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中欧班列(长沙)赋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湖南 • 综合
2022-12-14 10:37:22

长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带一部的首位城市,更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的10个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一声响亮的汽笛长鸣,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长沙缓缓驶出,启程前往欧洲,长沙中欧班列的发运量稳居全国第五,已具备申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的良好基础。

自古以来,“惟楚有材”的自信,“敢为人先”的精神一直在湖南人文的坚实基座上。这里有《桃花源记》之诗酒田园、《岳阳楼记》之天下苍生,众多锦绣山水与瑰丽文章酿造了一个魅力湖南。

如果说历史的湖南传唱在文人的诗文中,那么,现实的湖南则澎湃在物流与口岸的大潮里。中欧班列(长沙)是湖南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生动实践,其运行线路为“一主两辅”。其中“一主”为长沙至德国杜伊斯堡,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和德国,全程11808公里,运行时间18天。而“两辅”中的一条线路经新疆霍尔果斯出境,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全程6146公里,运行时间11天;另一条线路经二连浩特(或满洲里)出境后,到达俄罗斯的莫斯科,全程8047公里(或10090公里),运行时间13天(或15天)。中欧班列(长沙)先后开通了长沙至汉堡、布达佩斯、明斯克等10条线路,途经15个国家,物流服务覆盖30个国家,形成了东中西3条通道齐发,连接欧洲、中亚、中东,辐射全国中、东、南部地区的互联互通新格局。2020年1月—2月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沙举旗“天班”开行,与重庆、西安、成都一起成为全国没有暂停中欧班列发运的四个城市。

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把推动中欧班列(长沙)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定位湖南“一带一部”融入“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战略来抓,作为省市加快“开放崛起”的标志性项目来推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中欧班列(长沙)跻身国家第一方阵,

2019年开行411列,同比增长189.3%,成功跨入国家第一方阵。2020年开行530列,同比增长29%,开行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制造业专列25趟,本土定制化班列增加3倍,走出了一条中欧班列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央视新闻联播先后6次报道中欧班列(长沙)。6月13日,央视头条评价中欧班列(长沙)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育新机,开新局,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注入正能量”。

2021年开行1030列,同比增长94.3%,开行规模创历史新高,跃升为全国仅有的5个1000列城市,排名第4(依次为成渝、西安、郑州、长沙)。开行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吉利汽车等制造业专列和自贸专列90列,仅吉利汽车就节约物流成本上亿元,率先实现长株潭铁路货运一体化,为长沙争当“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贡献力量。

2022年10月中欧班列(长沙)发运班列883列。其中,俄线明星班列累计发运291列,保持全国明星线路地位。中欧班列(长沙)俄线最高峰达到全国的一半以上,排名全国第一名。中欧班列(长沙)成为全国成本最低、增幅最快、质量最优、评价最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央地合作的典范。

凤鸣九皋,声闻于野。地处内陆腹地的长沙,正以物流与口岸的双桨,击水着通江达海的豪迈。这样的成绩,在于国家的天时、湖南的地利、长沙的人和,更在于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在于长沙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作为“一带一部”首位城市、“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叠加区、粤港澳大湾区的承接区的重要物流平台,中南国际陆港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标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枢纽对枢纽,干支结合的集疏配”网络体系。依托招商局集团中国外运中白工业园欧亚区域丝路总部、莫斯科别雷拉斯特自有场站资源,全力打造俄线明星线路。俄线货物在长沙可以随到随走,市场份额近50%,排全国第一。

好风凭借力,扶摇九万里。中欧班列(长沙)实现破冰突围,打破了湖南不沿海、不沿边的地域掣肘,打通了联接亚欧大陆的交通运输网络,打造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有效服务并助力湖南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中欧班列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有力地保障了长沙乃至全省国际贸易通道和供应链的稳定,为湖南进一步开拓俄罗斯、中亚乃至欧洲的市场,搭建起一座便捷的贸易桥梁,有效服务并助力湖南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张笛)

责编:陈龙

一审:周听听

二审:喻志科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