食客竟以南非宝石回赠厨师的“豆豉辣椒”……目前,湘菜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正与日俱增,湘菜产业化的关键是要利用好这两个市场,注重入乡随俗,注重经营方式,这样才能在全世界打造“湘味王国”。
湘菜崛起,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媒体的推广。湘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
在湘菜发展的初期,政府扮演着助跑者的角色,在融资、税收、城市规划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从2007年起,湖南省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角色的重要性。2007年1月,省长周强在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提升消费性服务业,培育湘菜品牌,拓展湘菜市场。这是湘菜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且成为各媒体竞相解读的新词;2月,省委书记张春贤视察了长沙市餐饮企业并与餐饮企业家进行了座谈,针对湘菜发展提出了“五个突破”和“八字方针”的要求;5月,湘菜产业促进会宣告成立;7月湖南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湘菜产业的意见》,意见共十六条,要求制定湘菜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湘菜产业体系,着力打造湘菜品牌,加强对发展湘菜产业的组织领导。2008年,湖南“两会”代表提出在望城县与湘阴县交界处——铁炉湖建立“中国湘菜产业化基地”,在青竹湖建立“中华美食文化园”。两个项目遥相呼应,相距20公里,融种植业、食品加工、餐饮业、物流业、旅游业于一体,工程宏观构架之大令世人瞩目,社会热议。全国“两会”期间,湘菜大师许菊云作为人大代表,就湘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提的议案,提出了全国餐饮业普遍性的问题,此提案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媒体穷追不舍热炒了一把,同时引起了上层的密切关注。
湖南媒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推广湘菜的责任。在这方面,湖南日报体现了党报的视觉高度。从2006年起,连续打造了两届中国湘菜美食文化节,活动声势大,影响范围广,企业收效快。在湖南日报的号召下,多家省内媒体积极宣传湘菜,出现了“媒体湘菜热”的现象。
诚然,随着湘菜崛起,还需要打造现代物流业,实现餐饮业的及时配送;湘菜崛起,还需要餐饮教育业的后盾支持。湖南迄今无一所大学开设烹饪专业,餐饮管理人才短缺,烹饪教育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湘菜崛起,还需要充分挖掘湘菜与湖湘文化的内在联系,用湖湘文化建构湘菜的精神托盘……
湘菜崛起,是一个产业振兴的铿锵宣言,是湖南人向全国全世界递上的崭新名片,是与“中部崛起”相呼应的战略依附。
责编:何婷
一审:何婷
二审:邓执君
三审:陈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