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向海向外”通道基本搭建成型,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量和增幅排全省同类市州第一——
开放的永州发展动能澎湃
▲2023年4月17日,位于永州陆港核心区的永州北站及永州北货场全景图(周勇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严万达 戴勤
通讯员 唐一平
6月10日,清晨的永州陆港,伴随着汽笛声,一趟满载着果秀罐头的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向深圳盐田港飞驰而去,再经水运开往美国市场。
“永州陆港直接促进永州外贸额大幅增长,一季度,永州进出口总额近126亿元,增长约150%。”湖南永州陆港枢纽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开放的永州,坚持向南向海向外,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迸发澎湃动能。初步核算,一季度永州地区生产总值589.60亿元,同比增长5.0%;永州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1家,均居全省第二、同类市州第一,实现“开门稳”。
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
——建设高水平开放大通道
▲2023年4月17日,永州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周勇 摄)
6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3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永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上榜。这是永州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产业链,打造全国性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新成果。
交通物流不畅,曾是永州外贸企业的痛点。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罐头畅销美国,不得不通过江海联运、陆路汽运方式,辗转运至上海、深圳等沿海港口,再装船出海,物流成本高、运输时间长。
瞄准痛点,永州加速开放促改革,坚定向南向海向外,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
大开放,呼唤新通道、大平台。永州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着力构建以永州陆港为龙头的对外开放平台,大力实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十大工程”。
永州陆港建设目前累计完成投资近25亿元,与23家企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计划投资约120亿元。
新建永州北货场,永州铁路年货运量从过去的每年100万吨增至如今的每年220万吨。
衡永、永零、永新、零道、桂新等5条高速同时在建,永州成为全省开工高速数量最多、投资最多的市州。
▲5月8日,永州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开通。(黄柳英 摄)
5月8日,永州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开通,让外贸企业吃下“定心丸”。“依靠永州陆港专列,果秀产品直达深圳盐田港,一体化通关出海,运输时间、运输成本均下降50%。”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国秀介绍,5月份已出口货物150个集装箱、货值300多万美元。
痛点变亮点,内陆成前沿。过去一年多里,永州中欧班列、湘粤非、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已常态化开通,永州陆港“向南向海向外”通道基本搭建成型。六成以上出口货物经由铁海联运、铁铁联运、跨境公路运输出口到东盟、美国和中国香港市场。
▲2022年2月25日,新田县中山街道东升村,村庄依山错落有致,小河清澈穿田而过,菜田井然青翠嫩绿,乡村春色景美如画,村民忙着采摘、管护蔬菜,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钟伟锋 摄)
永州还成为全国除广东以外,唯一通过陆路为香港直供蔬菜的试点城市,全省首条陆海联运的供港蔬菜专线在永州市率先发车,永州南部县区蔬菜从田间到香港餐桌仅需7小时。
沿着高水平开放大通道,“永州制造”畅销全球,朋友圈不断扩大。2022年,永州与20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2022年以及2023年一季度,永州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量和增幅排全省同类市州第一。近3年来,永州与东盟双边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幅超48%。
大湾区科创研发,永州生产制造
——开创深度互融新局面
▲2023年6月10日,永州市委书记朱洪武(右一),长沙海关党委书记、关长朱光耀共同为祁阳市海关服务站揭牌。(张华兵 摄)
6月10日,永州首个县区级海关服务站,祁阳市海关服务站揭牌;5月18日,永州4个园区获全省“五好”园区创建推进大会表扬……
行走永州,记者被干事创业的氛围所感染,被只争朝夕的精气神所包围。
永州市委书记、市长带头担当作为,奔赴全国各地招商。两年来,永州共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98个,共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1096个,总投资3513.3亿元。
产业集聚,开放空间更大。永州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能源及材料、特色轻工、农林产品加工、文化旅游产业等“五大千亿产业”;培育壮大蓝山皮具箱包玩具、道县光电显示及电子元器件、祁阳轻纺制鞋-纺织、江华智能小家电电机等4个产业集群。
“园区是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的主阵地。”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彭峰介绍,永州园区以占全市0.036%的国土面积,产出了37%的地方生产总值,贡献了26%的税收,承载力持续增强。
深度融合,发展舞台更广。实施对接大产业、拓展大合作、构筑大通关、推进大招商、优化大环境“五大开放行动”;推进产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体制机制、营商环境“六大对接行动”。
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快速汇聚和扩散,助推永州融入“大湾区”和开放型经济发展。
“大湾区科创研发,永州生产制造。”永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易先平介绍,永州创新科创飞地模式,支持企业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2022年建立科创飞地平台4家,实现两地协同创新跨区域联动。
▲4月24日至4月30日,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陈爱林(左五)率永州市经贸代表团出访非洲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4月27日,会见吉布提港口和自贸区管理局主席。(王晶 摄)
引进来走出去并重。近3年来,永州引进的投资超2亿元产业项目中,近六成来自粤港澳大湾区;永州供港蔬菜货值在全省占比保持95%以上。2022年,永州完成对外实际投资额同比增长829.59%,增幅排名全省第二位。
粤港澳一批知名企业入驻永州,沿海高端人才成为永州新市民。2010年至2020年,永州净流入人口10.86万人,仅次于长沙。
湘商在永州很吃香
——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
▲2023年3月24日,第三届永州·蓝山国际皮具箱包博览会举行,客商在挑选箱包。(彭华 摄 )
“湘商在永州很吃香。”这是蓝山籍湘商黄建龙返乡投资后的肺腑之言。他说,企业只用管好“围墙内”的事,“围墙外”的事都由政府部门代办。
响应“湘商回归”号召,黄建龙组织流动党员和务工能人,将广东皮具箱包产业陆续“搬”回家乡蓝山。湘江源国际皮具城目前已引进企业49家,“一个党总支拉回了一座皮具城”在当地传为美谈。
永州把湘商回归作为“一把手工程”扎实推进,用心用情服务好回归湘商。2022年签约“湘商回归”项目196个,新注册湘商项目145个,总投资772亿元,连续12个月排名全省第一位。2023年1至4月,永州该项工作依旧保持全省前列。
永州视营商环境如生命,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
制度创新激活开放动能。持续深化放管服“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举办“政企交流主题日”活动,市领导带头参加,共解决问题1300余个;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联千企行动,办理留抵退税20.2亿元,新增减税降费9.8亿元;永州海关设立农产品出口“绿色窗口”,畅通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实行即报即检即放,持续压缩整体通关时间。
总投资10亿元的东莞振阳纺织项目落地祁阳高新区白水片区,遇到用地难题。祁阳市委、市政府创新思路,牵线搭桥,将一家近年来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资产资源处于闲置的企业,以股权转让的形式,整体打包、依法依规转让给东莞振阳纺织,既盘活闲置资产,又起到了“签约即开工”示范效应。
▲2023年6月4日,2023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南·永州站)冷水滩区潇湘平湖举行。冷水滩融媒提供
山水永最善,守居闻更优。永州筑牢湖南“新南门”生态屏障,提升对外开放能级,提高高质量发展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堪称“千年打卡胜地”的永州,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共享区、生态后花园和旅游目的地。
开放的永州,发展动能澎湃。
https://epaper.voc.com.cn/hnrb/html/2023-06/15/content_1634811.htm?div=-1
作者: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严万达 戴勤 通讯员 唐一平
责编:吴方明
一审:吴方明
二审:严万达
三审:唐善理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