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事关血脂!时隔7年的大调整,还真不是“心血来潮”
新湖南 • 有医说医
2023-03-30 18:16:54
首页头条收录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陈双 张维夏 谢飘

但凡有大事,咱就又得干大活儿。但这次这件大事,记者是自愿采写的,因为感觉必须要好好了解一下,也顺道警醒一下自己。

3月25日,《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以下简称《指南》)发布了!这可是时隔7年后,这方面再次做出的重大调整!

这篇推文,是记者努力梳理后的结果,更是饱含本人的用心良苦,希望你们也重视起来。

按时打卡!40岁以下的每2—5年得查一次血脂

七年之痒,这话不假……

你看,2016年时那版指南,是建议20—40 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而这次的《指南》,直接给咱规定成2年—5年测1次。

间隔时间变了,具体要求也更多了。(每一条标“▼”的,请您都仔细看好)

▼<40岁成年人每2—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包括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TG(甘油三酯)。

▼≥40岁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根据个体化防治的需求进行血脂检测。

▼在上述人群接受的血脂检测中,应至少包括1次Lp(a)的检测。其中,Lp(a)代表脂蛋白(a),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这一点,我们稍后慢慢聊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先证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均应进行血脂筛查。

(好家伙,下次去做检查,你把这些要求、道理随口说出来,医生会给你竖大拇指送夸夸)

“这种变化绝对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病人越来越多。”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四病区主任董波介绍,高脂血症往往没有临床症状,但它却是心脑血管疾病及猝死的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不控制高脂血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说后期会逐渐导致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甚至出现心肌梗塞、脑中风等,因此,对血脂的管理已刻不容缓。

看清变化!新增项目有“三”,重点人群有“四”

都说了是重大调整了,当然得有点“新动作”啦!莫慌,太专业的咱也就不说了(那是医生、医院的事儿),就记点干货吧。

首先,要记住3个新增的项目。

相比2016版指南,新版指南在临床血脂检测的常规项目TC、TG、LDL—C、HDL—C的基础上,增加了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作为血脂常规检测项目。(老规矩,记清楚这些标“▼”的内容)

▼载脂蛋白质A1:正常人群水平多在1.20—1.60g/L范围内,女性略高于男性。

▼载脂蛋白B:正常人群在0.80—1.10g/L范围内。

▼脂蛋白(a):浓度与遗传有关。通常以300mg/L为切入点,高于此水平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有人可能会问记者:“这玩意儿咱也看不懂啊!”

慌个啥?你权当多学点知识嘛,医生会自觉都给你对标做好的。

在当今这个“谈及血脂,人人自危”的年代,请记住,不同人群的血脂标准是不同的。打个比方,一般医学界会把LDL—C称为“坏胆固醇”,所以管理好它十分重要。这么说吧,普通健康者“坏胆固醇”只要不超3.4毫摩尔/升就可以;而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建议要在2.6毫摩尔/升以下。

此外,《指南》里还划了重点,筛选出了4大重点人群。如果你属于其中,那么,你就得格外多个心眼。

▼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者;

▼ 存在多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

▼ 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 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写到这里,记者预测,很多人会“整个人都不好了”。)

“细化高血脂的分级,有助于帮助医生更好为患者管理血压,及时发现高血脂的危害,从而采取更合理的治疗措施。”董波说。

莫太惶恐!首次提出“超高危”,其实是为了更好保护咱

各位,我们现在来点更专业的。因为新版《指南》这次“放大招”了,它提了个概念,叫“超高危”。

权威解读、“复制粘贴”如下——新版指南中,对于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流程做出了重要修改,特别提出了“超高危”的概念,将发生过≥2 次严重ASCVD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或发生过1次严重ASCVD事件且合并≥2个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分类为超高危群组。

所谓这种严重ASCVD事件,其实是指近期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缺血性脑卒中病史,以及有症状的周围血管病变、既往接受过血运重建或截肢。高危因素则包括早发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赶紧对标,看看自己是不是)

听起来是不是很吓人?其实咱换个心态看就不一样了。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严重ASCVD事件发生过一次,就很容易再有发生的可能。因此,将这部分患者单独列出来,其实是有助于我们在日后的治疗更精准、更高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张涛认为,在高危因素中再次细化,其实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大家;将风险明显增高人群的胆固醇水平进一步降低,其实更好地让显著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

别再惯啦!血脂高的孩子“多得是”,今后体检必须严查!

讲真,这份《指南》记者真的强烈建议各位家长朋友们好好看看。因为权威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脂质异常血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检出率已高达20.3%—28.5%!

咱就是说,现在这小朋友们,也早已加入“高血脂大军”了。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小胖墩”们更是“易感人群”。

“孩子们血脂过高,常会伴有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等。听上去不可思议,但的确是事实。”常年深耕脂肪肝和高血脂等方面的治疗,张涛太有体会了。这次读了新版《指南》,他直呼“势在必行”。

他曾接诊过不少患有高血脂的小胖墩,在他看来,这些孩子患病,大多数都是家长给“惯的”——油炸奶茶齐飞会“狂长肉”,电子产品不放会“囤脂肪”,学习压力过大能“过劳肥”,这些都助长了孩子患病的风险。“但很多家长不在意,甚至不以身作则,加之孩子年纪小,本身自制力差,那就更会任由其发展了。”

当然,高血脂也还是要遗传因素的。此次新版《指南》中,也特别提出建议有相关家庭遗传史的儿童及青少年需进行血脂筛查,做到“严格检查,及时干预”。

“其实孩子的早期干预,往往还是能起到不错效果的。”张涛认为,由于孩子新陈代谢旺盛,倘若能严格控制体重,多做有氧运动、杜绝长时间久坐不动等,还是能比较好帮其血脂恢复正常的。

快快行动!保护血脂得重在预防,健康生活对你我都好

“降脂治疗中,首先推荐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度增加身体活动、控制体重、戒烟和限制饮酒等。”董波表示,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预防血脂过高的情形的。

我们认为,饮食健康、合理膳食是非常有意义的。”董波说,要尤其注意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的摄入。例如:油脂摄入总量每人每日在20—25克;用植物油这类不饱和脂肪酸代替动物油、棕榈油等饱和脂肪酸;此外,要尽量避免反式脂肪的摄入。

此外,对于血脂高危人群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特别强调减少膳食胆固醇的摄入,争取把每天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在300毫克以内。(差不多相当于一颗鸡蛋的量)

“但是,当生活方式干预不能达到降脂目标时,应考虑加用降脂药物。”董波说,可以遵医嘱使用他汀类药物,或者联合用药来控制血脂。若发现血脂异常,还须及时咨询专业心血管内科医生,根据血脂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张涛则从中医学的角度,给大家开了一些方子,包括“吃的药膳、按的穴位”。

先说吃吧——

山楂薏米粥:山楂25克,薏米50克,熬粥分次服用。山楂不仅开胃,而且还有利于胃肠道消化,除去体内的脂肪、降低血脂的功效。

芹菜红枣汤:芹菜200—400克,红枣50—100克,煲汤分次服用。或单用芹菜100—150克,洗净捣烂取汁,加冰糖适量炖,温服,每天一次。该方清热解毒、健脾补血养肝,有健胃、镇静、降低胆固醇功效。

山药冬瓜汤山药50g,冬瓜150g。放置锅中,文火煲30分钟,调味后即可饮用。此汤具有健胃益气化湿功效。

荷叶山楂茶:干荷叶60克,山楂30克,薏苡仁10克,陈皮5克。 将洗净的干荷叶、山楂、薏苡仁、陈皮研成碎末,再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 20分钟后即成。此茶具有健脾理气,化痰降脂功效。

山楂冬瓜饼:山楂、冬瓜剁泥;盆内放适量温水,放入酵母搅开,放入鸡蛋、蜂蜜、面粉搅成浓稠状饧发待用。见面糊鼓起时,加入山楂、冬瓜泥和匀,制成圆饼。可蒸食或适量油煎食。

(记者感觉自己“眼睛反正看会了”)

别光吃啊,咱动动手呗!上按摩大法——

捏脊疗法:

沿着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捏脊3遍,具有减肥、降脂功效。

按压丰隆穴

“丰隆穴”是祛痰湿的第一要穴,被誉为中医的“减肥穴”。大拇指微用力按压,5秒后松开,可双手交替每次按压3—5分钟。具有健脾、化痰、减肥、降脂功效。

好啦,说了这么多(3000多字了呢),记者的良苦用心您感受到了吗?一起行动起来呗——呵护各自小心肝,一起健康每一天吧~!下次聊!

 

作者:周倜

责编:张春祥

一审:周倜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