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金钟铁瓦 风月禅心——王宏书法风格赏析
新湖南 • 综合
2022-12-01 17:03:31

■胡紫桂

壬寅小雪前夕,由湖南省书协、湖南省美协担任学术指导,长沙惠己堂“大墨阵----湖南书画名家邀请展”隆重开幕。王宏先生的两件作品尤其引人注目,一件是八尺整张正书横幅《王船山示子侄家训》,另一件是狂草《心经》四尺对开八条屏,这两件作品,一个居庙堂之高,沉郁雄强,一个处江湖之远,飘逸空灵。金钟铁瓦,风月禅心,集中体现了王宏的书法艺术风格特点。

金钟铁瓦

王宏在其书法美学专著《长空风月》中,借助传统美学理论,归纳出传统书法经典三种典型的美,将正书(秦篆、汉隶、魏碑、唐楷)的审美意象归纳为沉郁之美。沉郁的审美意象,有两个特点:一是“醇厚之美”“雄强之美”“古朴之美”; 二是历史的苍茫感。

其正书八尺整张横幅《王船山示子侄家训》(见作品图片1)便体现了王宏先生追求浑厚之美的艺术追求。此作用含麻生宣写成,以《郑文公碑》为基调,结体偏平宽博,用笔融秦篆的圆融、汉隶的厚重、魏碑的雄强、唐楷的端庄于一炉,再加以提按用笔、枯笔飞白,突出线条表情的力量与苍劲,如松之盛、如竹之节、如兰之幽、如菊之野。通篇均以纯中锋铺毫书写,沉着从容,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王宏先祖王船山《示子侄》家训,教育后人养成“不懒、不私、不狂”的良好习惯,从其书可窥其家学渊源,家教、家风之一斑。

王宏上大学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后来拜隶书名家欧伯达先生为师,研习汉隶《张迁》《曹全》和魏碑《郑文公》《张猛龙》《张黑女》《石门颂》,得汉魏碑拓宽博、雄强之气,于《郑文公》情有独钟,用功尤勤。《郑文公》线条凝练、厚重,提按之间,抓铁留痕,王宏得其精髓,而化为其书“纵横劲拔、雄厚奔放”的庙堂之气。

风月禅心

王宏先生谈到他学习草书的经历时说:草书连绵摆荡、笔墨变化,气象万千,令人心驰神往,又因难以辨识让人望而却步。第一次看到张旭《古诗四帖》和怀素《自叙帖》,就为狂草的神采飞扬所震撼,下决心要潜心研习草书。

王宏草书《心经》八条屏,(见作品图2)以狂草笔意,集张旭的狂放、怀素的空灵于一炉,在四尺对开的八张含麻宣纸上,横扫竖抹,笔走龙蛇,墨色的浓淡枯润,笔的摆荡穿插、线条的使转连断、字的大小长短,跌宕起伏,构成的审美意象,如惊蛇出草、生机勃勃,如祝融火神、烈烈腾腾,如云卷云舒、灵魂舞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枯笔、破笔、散锋的运用,出神入化,草书是情感的心电图,墨色变化,枯笔散锋是表现变化的媒介,无枯不成草。王宏借用王铎对散锋破笔的运用技巧,表现空灵的境界,充分表现寓极动于极静,化瞬间于永恒的禅意之美。关于禅意的美,王宏在《草书之美》一书中写道:

禅意的美,内涵是禅宗的“悟”。禅宗的“悟”,并不是领悟一般的知识,而是对于宇宙本体的体验、领悟。所以是一种形而上的“悟”。但是,禅宗的这种形而上的“悟”并不脱离、摒弃生活世界。禅宗主张在普通的、日常的、富有生命的感性现象中,特别是大自然的景象中,去领悟那永恒的空寂的本体。这就是禅宗的“悟”。一旦有了这种领悟和体验,就会得到一种喜悦。这种禅悟和禅悦,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就是空灵。《五灯会元》记载了天柱崇惠禅师和门徒的对话。门徒问:“如何是禅人当下境界?”禅师回答:“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两句话是领会空灵意象的经典之句。“万古长空”,象征着天地的悠悠和万化的静寂,这是本体的静,本体的空。“一朝风月”,则出宇宙的生机,大化的流行,这是现实世界的动。禅宗就是要人们从宇宙的生机中去领悟那本体的静,从现实世界的“有”去领悟那本体的“空”。禅宗并不主张抛弃现世生活,并不否定宇宙的生机。因为只有通过“一朝风月”才能悟到“万古长空”。反过来,领悟到“万古长空”,才能真正珍惜和享受“一朝风月”的美。这就是禅宗的超越,不离此岸,又超越此岸。这种超越,形成了一种诗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就是“空灵”。美学宗师宗白华说过:“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

王宏出生在五岳名山之一的衡山脚下,湘水之滨,有着湘水的绵长和南岳的雄秀,祝融峰之高、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儒释道三教共存于一庙的包容与和谐,涵养了他的心胸和格局。正书端庄、宽博、厚重、雄强,富有庙堂之气,草书遒劲、飘逸、潇洒、空灵,折射出了八百里南岳八百里湘江,山光水色的风采和神韵,尽显大自然钟灵毓秀。王宏的书法寓于潇湘八景之间,蕴于湖湘文化之心,故能成就他书法艺术的正大气象。

(王宏:中国书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湖南省书协名誉副主席,湖南省文史馆员,湖南省文艺三百人才评委,中国书协考级中心考级官;胡紫桂:中国书协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南省书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一审:陈龙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责编:陈龙

来源:湖南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