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青春合伙人丨梦行花瑶①:村支书的一天
新湖南 • 今日视点
2023-07-20 11:01:13
首页头条收录

写在前面

暑期是青年学子参与社会实践、展现青年担当的关键时期。每逢暑期,青年学子们深入基层一线,或走进工厂车间、或走上田间地头,参与实践,见证发展。近年来,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更是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广阔舞台。

这个暑假,“青春合伙人”栏目聚焦青年学子的暑期实践,一起见证他们勇担青春使命、凝聚青春力量的蓬勃朝气。

本系列《梦行花瑶》,推出湖南师范大学“梦行者”工作室赴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乡村振兴促进团作品。促进团集结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美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不同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发挥多语种、跨学科、融媒体优势,致力于用高水准设计赋能乡村文旅产业、多形式叙事传播乡村振兴故事,用青春的底色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一起来欣赏——

视频:通讯员陈红旭 王子骜 沈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任妮杭

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的崇木凼村,是个崇拜石头与树木的花瑶村。花瑶文化口口相传,当地人民一代又一代地承袭着淳朴的民风与古老的文化。然而,因其深居大山、地形封闭,早年与外界交流甚少,花瑶几乎成为了被遗忘的瑶族分支,穷困成了压在当地人民心中的山。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花瑶增强了与外界的联系,积极发展旅游业,弘扬非遗文化,崇木凼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郑小红展露靓丽的笑颜。通讯员王子骜摄

村支书郑小红是崇木凼村致富路上的一个典型缩影。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梦行者”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大山里的花瑶古寨,采访了解村支书的致富故事,在与书记的朝夕相处下跟拍她的生活日常、工作日常,并用镜头记录下《村支书的一天》。

郑小红在花瑶服饰前拍照。通讯员王子骜摄

2016年,郑小红放弃珠海舒适的白领工作,回到老家开办农家乐,并带动一批乡亲一起做大农家乐。2017年,她当选村支书,搞卫生、建木房、归农田……经过六七年的努力,村里的环境变美了,旅游发展起来了,村民也改变了以往的精神面貌。

团队成员在郑小红家中拍摄。通讯员任妮杭摄

“你家的鸡又跑出来了,这个是不可以的,还是把鸡赶回家吧。”拍摄途中,郑小红看到村子里一户人家的鸡跑出了饲养区,便立即打电话给户主说明情况,发现古树公园的指示牌破烂不堪,亲手把它搬到了山下的垃圾站再丢弃。从村民的柴米油盐、村落环境卫生到村旅游业和集体经济的发展,从交通、道路、安全生产到反电诈、禁毒,郑小红的生活被大大小小的村务填满。她总是骑着一辆红色的摩托车,奔波在村子里的各个角落,挨家挨户落实政策通知。

团队成员录制郑小红采访。通讯员沈威摄

早上七点多郑小红来到村委办公室,不断地接电话、处理村务,直到晚上十点多电话少了才能安心做重要的文件资料。“村干部没有节假日,更没有白天和黑夜,只看急不急。有时候村里面一个电话有什么紧急的事情来了,就得赶紧出发去处理了。”

郑小红在办公室整理资料。通讯员陈红旭摄

六年前的崇木凼村垃圾遍布,郑小红当选村支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搞卫生。为了整治村子环境卫生,她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让村民推选出新的一批保洁员,推出人选之后再逐一沟通。然而,当时的村民把“底层”“出丑”的标签打在保洁员身上,没有人愿意担任这一份工作。于是,郑小红发动村支两委的一部分人亲自去捡垃圾、扫厕所,到村民家里示范铺被子、摆鞋子、抹桌子,引导村民养成文明素养。在两年的努力下,村子卫生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村民也逐渐支持这项工作。郑小红开着挖机去挖垃圾之时,不小心把老百姓的农作物挖烂了或者是挖坏了,也没有一个人阻拦。“你必须得去做啊,不然会把压力带给到上级。自己带着村民去做一些事情,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会有感受的。”郑小红向团队成员解释道。

郑小红召开崇木凼村民宿、农家乐发展交流会。通讯员陈红旭摄

为了保护村子里的传统建筑,推进少数民族村寨特色建设,郑小红发动村民拆除造价低的砖房,建造造价高、更适宜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木房。这与村民追求低经济成本的诉求、建造一栋砖房子的最大目标是相违背的。“堵住,就要疏通。”郑小红给村民们想了个办法:低价买回易地搬迁的房子,自己添一些材料,只出人工费,成本就相当于建造新木房的一半不到。她积极给村民申请危房改造的补助,鼓励村民们利用特色建筑兴建农家乐并为其介绍外来客源,村民们看到家乡旅游业发展得有声有色,才渐渐松了口。

郑小红带村民拆篱笆建设“幸福院落”。通讯员沈威摄

村支书郑小红的故事反映了新时代女性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正面导向力量,这一次,“梦行者”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书记生活,寻访忙碌工作下的琐碎日常。

创作手记·《村支书的一天》

通讯员 陈红旭

在拍摄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红书记的一句话——“你们跟不上我的!”的确如此,她每天都是在不停地接电话,不停地骑着摩托车在村子里穿梭。为了抓住她在日常工作中最真实的画面,我们也借了两辆电动摩托车,每天扛着相机设备努力追赶她的步伐。在跟拍的这些天里,我总是能感受到小红书记的热情、坚定以及亲力亲为的工作态度。村里各种各样的事她都在操心,大到如何经营民宿发展旅游业,小到亲手为老百姓拆破旧的栅栏,她好像一个超人,什么都能做,又好像一个大家长,村里老老少少见到她都会笑脸相迎。如果让我用一个字去表达我对书记的印象,那就是“忙”,她忙起来顾不上吃饭,但她忙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一个心愿:让村民们都能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我为她的“老黄牛精神”动容,于是用心剪出《村书记的一天》,记录下小红书记最真实最普通的生活。

责编:邓玉娇

一审:胡泽汇

二审:朱晓华

三审:文凤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