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守护好一江碧水·岳阳之为⑳|为了万里长江安澜
新湖南客户端
2023-04-28 09:14:45

编者按: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岳阳,先后考察位于长江沿岸的君山华龙码头和城陵矶水文站,勉励“守护好一江碧水”。

五年来,岳阳牢记殷殷嘱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如磐石的定力、久久为功的韧劲,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岳阳之为”贡献“长江之治”,以“岳阳之答”回应“时代之问”,书写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4月18日起,在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指导下,湖南日报社岳阳分社、岳阳日报社、新湖南岳阳频道、华声在线岳阳频道、岳阳网·岳阳发布、岳阳新闻网·智慧岳阳等联动协作,推出“守护好一江碧水·岳阳之为”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岳阳发展之变、江湖之美!敬请关注。

湖南理工学院加强崩岸智能预警系统研究应用——

为了万里长江安澜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颜石敦

通讯员 张健

“蓝色块代表安全,红色块代表危险,荆江门这块标红的堤段有崩岸决堤风险,要重点勘察。”近日,湖南理工学院实验室,智慧水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工作人员闫石,向大家演示崩岸智能预警系统对长江岸堤的监测。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岳阳考察,勉励“守护好一江碧水”。

湖南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正致力于利用智能化手段保护洞庭湖生态,殷殷嘱托让该校从事水利信息化研究多年的吴健辉教授深受鼓舞。

2020年,湖南理工学院、岳阳市水利局、岳阳市长江修防中心多次组织江边研讨与现场论证,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成立智慧水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吴健辉牵头开展水利信息化建设等技术研发工作。

“守护好长江堤岸,建立崩岸智能预警系统十分重要。”吴健辉说,近20年里,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共发生崩岸1000余处,累计总崩岸长度超729公里。

智慧水安全工程研究中心选择荆江门1.5公里长江堤岸进行试点,经过18个月的努力,解决全部核心技术问题,技术指标远超预期。

“我们攻克以往水下无法监测的技术难题。”长江湖南段重点堤段崩岸智能预警系统项目组研究骨干陈思源说,“在荆江门1.5公里长的长江堤岸,不论水上水下,只要有超过10厘米的变化,我们都能发现。”

目前,长江湖南段重点堤段崩岸智能预警系统研究已步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项目验收。

近年来,湖南理工学院结合专业优势和地域特色,依托“智能图像处理及应用”湖南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系列研究成果,形成洞庭湖和长江岸线生态保护智能化信息化研究特色。

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智能图像处理及应用”湖南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张国云教授表示,将不断深入研究,提升流域治理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为长江流域水安全贡献科技力量。

据介绍,智慧水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将与地方相关部门共同完成岳阳境内163公里长江堤岸建模,广泛推广技术应用,争取早日实现对长江堤岸监测感知体系建设。

原载《湖南日报》(2023年04月28日07版)

作者:颜石敦

责编:王相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