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四敢”看湘潭·群众敢首创丨湘潭高新区有一位“工人院士”!
新湖南客户端
2023-03-16 11:07:3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吴新春 戴博

扎根电器装配38年,先后完成800多项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的发明,申请国家专利9项,其中一项获全国第19届发明展览会铜奖;实施小改小革和合理化建议3000多项,为企业节约资金7000余万元;65次参加国家重点项目中关键部分技术攻关,改进电机系统缓冲装置的关键技术11项,设计定位、检测、吊运工装100余项,制作大型设备2台,为企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这就是湘潭高新区湖南湘电动力有限公司国家重点产品项目负责人徐仲维,一位高低压电器装配工高级技师。

日前,徐仲维荣获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中华技能大奖”。该奖项被誉为“工人院士”,是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最高奖励。

2月28日,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徐仲维也入选提名人选。

徐仲维。(资料图)

克难,就要不分昼夜

多年来,徐仲维通过自学积累了大量电机设计、工艺制造的知识,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在某国家重点高新装备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中,徐仲维奉命担任总装装配工艺、检测负责人,主持该项目的总装装配工艺、相关检测验证文件的编制、安装调试工作。由于该项目为国际前沿科技项目,无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他只好四处想方设法寻找相关资料。与此同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他成功制定了分段轨道精确定位方法。在此后5个多月的时间里,徐仲维反复钻研,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

无独有偶。在承担某专项重点科研产品的总装工作时,由于国内外相关资料少,工艺上无可借鉴,徐仲维就认真钻研产品的技术要求和结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所长,摸索并编制了一套完整、切实可行的《某重点产品总装装配工艺》。同时还编写了《某电机及阻拦系统安装检测报告》《定子线圈的工艺改进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多项《某电机安装检验质量卡》。他先后攻克了被视为“瓶颈”的多项技术难关,设计并制造了线圈楔子直线度测量尺、底座平面度检具等生产急需的工量夹具,使总装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他还多次通过改进产品设计,提高完善了产品性能。这些年来,他参与了多个国家科研重点项目的总装、调试任务,深受数名国家知名院士的指导。其多工种专业技能、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上上下下一致称赞。初识他的人,总是惊叹于徐仲维工作中攻坚克难的“好运气”;熟悉他的人说,哪有什么“好运气”,不过是老徐不分昼夜用心血换来的!

创新,就要不断突破

徐仲维曾经在与同事交流中说,核心技术、关键工艺是买不来的,只能通过创新来实现!而创新,就要不断突破。

为了保证某重点产品的装配质量要求,他设计、制造了专用量具、实用吊具、测量尺等诸多检测器具。同时,为了实现该重点产品长定子无缠绕绕制的特点,他设计制造了两台大型绕线整形机。具备同等功能的设备,全世界仅美国有一台,而且售价17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150万元),而他制造的这台设备造价仅70万元,为企业节约资金2000多万元,该项技术荣获4项国家专利。

他还设计并制作了用于计量的外径千分尺检定校正架。该装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不仅提高了校验精度和工作效率,还有效防止了外径千分尺的磕碰、紧定等意外损伤,是检定计量器具工装的首创。目前,这套装置已被公司申报为实用新型专利,并荣获国际纽伦堡银奖和全国第19届发明展览会铜奖。

为研制生产某特种电机转子与电机主轴装配,需采用特殊无损装、卸工艺,企业原有工艺方法已无法满足装配要求,而国外具备该项技术的装备又价格昂贵且订货周期较长。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液压权威资料,结合该产品的技术参数特点,徐仲维通过多次模拟转子套轴的装卸演练,确定了较完善的装卸操作方法、规程和要领,并将工艺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装配工人,从而圆满完成了任务。不仅节约了300多万元资金,还为今后的电机设计制造提供了新的工艺方法。

智造,就要以人为本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徐仲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发展动向,率先在公司提出将智能制造融入生产。结合公司重点产品的实际加工情况,他联合设计并研制了多台智能自动化设备。老徐说,“其实说白了,智能制造的关键就是要以人为本。”

某重点产品铁芯为长矩形结构,铁芯下料数量大、料件长、材质软,经常出现切口变形大、冲片绝缘漆膜损伤的现象。徐仲维设计制造了一台特种冲片下料自动化设备,设备精度高,使用寿命长,可通过程序设置全自动化设备操作施工,操作自由方便。该设备一举实现了一人独立完成冲片下料工序,减少了员工劳动强度,也改善了员工作业环境。

针对某产品线圈表面处理工艺这一关键步骤,徐仲维申请研制了自动机械手表面预处理智能设备,运用智能机械手表面处理的方式对线圈表面进行打磨。该举措不仅避免了工作者在环境污染的情况下工作,确保了人身安全健康,还保证了产品表面粗糙度的一致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某重点产品现场装配过程中,徐仲维发现,因外形结构特殊,需多次利用航吊的大、小钩进行90度翻转操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产品的特殊性,他开发设计了一套定子总成联合组装自动化设备,有效规避了安全风险,操作工人对设备操作的便捷性也赞不绝口……

近几年以来,作为技术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徐仲维先后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主持创新攻关400多项,设计制造各类特殊加工设备及装置数10余台(套),解决了多项重大技术难题。按照计划,后续他还将开发制造智能自动喷涂新型设备,解决人工喷涂冲片现状,以减少人工工时和空气粉尘,切实为工人带来便利的生产环境。“生产是为生活服务的”,老徐笑着说,“智能制造,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为职工创造一个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生产环境!”

(一审 彭婷;二审 肖洋桂;三审 白培生)

责编:胡孟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