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青春合伙人丨梦行花瑶⑤:针线的旅程
新湖南 • 今日视点
2023-07-24 11:40:10
首页头条收录

视频:通讯员张舒心 邓铖 赵军欢 李震东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张天爱

花瑶——一个聚居在湘西南腹地的古老部族。因其服饰独特、色彩艳丽,特别是花瑶女性挑花技艺精湛,故称“花瑶”。初入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花瑶姑娘衣裙上的纹样就会吸引来访者的目光。花瑶挑花兴起于汉代以前,2006年,花瑶挑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5月21日,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沈燕希为团队成员展示挑花。通讯员李震东摄

为了弘扬非遗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梦行者”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崇山峻岭中的瑶乡,参观崇木凼村的挑花非遗传习所,记录花瑶女性挑花的日常,透过挑花技艺看花瑶族的历史文化。在与非遗传承人沈燕希的交流中,团队成员对挑花中暗含的花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此创作出短片《针线的旅程》。

团队成员在为短片取材。通讯员邓铖摄

花瑶挑花取材丰富,有动物、植物、生活、历史人物四大类。花瑶挑花不需要描图,也不用设计稿。她们眼里看到什么,就挑出什么。在布上用白线挑出各式花样,花瑶姑娘用一针一线挑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美的向往。花瑶族人尊重自然、崇尚美与和谐。花瑶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而花瑶人的“文字”都写在挑花的纹样上,她们通过挑花艺术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敬意。

挑花作品《老鼠娶亲》。通讯员李震东摄

在花瑶挑花的过程中,花瑶族人将自己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认知融入到刺绣作品中。他们通过精心挑选花卉的颜色和图案,传递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颂扬和崇高情感,展示了花瑶族人内心深处的独特审美观。因此评价花瑶姑娘挑花技艺的因素不是资历,而是审美观念。

做好一件挑花作品耗时很长,少则数月,多则一年。虽然出现了更高效的机绣挑花,但是沈燕希认为机绣永远无法代替手绣。“我们一针一线,用心用情挑出来的,穿在身上的东西都有温度。”手绣注重挑花艺术创作的灵感与表现力,显示出姑娘们的个人风格和情感。挑花所有的纹样都是由花瑶姑娘们想象出来,人的创作更易于表达细腻的线条和精美的细节,使得绣品更具有个性和艺术性。机绣虽然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和效率提升,但在艺术表现力方面相对有限。

沈燕希在花瑶挑花传习所内接受采访。通讯员邓铖摄

花瑶挑花是花瑶族历史的载体,保护并传承花瑶挑花对于花瑶族具有重要意义。花瑶挑花的发展离不开代代相传的传承方式,这项技艺一直以家族传授的方式流传至今。花瑶挑花传女不传男,很多花瑶姑娘像沈燕希一样,从小就开始跟母亲学习挑花。

随着崇木凼村旅游业的发展,花瑶挑花的保护与传承也乘风而上。省级非遗传承人沈燕希致力于推动社会传承的发展,通过开办挑花传习所、去周边学校授课等方式,向年轻一代传授花瑶挑花的技艺和知识,激发他们对这一传统艺术的兴趣。文旅融合,守正创新,花瑶挑花正以文创产品的形式走入市场。沈燕希老师为实践团展示花瑶姑娘们亲手制作的挑花手提包、领带等挑花工艺品,并表达了希望花瑶挑花走向世界的期待。

花瑶姑娘们制作的挑花手提包。通讯员李震东摄

她们正致力于深入挖掘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花瑶挑花服务当代,重焕光彩。“梦行者”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瑶乡,走进花瑶挑花,通过创新传播方式,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促进多元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创作手记·《针线的旅程》

通讯员 张舒心

著名文学家沈从文曾说:“花瑶的挑花是世界上最美的挑花。”在跟随非遗传承人沈燕希女士了解挑花的过程中,我更加体会到了挑花的美丽与内涵。花瑶挑花和其他刺绣不同,花瑶姑娘依靠自己的想象和精湛的手艺,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做笔,挑制出丰富多彩、寄托着美好信仰与愿望的图案。

传承人说哪怕只有一个人因为她的刺绣而喜欢东方传统文化,也算是很大的满足了,她还会继续刺绣,努力绣出更多的东方意蕴,期待这些绵延了千年的非遗文化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来传承。我为花瑶挑花和传承人的坚持而动容,谨以此片为花瑶挑花向外发展贡献自己的小小力量!

责编:胡泽汇

一审:胡泽汇

二审:朱晓华

三审:文凤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