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大美益阳 几多妖娆——“美好生活基层行 知名作家看益阳”调研活动侧记
新湖南 • 综合
2023-05-25 06:43:22
首页头条收录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玉菡 通讯员 夏园园

知名作家眼中的益阳是什么样?5月23日至24日,“美好生活基层行 知名作家看益阳”调研活动举行,徐贵祥、柳建伟、汤素兰、铁流等文学“大咖”深入益阳市赫山区、资阳区、沅江市、大通湖区等地,品人文、赏美景。

首站赫山区,作家们来到智慧农业第一村——泉交河镇菱角岔村,参观赫山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了解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的先进经验;在竹泉山智慧农业第一村植物工厂,了解智慧农业的广阔前景。徐贵祥感叹,农业科技让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升级、农民全面发展,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文化底蕴深厚的资阳区,一行人参观明清古巷、青龙洲公园、丰堆仑革命旧址等地,从中汲取创作的营养。铁流评价,资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资阳人民包容、好客。有一句古话,“人和天地阔,主雅客来勤”,这两天他已经感受到资阳区老百姓的热情。

5月的南洞庭湖,阳光明媚,轻风徐徐。作家们在沅江太阳鸟游艇码头,乘坐新能源游艇驶入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湖洲上,芦苇摇曳;湖面上,沙鸥翔集。“沅江的美是原生态的,没有经过任何雕饰,就像一个小女孩,清澈无瑕。”铁流迎风而立,不由感叹。

转道大通湖区,一下车,作家们即被盛开的各色睡莲所吸引,连呼:“美,太美了!”在大通湖水生植物园,一株株水草打造的小景观引起大家的兴趣,纷纷拿起小剪刀,动手制作水草小景观。“真是洞庭天下水,益美大通湖!”柳建伟说。

【评论】

文学赋能 振兴乡村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朱永华

花红柳绿,阳光煦暖。因文学之约,一批中国文学的顶级“大咖”和“发烧友”相会在益阳清溪村。

清溪,这个周立波先生笔下曾经有过巨变的“山乡”,正在发生新一轮巨变。优美整洁的环境、富足的生活,尤其是充盈于村中的书香,令人感叹“换了人间”。而这一切的发生,文学功不可没——清溪村党总支部书记蔡真说:一不小心,我们家竟然成为了别人的“诗和远方”。

“周立波”不常有,而乡村文学常在。

中国文学的长河里一直流淌着乡土情愫。“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在古老的中国文学作品《诗经》中,就有大量对乡村劳动场景的描述、对劳动者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改善劳动者生存处境的呼喊。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产生过影响深远的“乡土文学”:立足乡土、眷恋山水、倾情乡民,也鞭挞黑暗、推促觉醒、期望未来。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乡土之美,曾令无数文人墨客寄情吟唱。今天,在这片绵亘数千年的热土上,文学能实现怎样的作为?或许,清溪村正给出富有蕴意的诠释与解答。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必伴随文化的繁荣,文学要担当乡村文化建设的使命。有人说,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文学梦,乡村也需要文学的滋养。借助作家书屋,清溪村人可以在家门口畅读经典之作,领略文学之美;在文学活动中,可以与更多人交流思想,激发灵感,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奔放。而这次见证、参与中国作家集体活动,与这么多大名鼎鼎的作家“面对面”,更是让文学爱好者们感受到莫大的荣幸与激励。

“腹有诗书气自华”。乡村有了文学、文艺的气息,自然屋舍增色、山水生辉。从更高层面而言,在乡村振兴的宏伟征程中,文学的助推赋能不可或缺。十多亿中国人告别千年贫困,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壮举。新的征途上,乡村振兴是新的史诗级的美好事业,它不仅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也必将使中国农民、农村的命运实现新的飞跃。这样一场波澜壮阔的活剧,必须“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而这,正是文学之所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新时代文学工作者承担着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勾画出有血有肉、生动感人、鼓舞斗志的文学形象,进而为乡村振兴注入巨大能量。

责编:姚昕玥

一审:姚昕玥

二审:姚茜琼

三审:周红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