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南红茶“十大制茶工匠”之王在富:守望初心,冰里含春
新湖南 • 融媒聚焦
2022-12-27 21:36:5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吴涛):虽仅有初中学历,他不妄自菲薄,凭着一股专注和热爱,不断推出新专利,研发新产品,用匠心书写着一枚叶子的新传奇。

深耕茶行业34年,却没被磨平棱角,对品质精益求精,只为做出一抹最动人心的茶香,王在富的身上闪耀着令人动容的匠人光辉。

走进新化县天门香茶业,古朴装潢的室内飘荡着悠扬的音乐,老式的实木茶台旁,王在富身着蓝色工作服,鼻头上一副黑框眼镜。一片片茶叶经他冲泡,橙黄透亮的汤色悦人耳目,飘逸的兰香瞬间弥漫四周,入得口来馥郁芬芳、韵味甘甜。一说起茶,王在富的话匣子就收不住,从茶青采摘到萎凋、发酵、烘焙,到与茶结缘的故事,他操着一口浓重的新化口音,一一娓娓道来。

1966年出生的王在富从小与茶打交道,14岁初中毕业后就开始研习制茶,8年后进入“大石茶厂”学做红条茶、工夫红茶,再任厂长。2001年上天门开荒种茶2000余亩。2002年负责新化县天门乡“万亩茶园基地”栽培管理工作,2007年开始在湖南省渠江薄片茶业有限公司任厂长,2013年至今受聘于新化县天门香有机茶业有限公司研发寒茶,任厂长。在30多年工作期间,他虚心学习和传承制茶技术,坚守着“一生一叶一茶人”的匠人初心。

沿着新化县天门乡土坪村蜿蜒的盘山公路一路而上,著名的世界农业遗产、灌溉遗产紫鹊界梯田的主峰之上,是一个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盆地,2000多亩天门寒茶就生长这盆地沟壑内,一株株茶树点缀在绿茵画卷上,萦绕耳边的是空灵的鸟鸣和溪水潺潺声。

一杯好茶,离不开优良的鲜叶品质,陆羽《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受高山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影响,这里冬春季节常常出现嫩芽冰裹、寒叶斗雪的奇观,病虫害得到抑制的同时茶树也经常被冻死,但高海拔的温差有助于糖分和其他内含物质积累,丰富的茶氨酸和茶多糖使寒茶茶韵天成,花香浓郁、甘甜鲜爽、清凉醇厚。

为了解决冻害难题,在寒茶品质选育与栽培加工上,王在富先后选育了“乌牛早”和“碧香早”等耐高寒优良茶树品种,通过扦插育苗开发了2000余亩高山生态阶梯茶园,2018年相继获得了欧盟有机认证与国内有机认证。王在富还带领寒茶团队开发了高寒修剪施肥技术,攻克了高寒地区萎凋难发酵难的技术难点。

凭借30多年大山深处的种茶、制茶经验,通过倡导原生态无公害种植方式、科学与传统相结合的工艺制作,王在富成功打造出茶叶高端产品,让寒茶拥有了芬芳馥郁的独特香韵,先后研制出冰里春,寒红,寒玉,寒黛等特色产品,受到市场热捧。其中绿茶“冰里春”栗香高长,汤色明亮,多次斩获名优茶评比大奖;红茶“寒红”蜜香绵长,唇齿留芳,在湖南红茶中出类拔萃,参展米兰世博会,成为湖南茶走向国际市场的标杆产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更好地帮扶种植户,王在富每年开展相关培训10余次,受益群众2000余人,通过技术传、帮、带工作,他手把手的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传授给同事和种植户,促进了当地种茶制茶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天门乡寒茶面积拓展至5000亩,茶农收益显著,直接带动了天门乡这个深度贫困的大山区六个村7000余人脱贫致富。

早些年,当地的茶叶并不吃香,“以前我们都是粗加工,每公斤茶叶最多卖到120元;在寒茶产品带动下,打响了有机茶的品牌和名气,现在质量最一般的茶叶每公斤都能卖到800元。”与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村民廖清辉感慨不已。

同时,王在富也广泛招收徒弟传授技艺,为新化十几家公司培育制茶师,促进了新化红茶整体制茶技术迅速提高,成为了新化红茶的新生主力。在对待制茶方面,王在富的一丝不苟与精益求精在业界也是出了名的。比如制作高端茶叶他必须不折不扣坚持“三高”要求:即种茶于高海拔(1300米)洼地,实施高标准生态培管,赋予高超加工工艺流程。

技无止境,王在富还投身到制茶设备的改进工作中,他带领团队发明了斜坡热风管道萎凋槽专利技术,鲜叶萎凋均匀且省电,使设备能够对温度、时间、湿度形成更有效的控制,在减轻工作量的同时,提高了寒茶品质和资源利用率。

做了半辈子茶,与茶结下了深厚感情的王在富,如一个谦谦隐士,对如何做一杯好茶,他说得最多的就是两个字——用心。王在富表示,他能脱颖而,凭借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对片片茶叶的守候与追求,对家乡的热爱与专注。

由于高山有机茶叶产量受到自然环境限制,产量极低,寒茶供不应求。王在富希望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寒茶”品质,让其成为中国顶级茶叶品类新名片,享誉全世界。

责编:陈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