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南红茶“十大制茶工匠”之邓光兴:愿得茶香飘四海 不负茶祖不负心
新湖南 • 融媒聚焦
2023-01-30 09:41:2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吴涛):掬一捧清辉,奉一杯好茶,袅袅馨香醉山河,这个年轻人的故事不简单!

他择一业,终一生,苦心破解茶叶的风味密码,一揉一捻间为颗颗嫩芽注入匠人之心,一双巧手成就一壶好茶。

他心中有梦、肩头有担,守着茶园十年磨一剑,用茶人初心带领洣溪茗峰走出一条炎陵茶叶品质进阶之路。

万千风景何处寻,一杯红茶暖人心。这个藏在大山里的80后“老”茶人就是湖南红茶“十大制茶工匠”、炎陵县洣溪茗峰茶叶加工厂总经理邓光兴。

茶祖福地兴茶人

炎陵与茶,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古深山出好茶,炎陵县地处北纬25-30度的黄金产茶带,位于湖南省东南边陲,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西麓,高山云遮雾罩,天然植被保存较好、水源涵养充足、土质较好,有利于茶树体内物质新陈代谢,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远在上古时期,炎帝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境内云阳山植五谷、尝百草,发现了茶叶,被后世尊为茶祖,炎陵县则被誉为“茶祖之乡”。

近年来,炎陵县政府审时度势,把高山茶叶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实施一系列倾斜政策扶持茶产业发展。

2012年2月,28岁的资兴小伙邓光兴来到炎陵船形乡,并在这里安家立业。这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令他深深着迷,但如何将当地的文化与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却成为一直困扰他的难题。

“船形乡有多年加工茶叶的历史,一般以家庭作坊为主,产量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经济价值自然也不高。”邓光兴表示,经过大量的调研,他决定改变这种“家家一口锅”的经营模式,走集约加工经营之路。不久,邓光兴和岳父曾湘华因地制宜建起了洣溪茗峰茶叶加工厂,发动周边村民种植茶叶。

一杯受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好茶,高质量的茶叶原料是基础,邓光兴明白,没有基地等于根基不稳,他决定不断加强茶园科学培管,从源头提升茶叶品质。

经过一番爬山涉水的艰难探寻,风景秀美的胡丫背走进了邓光兴的视线,“海拔超过800米,四面高山耸立,梯田与山融为一体,似乎与世隔绝。”

这里是炎陵县船形乡的一个同睦村,河溪纵横、林涛万顷、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空气和水源绝对无污染,土壤富含有机质和锌、硒等微量元素,在这里邓光兴着手打造了400亩“洣溪茗峰”优质茶园。

“好茶不愁卖,这里产出的茶叶供不应求。一年卖出的茶叶,将近两万斤。”邓光兴表示,种茶,只靠自己努力不够,还要带动更多的乡亲父老,形成合力,目前该公司共带动周边7个村400多户农户种植茶叶。

千锤百炼匠者心

做茶如做人,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千锤百炼方显人生真味。建厂前几年,他们一直采用的是“土法子”加工茶叶,加工出来的茶叶口感、质量不稳定,一批一个色,一批一个味,在销售市场上处处碰壁。

对于初次制茶的失败经历,邓光兴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第一批茶叶采摘后,初出茅庐的他杀青不到位、控温不合理,200斤红茶成了“黑茶”,全给糟蹋了。

辗转反侧,寤寐思服,技术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又一个瓶颈。怎样加工出形美色艳、香浓味醇、汤色明亮、品质高、口感好的茶叶,成为了他亟待解决的第二个难题。

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邓光兴明白,做茶光有热情还不够,是时候改变父辈留下的“一口锅”传统制茶方式了!他决定通过“走出去”悉心学和“请进来”耐心教,走科技强企之路,在不断创新中求生存和发展。

一念即起,境随心转。邓光兴与湖南省茶科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请专家到茶叶基地及加工厂技术指导与服务,手把手传授茶叶加工技术,并引进了先进的茶叶加工机器设备,不断改进、提升制茶工艺。

“连续45天,每天只睡4个小时,不停地采茶、制茶、品茶。”邓光兴说,那时候“整个人散发着茶香”。

洣溪茗峰也由此在管控鲜叶源头和制作优质茶叶产品等方面形成了一套严格的技术规程,技术工序实现参数化,加工工艺得到不断提升。

春风十里,不如红茶一缕。2014年,邓光兴开始大规模种植白茶品良种,并用白茶树种的嫩叶加工制造红茶。邓光兴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包小村共同研发的“花香红茶”加工工艺改变了湖南红茶汤色不亮、香气不高、叶底不红的现状,此工艺被省茶叶研究所在全省推广。

2016年,洣溪茗峰与省茶叶研究所合作研发的“一种野生红茶加工方法”,获得了红茶产品发明专利1项。2018-2019年,洣溪茗峰生产的炎陵红茶因“甘鲜味、花蜜香”突出,不仅荣膺“国饮杯”“中茶杯”一等奖,还入选“湖红”标准样代表湖南红茶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邓光兴的带领下,“洣溪茗峰”品牌茶声名鹊起,赢得了市场和行业的认可,多次获得国内外赛事金奖,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期。

乡村振兴一叶情

沐浴着深冬的暖阳,恬静优美的茶园在朦胧缭绕的雾气中像一条绿地毯铺满山坡,层层叠叠的茶垄随着高低起伏的山势画出了一道道弧线,郁郁葱葱的叶片在阳光下闪耀。

茶园里,进行茶园培管的三五茶农,正在挑出树根处的杂草。丝丝凉风拂过,染得一身清新茶香,一呼一吸之间,沁人心脾。在这片绿水青山里,茶叶也成了温暖人心和给予茶农生活信心的“金叶子”。

一叶春茶绿,一业乡村兴!每年到了采茶旺季,一天有近2000村民在邓光兴的茶业合作社的山上采茶,“村民每天采茶的收入平均200元左右,这不是他们最大的收入,最大的收入是合作社种了茶的农户,每亩茶山他们可以增收4000到5000元,每户平均有四五亩,增收两万块钱左右。”

洣溪茗峰成立以来,就肩负起社会责任,有效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主动聘请28名贫困劳动力到企业务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39户765人,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走出了一条以茶产业带动周边农民致富的新路子。2016年,邓光兴荣获“株洲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十年筚路蓝缕,十年栉风沐雨,如今洣溪茗峰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产品技术研发与销售、茶文化研究与开发、茶叶种苗培育与繁殖、休闲农业开发于一体的市级龙头企业。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随着洣溪茗峰生态茶园的建设,越来越多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游览。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邓光兴坦言,“将在匠心做好每一杯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硬件服务设施,讲好茶故事,传播茶文化,走好新时期茶旅融合发展之路,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从坚守茶人初心的制茶工匠,到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一杯茶背后不知倾注了邓光兴的多少艰辛与汗水!

寒冬过后,茶山即将飘香满园!邓光兴与茶的故事也迎来新篇……

责编:陈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