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湘自然历丨鱼翔浅底⑨长着倒刺的“野草鱼”

湖湘自然历

新湖南 • 湖湘自然历
阅读:216469
2023-05-25 07:52:36
首页头条收录

湖湘自然历丨鱼翔浅底⑨长着倒刺的“野草鱼”  

2023年5月25日 星期四 小满第5天

“一鳊二岩三青波”,这是民间总结的长江流域最好吃的三种有鳞鱼类。

其中的“青波”,乃是中华倒刺鲃的俗名。

乍一看,中华倒刺鲃与草鱼颇为相似,所以又被称为“野草鱼”。细究便能发现,两者有不少差异——中华倒刺鲃的鳞片大,数量少;嘴上有触须2对,草鱼没有;胸鳍、腹鳍、臀鳍皆呈淡黄色,草鱼则为灰白色。

中华倒刺鲃最独特的地方在内里。不同于一般鱼类,中华倒刺鲃的背鳍下面长着一根锋利的倒刺,遂得名“倒刺”鲃。

中华倒刺鲃的生活习性也相当特别。每年11月下旬,中华倒刺鲃向长江干流的深坑岩穴中聚集越冬;次年3-4月,水位上涨后,则到长江支流中繁殖、生长。渔民将这种现象称为“七上八下”,即农历七月以前是由干流进入支流的时期,八月以后是由支流退到干流的时期。

长着倒刺的“野草鱼”,据此描述猜测,中华倒刺鲃应该野性不小。但实际上,中华倒刺鲃的战斗力相当一般。它的抢食能力很差,集群抢食现象基本不会发生,如若将其与大量鲤鱼混养,它甚至可能面临“饿肚子”的窘境。

20世纪末以来,中华倒刺鲃由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曾面临被过度捕捞、野生种群资源衰退的问题。

目前,全国已设立多个中华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株洲市洣水茶陵段便是其中之一,该保护区已繁育中华倒刺鲃万余尾。同时,随着长江流域实施十年禁渔,生态治理、增殖放流不断开展,如今中华倒刺鲃已实现自然繁殖,其身影愈发频繁出现于三湘四水之中。

【小名片】

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鲤科倒刺鲃属鱼类,俗称青波、乌鳞、青板。长江流域重要经济鱼类,在湖南分布于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其中沅水出产较多。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甘醇,含有多种氨基酸,具有清补和消暑解毒等功效。

中华倒刺钯是一种河道型底层生活鱼类,栖息于底质为砾石的山地河流当中,其食性较广,以水生植物,水生昆虫及淡水壳菜为食。

文/张航 图/甘西 设计/叶艳娜 统筹/周月桂 

作者:张航,叶艳娜

责编:彭可心

一审:张航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相关推荐
沅江:4斤重娃娃鱼放归南洞庭
县域要闻 0评论

又有新发现!这次是它
动态 1评论

湘江副刊·湘韵|在昭陵吃“功夫鱼”
湘江副刊 4评论

常德甲鱼亮相第二十五届中部农博会
常德 0评论

坚决反制!#中方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再加征50%关税

热门

华声在线 0评论

国际护胃日丨“胃”爱行动,健康“肠”伴

热门

动态 0评论

‌准博士返乡执教,隆回招才引智磁场显效

热门

邵阳 14评论

中国援缅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含帐篷、食品等急需物资

热门

视界 20评论

评论

东风哥哥

2023-05-25 17:53:21

保护好珍贵的水资源,保护好生物多样性的前提

文印

2023-05-25 13:18:19

这种鱼味道应该很不错

吃苹果的猫

2023-05-25 11:33:26

鱼好不好吃,其实也和做的手法很重要

xhn661049m5192

2023-05-25 10:24:52

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甘醇

liquor

2023-05-25 10:11:13

保护好珍贵的水资源,保护好生物多样性的前提

打开新湖南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