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湘自然历丨草蕈常珍⑫烧八担柴火才能煮烂的“硬货”
新湖南 • 湖湘自然历
2022-11-28 08:01:12

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小雪第7天

通常情况下,在菌类种植基地中,谁是主角一目了然。但有时,一些不速之客不请自来,一不小心就抢走了主角的光环。

裂褶菌便相当擅长扮演这种喧宾夺主的角色。裂褶菌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木材腐生菌,常作为栽培香菇、木耳等食用菌时的杂菌出现,一旦它出现,人们便很难不注意到它,只因它的外形相当独特。

菌如其名,裂褶菌拥有可以纵向开裂的菌褶,这在整个蘑菇家族中是独一无二的。菌盖表面密被绒毛,细长狭小的菌褶从基部呈辐射状而出,不均匀、不等长,呈白色或灰白色,菌柄很短、接近于无。远远望去,裂褶菌倒与鸡毛有几分相似,因此有些地方也称其为“鸡毛菌”。

或许是不甘于仅凭外表吸引人,裂褶菌也暗自修炼内在。在云南,裂褶菌被称为白参,已成为大名鼎鼎的食用菌。其自带香气,味道鲜美,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相当高。同时,裂褶菌还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裂褶菌多糖、裂褶菌素和甾醇等,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

至于为何没能在云南之外的地方打出名声,可能跟它的另一个外号——“八担柴”有关。传言裂褶菌质地相当坚硬,久煮不烂,需要烧八担柴火才行。不过,近些年人们逐渐摸到了门道——食用裂褶菌,要取其幼嫩的子实体。

我国食用菌科研工作者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裂褶菌的人工栽培,1996年在云南开始进行规模栽培。目前,裂褶菌作为一个可以正式栽培的食用菌品种,生产规模正在不断发展中,其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相当可观。

【小名片】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又称白参、树花、八担柴,担子菌纲伞菌目裂褶菌科裂褶菌属,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一般于春秋季生于阔叶树及针叶树的枯枝及腐木上。菌丝体白色,绒毛状,气生菌丝较旺;子实体白至灰白色,质韧,菌盖表面密被绒毛,扇形或肾形,边缘内卷,常掌状开裂;菌肉薄,呈白色或淡黄色。

裂褶菌质地柔软细嫩,味道鲜美,且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裂褶菌还可入药,味甘,性平,具有清肝明目、滋补强身、补肾益精的作用。

文/张航 图/陈作红 设计/叶艳娜 智库/谭著明 综合协调/张慧 统筹/周月桂 特别支持/湖南省林业局

(一审,周月桂;二审,李伟锋;三审,邓梅辉)

作者:张航

责编:肖秀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