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柯沣 杨永玲 通讯员 蒋琼
听闻零陵区还有一位坚持唱渔鼓的老艺人,近日,记者怀着满心好奇,前往零陵探访这位渔鼓传承老人唐天宝。
“打起渔鼓嘣嘣叫,凯歌声声逐浪高……”刚走到老人家门口,屋内便传来了渔鼓特有的唱调。今年82岁的唐天宝略显清瘦,但声音洪亮,正和妻子蒋文军一起演练渔鼓新作。
零陵渔鼓,主要是用渔鼓、快板等作为乐器,用零陵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表演。
唐天宝打小就接触渔鼓演唱。8岁开始跟着家中长辈学唱渔鼓,“小时候,听着叔叔唱渔鼓,觉得很有意思,越听对这个东西越有兴趣。”唐天宝说,因为着了迷,打下了良好的戏曲基础,因此在1958年,便顺利考入冷水滩祁剧团。“以前都是跟着家中长辈学唱渔鼓,进入祁剧团开始接触到专业戏曲知识。”唐天宝说,进入剧团后,不光要学习唱功,还要学习二胡、渔鼓等乐器,唱作念打样样都要精通。
进入祁剧团,为唐天宝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见识增加了,却让他更加喜爱渔鼓演唱,越发丢不下这门古老的传承。唐天宝说,“原创作品才是创作的基础,原创考验的就是文学素养和学识的积累。”为了能写出好的原创作品,唐天宝四处收集渔鼓词本,学习前辈们的作品,在报纸上看到创作素材,便如获至宝般地剪贴下来。
“只要有好的故事情节,好的词句,我就剪贴下来,认真学习,慢慢积累。”唐天宝拿出自己的笔记本,上面贴满了他从各处收集的故事素材。“像这样的笔记,至少有10本。”唐天宝如数家珍地展示自己的积累。“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联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其中的文字精炼,寓意深刻,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结晶。”唐天宝从阳台的书架上,翻出自己珍藏的书籍,泛黄的书页上密密麻麻留下了他的批注。
1965年渔鼓学成出师后,唐天宝从翻唱传统经典曲目,走上了自编自创渔鼓曲目的道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要自己去闯荡了,很多时候都是到现场写唱段,现场唱,这很考验基本功。”有了日复一日地知识积累,唐天宝的创作如有神助。到目前为止,唐天宝有了100余部“接地气”的创作。
家中阳台就是唐天宝的工作室,这里见证了唐天宝的成长。唐天宝指着家中一面墙大的镜子说,“渔鼓除了唱,上台表演还要有表情和动作,这面镜子是搬家时,特意设计的,为的就是在家中也能好好的排练。”
谈起渔鼓,唐天宝很感慨地说,“过去,零陵渔鼓以讲述民间传说故事为主,一唱几个小时,演员边打渔鼓边演唱,在以前很受欢迎。随着现代音乐的流行,喜欢的人越来越少。”
“渔鼓应该说古唱今、与时俱进,见到什么,唱什么,信手拈来。要传唱这个时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融入时代元素。”看着渐渐没落的零陵渔鼓,唐天宝在内容创新上狠下功夫。他结合宣传政策法规、颂扬新人新事新风尚的需要,创作出新作品,篇幅上,改成了几分钟的小唱段。
创新后的零陵渔鼓,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零陵渔鼓先后入选零陵区、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被批准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14年,湖南九澧渔鼓、零陵渔鼓、祁东渔鼓三个省级非遗项目被整合成“湖南渔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谈及传承,唐天宝有说不完的话,“渔鼓不能在我这里断了,为了让渔鼓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我能做的便是教学生,传承渔鼓这门说唱技艺,多创作与时俱进的作品,把渔鼓的文化推广出去。”2015年以来,唐天宝、蒋文军在零陵区神仙岭小学建立零陵渔鼓传承基地,先后前往冷水滩区银象小学、李达中学等学校教学,培育青少年渔鼓传人。
“我带过300多名徒弟,但唱得好的很少。”唐天宝说,“渔鼓易学不易精。要想成为渔鼓艺术大家需要走的路还很远。”
一下午,老人为记者详细地介绍了零陵渔鼓的前世今生。离开老人家,已近黄昏,他的屋内又传来渔鼓声,声声的鼓音透露着老人对零陵渔鼓的坚持和执着。
作者:记者 王柯沣 杨永玲 通讯员 蒋琼
责编:王柯沣
一审:吴方明
二审:黄柳英
三审:唐善理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