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四敢”看湘潭·群众敢首创丨李伟: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乡村振兴事业中
新湖南客户端
2023-02-21 09:39:3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蒋睿 胡孟婷 陈耀

2月20日,春日融融,在湘潭县石潭镇的湘潭双禾米业有限公司内,两名工人正将一袋袋大米在电子秤上称重、封装,随即通过自动传送带,将大米运送到货车车厢内,整个过程省时省力。

据该公司负责人李伟介绍,目前公司已完成投资3500余万元,拥有日加工大米180吨的全自动控制生产线和1.1万吨高标准粮食储备仓库,先进的仓库物流配套设施,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成本。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舍得“豪掷万金”的李伟,其实是个才入门两三年的“农业新人”。并且,他与“大国工匠”艾爱国之间还有着一段奇妙的师徒缘分。

李伟回忆到,2003年的一天,他正在华菱湘钢做着杂活,当时素不相识的艾爱国过来问他:“你这么年轻怎么就干体力活,想不想学焊工?”还在愁前途堪忧的李伟欣然答应,成为了艾爱国的入门弟子之一。在华菱湘钢工作期间,李伟因工作能力出色,曾负责完成技术级别较高的管道——氧气管道项目的建设。

从“焊接能手”转型到“农业新人”,2019年,李伟做了这个重大决定。“国家现在大力支持农业发展,我觉得一定有机遇!”提到自己转型的初衷,李伟信心满满。

作为土生土长的石潭人,李伟将目光放到了家乡。2020年10月,湘潭双禾米业有限公司在湘潭县石潭镇正式投产。在当地政府的引导支持下,公司与村经济组织、种粮大户签订了稻谷种植、技术指导、稻谷收购合作协议(简称紫涟模式),探索企业、村集体、种粮大户以发展供给侧改革为基础的道路。

自觉缺少经验的李伟,选择了先让种植大户自行购买种子,等稻子熟了,李伟走进田间地头,细细观察,挑选出产量高、米质好、受市场欢迎的品种。

“我们所种的‘珠两优570’,相比之前的普通杂交水稻,产量增加了100斤每亩,亩产值增加了200多元。”种植大户张建明介绍说。在“紫涟模式”运行的第一年,就收获了种粮大户成功流转土地238亩、村经济组织增加经济收入1.2万元、公司收购优质粮食120吨的可喜成绩。

2022年,公司再探索新思路,实行以公司+集体经济组织+种植大户构成股权结构的“优质水稻种植联合体”模式,推行“五统一”(统一管理、统一种子、统一施肥、统一病治、统一优质收购)管理,实行订单式生产。这年,公司签订订单种植收购合同水稻面积5020亩,产值达7000多万元,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与专业化生产,公司还被评为了湖南省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今年我们已经订单种植收购合同水稻面积2000余亩,预计全年种植面积可达到8000亩!”李伟告诉我们。

在大步向前发展的同时,公司还积极开展产业扶贫,依托“签订帮扶收购协议”的模式,直接带动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解决固定就业22人。

“前段时间,师傅过来看我,鼓励我要产业做强,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李伟兴奋地表示,他将带着师傅的嘱托,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乡村振兴事业中,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

(一审 蒋睿;二审 肖洋桂;三审 白培生)

作者:记者 蒋睿 胡孟婷 通讯员 陈耀

责编:胡孟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