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视频 实习生 盛涛 肖晗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黄亚苹
“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湘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苏绣、粤绣、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在长沙市靖港古镇,永州伢子蒋桐万在传承湘绣的路上坚持着。小儿麻痹症导致腿部残疾的他,是中国首批湘绣“绣哥”,最贵的一副湘绣作品卖到了6.8万元。
7月19日,三湘都市报记者前往靖港古镇,倾听他与湘绣之间的故事。
拜入名师门下,他成为中国首批湘绣“绣哥”
描稿、配线、上绷、刺绣……在靖港古镇纵深处一家湘绣店内,游客们常会被一个步伐蹒跚的身影吸引,他时而端坐于绷架前低头绣花,时而起身为顾客介绍作品。
小伙名叫蒋桐万,1989年出生于永州宁远一个小山村,年幼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腿部残疾。2010年,蒋桐万就读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那一年,该校共招收11名男性湘绣学员,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传承人刘爱云大师为师,成为中国首批湘绣“绣哥”。
“很吃力,绣到中途,我几乎要放弃了。老师和同学们不断鼓励,我才坚持下来。”蒋桐万回忆,在绣《忘忧草》这幅作品时,第一次听说“明暗交界面”、第一次拿起描边画笔、第一次捏起绣花针。这些痛苦又乏味的“第一次”,也成为他湘绣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段回忆。
3个月时间里,蒋桐万咬牙克服、坚持学习、日复一日。凭借扎实的美术功底和对湘绣的独特感悟力,他的学业渐入佳境,“我腿脚不便,湘绣这份能‘坐得住’的工作更适合我,为了谋生也要尽力把这件事做好。”
传承湘绣融合创新,“绣哥”作品卖出6.8万元
2013年,蒋桐万和室友黄进煜合伙在望城靖港古镇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绣庄。
为什么来靖港开店?面对记者的提问,蒋桐万只用了两个字:“缘分”。2013年五一小长假,俩人到靖港旅游,看到三五成群的游客、纵深幽静的青石板路迷倒了他们。
说干就干。马不停蹄筹资、简单装修店铺,将刺绣要用的绷子和绷架搬进小店,“御绣如意绣庄”几个大字挂在门口当做招牌,小店就这样开张了。
前两年,“御绣如意”在亏损中度过。“真金白银就这么撒出去了,很着急。我们刚毕业,不懂市场化运作,只能当是前期交学费了。”蒋桐万提到,小店开到第三年,俩人渐渐摸索到市场规律,“御绣如意绣庄”生意有了起色,利润超过20%,“一名男顾客600元买走了俩人合绣半个月完成的‘工笔花鸟图’,尽管连工钱都没回本,但这是开店后的第一单生意。”
2023年,是蒋桐万迈入湘绣行业第13年,其间共创作近70幅湘绣作品,最贵的一幅作品卖出6.8万元。“老顾客的一笔线上订单,他提供了一张宠物图片,让我按比例绣出来。”蒋桐万透露,这幅湘绣前后耗时半年才完成。
如今,工作室运营突破了传统绣庄的经营模式,阔步走向互联网。蒋桐万已经在短视频平台上开展了线上授课,招生对象只需年满16岁均可报名,还受邀到图书馆免费为读者传授湘绣知识。
“在原有艺术上进行开拓创新,是我在传承中的领悟。如果我单从一个点去传播湘绣文化,年轻人可能就会觉得它既枯燥又老气,缺乏新意。如果将湘绣与年轻人感兴趣的事物搭配在一起,融入现代的思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说不定就能收获更多认可。”蒋桐万坦言,平日里也在练习其它名绣的针法,融入湘绣作品中。
“我给自己的定义永远是‘手艺人’,也最想用‘手艺人’的身份输出自己的人文关怀。为中国式现代化新湖南的发展贡献刺绣力量。”蒋桐万认为,湘绣这项技艺,需要下苦功不断学习,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不然很难坚持下来。
“创新开拓,寂寞坚守。”十年时间,蒋桐万在这八个字里找到了传承与商业的平衡,也收获了梦想与创业的硕果。他以后也会一直坚持,把湘绣传承下去。
责编:孙燕飞
一审:黄亚苹
二审:朱蓉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