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朱玉文 苏原平 视频 戴钺
又到一年高考时,各高考考点开始陆续贴出对联,为学子们加油助力,讨个好彩头。
新湖南客户端在14市州各选择了一副高考考点对联,为每一位走进考场的学子鼓励加油。
一起来感受这些“祝福”吧!
长沙市
长沙市长郡梅溪湖中学
心游万仞笔承千年文脉
志壮九霄翼负万里青云
解读:
上联:“游万仞”出自魏晋陆机《文赋》“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用以形容高考学子答题时思想驰骋的状态。“千年文脉”暗指湖湘千年文运昌盛。全句意为:湖湘高考学子在考场上定能驰骋神思,承继文脉,题名金榜。
下联:“翼负万里青云”用庄子《逍遥游》典故,“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喻指高考学子前程远大。全句意为:考生心怀摩天壮志,必可依凭深厚积淀一飞冲天,迈上远大前程。
衡阳市
衡阳市八中
承朱陵诗韵 石鼓遗风 共八方俊彦争雄 试看今朝谁问鼎
聚回雁烟云 湘水灵性 与中州群峦竞秀 将登祝融我为峰
解读:
“朱陵”“石鼓”“回雁”,都是衡阳著名景点,朱陵洞壁曾留下杜甫、韩愈、王夫之等历代名流诗作多达千首;石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回雁峰为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峰。湘江纵穿衡阳,八中毗回雁而临湘江。
上联说八中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考生才华横溢妙笔生花,对高考跃跃欲试。下联说八中学子集回雁和湘江之灵气,定会在高考场上脱颖而出,勇登人生最高峰。体现出对考生的美好祝愿。
株洲市
株洲市渌口区第五中学
纬武经文,学开胜境,担大任;
腾蛟起凤,志尚青云,致中天。
解读:
上联引自《晋书》:“彼美齐献,卓尔不群,自家刑国,纬武经文。”意指学生能文善武、胸怀天下,力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下联引自《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颂扬渌湘学子才华横溢、壮志凌云,心存经邦治世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迎接祖国的挑选。
湘潭市
湘潭县第一中学
金霞焕彩,八斗风云光大道;
玉笔生烟,千秋翰墨绘华章。
解读:
上联中多个词语一语多关,“金霞”既指湘潭县第一中学地处湘潭四大名山“金霞山”旁,还指校园内八大景点之“金霞飞虹”;“八斗”既指县一中老校区“八斗丘”“八斗池”,亦言一中传承至今的八斗精神、八斗文化,同时也化用“才高八斗”之典故;“风云”取自“风云际会”,喻指才华横溢的莘莘学子,在高考这样的大好时机,定然大展雄风,一试锋芒;“大道”更是语意丰赡,虚实相成。
下联“玉笔生烟”一词,取意“给札修辞持玉笔”和“妙笔生花”之典以及校园八景之“笔沼生烟”。园内“笔沼”,笔架凌云,池水生烟,与金霞山下的“砚井”遥相呼应——相传宋太史路堂曾于此池洗砚,故名。而联中“千秋翰墨”,则言寒窗苦读数载之学子,习得满腹经纶,今天,满怀“谱就华章展宏图”的壮志豪情,成就梦想,光耀家国。
邵阳市
观澜书院
千重山势撑文笔
一派川流见道心
解读:
“千重山势”既指拱卫书院的云峰之伟势,又指稍远处的雪峰之伟势;“一派川流”则指书院门前的蓼水。楹联意境开阔,气势昂扬,自能鼓舞学子。
岳阳市
岳阳市第一中学
胸罗万卷脚踏千山烟霞生笔底一骑绝尘天地阔
志在八方情牵四海浩气上云端十年破壁马蹄香
解读:
此联继续秉承本人关于高考对联必须体现喜气、豪气、文气的“三气”创作理念,试图将高考的节日般喜气,参加选拔时胸中自有乾坤的豪气,学校作为人文重地的文气,相互紧密结合为一体。上联开头化用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典故,中间引用古人“爱君笔底有烟霞”的诗典,两相结合又恰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古训,顿然生出超越众人,天地辽阔任我行的豪迈激情。下联则激励广大考生胸怀大志,系念民生,养浩然正气(暗用孟子典),自然会得我所愿,金榜高中,像孟郊那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常德市
常德市第一中学
伟业开新局
郡庠举俊才
解读:
常德市第一中学考点高考对联,将个人成长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之中,既包含了对学生追逐梦想、高考大捷的深切祝福,也蕴含着对人才建功立业、不负时代的殷切期许。
上联大笔一挥,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寄语莘莘学子乘风而上大展宏图。下联盛赞学子优秀,同时表达学校为国育才的壮志与决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卓越人才,学校应担此时代大任。
2008年以来,该考点高考对联均由常德市第一中学老校长张国雄撰写,立意深远、言简意赅,引领青年学子积极向上。
张家界市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
遨游知识星海十余载青春正好知难而进厚积薄发妙笔生花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实现个人揽持自由而全面之发展投身中国式现代化
把握世界未来百千秋使命如磐挺膺担当博观约取奇招制胜立稳大变局大潮流奔赴祖国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构建全人类共同体
解读:
对联主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总书记讲话典故,立意高远,笔力劲健。形式上采用宽对,多分句联意贯通,句式灵活,句子虽长而不觉板滞。
上联回顾学子勤学苦练的流金岁月,勖勉学子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下联展望青年挥斥方遒的灿烂未来,寄寓考生心怀天下,勇担历史使命。
全联大气磅礴,层层推进。
益阳市
益阳市第一中学
百载续弦歌看朝暾夜月夏雨冬霜不辍庠园传教铎
千秋称伟业缵孔圣诸贤遗风雅训勤为华胄育英才
解读:
上联述益阳市第一中学(原信义中学),挪威人创办,至今117年的历史,办学从未间断,这一点尤为可贵。
下联述一中效仿古圣先贤,继承重教传统,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
益阳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06年,初名“信义中学堂”,得桃花仑青山绿水的蕴育,受湖湘传统文化的熏陶,10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杰出人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和特色。
郴州市
郴州市三中
惟楚有材,郴山俊彦,煮字烹词,书案十年穿铁砚
于斯为盛,桂水蛟龙,追云赶月,蟾宫万里采琼枝
解读:
自古以来,湘楚人才鼎盛、群英济济,郴州钟灵毓秀、鸾翔凤集,市三中莘莘学子志存高远、踔厉奋发、伏案十年,终将学业有成。在形式上,该联平仄相偕,句式相仿,精巧凝练,形意合一,强弱相当,形稳音稳,义稳人稳,基本合乎对联工、稳、贴、切、新、奇之六字要求。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引自岳麓书院山门对联,意为楚地英贤齐聚,人才鼎盛;“郴山、桂水”,意指郴州的山山水水,即指郴州这一方土地,桂水是西河的古称;“俊彦”典出《尚书·商书·太甲上》,意为杰出之士、贤才;蛟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威猛、智慧、繁荣、安宁等美好的寓意;“书案十年穿铁砚”典出宋·陆游《寒夜读书》诗,意为矢志不移,持久不懈;“蟾宫万里采琼枝”典出《晋书·郤诜传》,比喻应考得中,金榜题名。
永州市
永州四中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长风破浪会有时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读:
上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语出《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意寓激励考生奋斗不息,不断求新,在高考中成就佳绩。勉励青年学子,接续先贤的志业,要自信、勇敢地展现自己的才华,矢志为国家民族复兴大业奋斗终身,
下联“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寄言四中学子为德才兼备,出类拔萃的人才,今日高考,借此典祝福学子考场彰睿智显高才,正是直挂云帆渡远而行,意气风发登高而上。
对联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赞四中学子对理想抱负的实现或美好前程的到来充满信心。勉励莘莘学子勇攀高峰,壮志得酬。
怀化市
靖州一中
斗酷暑笑风雷闻鸡起舞靖州子弟朝天阙
处盛世沐党恩折桂蟾宫苗侗才俊弄海潮
解读:
上联:“斗酷暑笑风雷闻鸡起舞”,形容高考考生们为了迎接一生中至关重要的国家选拔考试——高考,多年来不畏严寒酷暑,视风雷这些恶劣天气造成的困难为等闲之物。“笑风雷”本可用“战严霜”,但与当前季节不协调,用“笑风雷”更妙。“靖州子弟朝天阙”是指靖州子弟有远大理想。“朝天阙”本指旧时进京朝拜,这里指靖州子弟理想远大。
下联:“处盛世沐党恩折桂蟾宫苗侗才俊弄海潮”。是寄希望于学子们在高考中取得佳绩,力争在大好的时代里勇立潮头,为国家建功立业,不负党和人民的培养。“苗侗才俊”也指靖州优秀人才。靖州县全称为“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口以苗族侗族为主。
娄底市
冷水江市第一中学
才俊聚锑都铺采摛文追绮梦
状元题雁塔敲金击石续华章
解读:
冷水江市因盛产锑矿被称为“世界锑都”;冷水江一中因曾出过三个省状元,有“状元学府”美誉。“铺采摛文”,出自《文心雕龙·诠赋》,意指铺陈文采;“题雁塔”,即“名题雁塔”,唐代进士多题名大雁塔内,代指考中进士;“敲金击石”比喻诗文铿锵有力。
对联寓意冷水江一中高三学子充满自信,锐意进取,在高考考场上思维敏捷,才华横溢,人人考上理想大学,再现状元学府风采。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龙山县皇仓中学
欣逢盛世武陵人杰闯雄关沧海横流显本色
喜迎国考龙山才俊酬壮志妙笔生花著美文
解读:
上联传承红色、筑梦未来,写的是十多年特别是高中三年学习生活,考生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现在正是“千帆竞发,勇进者胜”的关键时刻,要有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下联增强自信、激励斗志,写的是要去实现自己宏大志向,以必胜的信念、用自己最满意的文笔,集中精力写好眼前新高考的最美答卷,圆理想的大学梦。
(参与采写:谭登 刘蓉 张咪 上官智慧 胡孟婷 莫成 成俊峰 曾玉玺 杨永玲 曾佰龙 赵志高 杨玉菡 何庆辉 徐典波)
责编:官铭
一审:朱玉文
二审:苏原平
三审:孙振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