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作品欣赏 ▏邓湘子作品《大爱 烈火篇》
新湖南 • 综合
2022-09-02 16:04:57

壮阔奇幻的希腊神话里,普罗米修斯从宙斯的殿堂里盗取天火,赐予人类。

中国古远的传说中,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直至今日,他依然被后人尊崇膜拜。

学会使用火,人类从此成为万物之灵。

学会使用火,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大里程碑。古人自此与猿揖别,结束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

火的利用,开创了人类文明之先河。从千万年前,第一朵焰火在人类敲击的石块中蹦出,到今天,拖着呼啸红色焰尾的火箭飞向太空,无一不是火文化的传承和繁衍。

然而,万物相生相克。火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亦带来了诸多灾难。消防(古称“火政”)应运而生。

中国的消防历史,源远流长,有据可查的已距今五千余年。甘肃秦安大地湾大型公共建筑遗址已距今五千年。精雕细琢的木柱周围用泥土构筑的“防火保护层”,涂抹在柱面上用植物胶调制的防火涂料,其精巧妙用令人叹为观止。

翻开浩瀚的古籍经典,历代先哲无不苦心探索克制火灾之道。

春秋时期,管仲把消防作为关系国家贫富的五要事之一,提出“修火宪”之主张。孔子在《春秋》对防止火灾之道详加记叙。康熙屡次诏令加强火政,并亲临现场指挥救火。林则徐每到一地,发生火灾,必到场参加扑救,其赤胆侠情令人称颂至今。

宋朝,世界上第一支由国家建立的城市消防队诞生。

消防是世界文明进步的产物。社会愈发展,消防愈显重要。

在中国,消防员不仅仅承担着消防重任,还肩负着社会救援之重任。这是自汉代开始传承至今,有中国特色的历史传统。

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相应而生的是更复杂更多变的险情。这一切,都对今天的消防战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望城消防队的官兵们,要求自己成为“全能兵”。他们向社会郑重承诺“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 “有警必出、有险必救、有难必帮”。

当火警响起,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燃烧的火海里,滚滚的浓烟里,他们勇敢前行。

当不可预料的天灾发生,他们用生命和智慧来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汹涌洪水来袭,他们力挽狂澜;冰灾、旱灾,每一个危难时刻,都活跃着他们坚定的身影。

在日常救援工作中,大到危险化学物泄漏、高空险情、车祸救人等人命关天的大事,细到摘马蜂窝等求救,望城消防队履行着“有难必帮”的承诺,扶危救难,化险为夷。

解民于困顿,救人于水火。与灾难对弈,与死神搏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在和平年代,他们是真正的为国为民赴汤蹈火者。

生死关头,他们永远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望城消防队官兵,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了当代军人的神圣职责。

火海:赴汤滔火逞英豪

36年前的一个寒冬,望城县街头一个不起眼的平房前,挂上了一块油漆未干的牌子,上面竖着写了一行醒目的大字:望城县消防股。

这就是望城消防大队的前身。股长,加上全部工作人员只有3个。他们的职责是负责全县的灾情处理、设备维护,还有大量的消防检查和消防宣传工作。

3个人,要管理和负责整个县的消防工作。望城县36个乡镇,方圆几百公里都留下了他们的汗水和足迹。那时,交通并不发达,亦为了省钱,他们不管头顶烈日炎炎,还是冰雪漫天,揣着干粮,到乡镇消防站点一趟,一走就是几十公里。

当年,县里还没有先进的消防设备。他们记不清,多少次提着水桶,在火海中出生入死。他们也从来没有计算过,仅仅用湿毯子做简单防护后,他们赤手空拳在危急关头救出多少被困群众。

第一任股长,人们都尊称他为张老。救援后,如果发现受灾百姓特别困难,张老总是默默地留下几张粮票。烈焰中的柔情令人动容。那时,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叫作义务消防员。在他们的感召下,在很多灭火现场,被救援过的村民就自愿成为了义务消防员。

第一代望城消防人的兢兢业业和善良,在这里播下了一颗坚定的种子。一代代消防人用汗水和赤诚之心浇灌着这片热土。

他们给自己的标签是“要做一支消防铁军”。在烈焰中千锤百炼造铁军。他们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当火光冲天,所有的人都奋力奔离之时,他们却逆流而上、义无反顾地冲向火海。

当几十吨的可燃化学物随时可能爆炸之时,当满屋子的煤气罐被烧得通红滚烫之时,当汽油泄漏的加油站里已经响起危险的滋滋声之时……他们毅然奋勇上前,用血肉之躯护卫着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火情就是军令。在军人的词典里,从来没有“退缩”这两个字。

“加油站起火了!”

2000年7月24日上午,望城县格塘镇响起了惊叫声。街上的人群顿时一哄而散。

正在一片慌乱之际,消防车风驰电掣般赶来,一群熟悉的橘红色身影从车上一跃而下,直奔火场。

烈日下,熊熊大火肆无忌惮地吞噬着几个储油罐,并迅速向周围蔓延,随时可能再次发生爆炸。加油站周边,就是密集的民房。

消防官兵们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用水枪对油罐进行冷却,并控制火势蔓延,确保附近居民房屋安全;一路迅速转移火场附近易燃物资,疏散周边群众。

在水枪的强劲冲击下,蔓延的火势得到了控制,但油罐却仍在燃烧,烧热的柴油在罐内不停地翻滚,形势依旧严峻。

这时,意外发生了。干粉泡沫已全部喷射完毕,而水对油罐火根本起不了作用!

看着熊熊火焰,看到群众焦急的目光,官兵们心急如焚。“站在这里等援军,不如冒死一战!”不远处的一个工地,让指导员袁政脑中闪过一个念头:“用最原始的办法,运送沙石灭火!”

冒着浓烟和灼热的火浪,面对着生与死的考验,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扛着一袋袋石灰和沙子,奔向火场,撒向油罐。火浪灼烧着他们的脸、头发、眉毛,他们丝毫没有放慢脚步。

突然,一个火苗溅到了杨威身上。早就被烤焦的战斗服立即被点燃了。“卧倒!”“翻滚!”几个焦急而关切的声音同时吼了起来。几分钟后,掐灭了火焰的杨威重新投入了战斗。

经过半天的冒死拼搏,肆虐的火魔终于乖乖低下了头。附近近百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一场更大的恶性事故得以避免。

在灭火救援中,不管处境多么危险,消防官兵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火情消灭后,他们善始善终,将现场的隐患处理彻底,才会悄然撤离。

2006年4月18日凌晨,望城金环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火灾。当消防官兵赶到现场时,漫天大火狂妄地吞噬着一切,厂房的屋顶已经被彻底烧穿。离现场还有几十米,灼人的热浪就将皮肤烤得滚烫。

突然,一声巨响,厂房里一个装满氟利昂的金属罐爆炸了!冲击波扑面而来,火势愈发凶猛。此时,前线侦查员已经发现,里面还有几十个装有可燃物的罐子和氧气瓶。如若爆炸继续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抱着水柱的一号员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将自己全身浇得湿透,毅然迎着火浪奔去。离现场越近,才能让行动更有效。现场的所有官兵都将自己浑身浇得湿透,然后朝高温燃烧区,与火魔短兵相接,殊死搏斗。

没过多久,打湿的衣服很快被烤干了,甚至发出了焦糊的味道。指导员袁政火眼金睛,立刻请拿水枪的战士再次将水柱瞄准冲在最前面的消防队员。

在烈火和烟雾的笼罩中,大水倾盆而至。刚刚勉强睁开眼睛,来不及用手抹一把脸,转身又冲进了火浪里。什么叫水深火热,大抵不过如此。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恶战,大火终于被扑灭。

当战士们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现场时,却惊讶地发现附近依旧聚集着许多人。“请回家休息吧,火已经彻底灭了。”袁政劝说道。

“火灭了,万一里面烤热的罐子又爆炸了,怎么办?”一个冷得打哆嗦的老人担心地说,他不敢回家。

“你们别担心,我们会一直守在这里。如果再有火灾发生,第一时间就会被扑灭。你们安心回家睡觉吧。”袁政毫不犹豫地承诺道。

围观群众千恩万谢地各自回家了。为了让他们睡个安心觉,原本可以回营区休息的全体消防官兵们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没有任何人质疑或抱怨指导员的决定。

初春凌晨的风吹在潮湿的衣服上,冰冷刺骨。为了战胜寒冷,他们搓着手掌、围着现场跑步。就这样,他们守了整整一个通宵。直到黎明的曙光笼罩大地,街道上渐渐热闹起来,他们才悄悄地撤离现场。

这个与火神搏斗的夜晚,就是消防战士度过的无数个夜晚的缩影。

上个世纪40年代,英雄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枪眼的故事,震撼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和平年代,望城消防队官兵面对凶猛的火魔,就像战士面对敌人般英勇骁战。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做一支战场上的“铁军”,做一名“铁人”。人非铜墙铁壁,坚强的意志和为人民利益一往无前的信念,让他们在危急时刻、无数次做出震撼人心的举动:只手堵火眼;用双手把烧红的砖块搬走;用手抱着已经起火的气罐转移到安全地带;匍匐在地,任由滚烫的水泥地炙烤:胸膛……

2007年2月15日下午,望城县高塘岭镇一个十字路口发生车祸。

望城消防中队到达现场后,发现由于两车撞击导致面包车车头发生严重变形。车内,被死死卡住的乘客血流满面,生命垂危。

消防官兵迅速分工,用撬棍和铁丝绳牵引的办法拉开车头。救援正在紧急进行,刘仁义发现,车顶位置突然冒出浓烟和火星!

如果此时起火,将对被困乘客造成生命威胁!当时,刘仁义正在徒手配合拆开车头。在这十万火急的关头,他猛地扑了上去,用手堵住了冒烟的火眼!

见状,一位战士迅速取来手持灭火器,将火扑灭。几乎在同一时间,被卡的乘客顺利被营救出来了!

刘仁义这才长吁了一口气。事后,回忆起这次救援,他丝毫没有因此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因为,换了中队任何一个战士,在当时的境况下,都会选择这样做。

2007年6月24日晚上,望城县含浦镇一家建筑工地的宿舍发生火灾。

消防官兵赶到后,一开始,水枪并没有遏制住蔓延的火势。紧急侦查后的发现,是坍塌的铁片和木材压住了火点,导致水柱不能有效产生作用。

战士们马上取出火钩,对塌陷下来的建材进行转移。

铁片太大,火钩根本派不上用场。怎么办?眼看火越来越大,燃烧的木材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

战斗班班长冲上前去,开始徒手搬运铁块。大家见状,都毫不犹豫跟了上去。两名战士在最前面抠出铁块,其他人在周围接应,将取出的铁块迅速转移。

虽然戴着手套,炙热的铁块依旧烫得手像被火烧一样剧痛。没有人犹疑,没有人退缩,一切都那么有条不紊,那么默契,那么秩序井然。

当所有的障碍被顺利排除后,大火很快就被扑灭了。

这时,战士们才发现,自己的手被烫得起泡,情况严重的手套当时都脱不下来了。

在灭火救援中,望城消防官兵时刻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顾房屋坍塌和火情随时复燃的危险,冲入火场,为群众抢救财产,是出火警时常见的一幕。

2007年1月14日,春节前夕,望城县靖港80多岁的谷奶奶家发生大火。

由于报警不及时,当消防队赶到时,屋顶已经被烧穿,整栋房屋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高压水枪瞄准火苗,与大火殊死搏斗。面对这一切,谷奶奶不知所措地嚎啕大哭。哭了一会儿,她突然惊叫道:“厨房里还有一个液化气罐!”

中队长立刻派水枪手冲入厨房。3分钟后,已经被大火炙烤了一个多小时的液化气罐被抢救了出来。战士冲出房屋的瞬间,一根房梁轰然坍塌,好险!

一刻钟过去了,火势渐渐弱了。谷奶奶颤巍巍地走到正在指导救援的中队长前,欲言又止。“有什么需要帮忙吗?您说。”中队长搀住老人的胳膊。

“卧室里有存折,还有一个祖传几代的耳环……”老人家再次痛哭出声。她一边哭,一边解释道,“开始火太大了,我没敢说,怕你们去找有危险……”

老人的哭声和善良深深刺痛着现场每一位战士的心。“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帮您把东西找出来!”中队长慎重承诺。

火势还在苟延残喘,摇摇欲坠的房屋随时可能坍塌,官兵们分成两小组,一组继续扑火,一组冲进卧室,仔细搜查着每一个角落。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耐心的搜寻,一位战士终于在瓦砾和灰烬中刨出了老人的传家宝。

当他将这件历经百年风霜的传家宝放到老人手心时,老人紧紧握住战士的手,泪流满面,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大火被扑灭了,浩劫之后,老人的家却已面目全非。老人绝望而无助的眼神,铭刻在了现场战士们的心里。

回到营区后,消防队马上发起了为老人募捐的活动。几天后,教导员彭建国将全体消防官兵募集的现金、被褥、米、油等物品被送到老人手中时,老人又一次泪水直流。这一次,不再是悲伤的泪,而是感动的泪。“有了你们的帮助,今年可以过一个好年了。”老人说。

无情的大火,烧毁的是老人的房屋,却永远毁不掉望城消防战士与驻地百姓的军民鱼水情。

在危险火情的救援中,望城消防队的战士们有时会发生“争吵”。对白通常是:“让我来!”“你在后面掩护,我进去搜救!”在最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冲在最前沿,他们时刻这样要求自己。

有一次,在出警之前,消防队发生了一次短暂的争执。

2007年11月27日,消防队的老兵方斌正在做退伍准备。明天就要离开这个温暖的集体了,他心中有万般不舍。

傍晚6点多,他正在忙着最后一次打扫营房,尖锐的火警铃声响起了。望城县靖港的一所民房突发大火,需要调度两台水罐消防车前去救援。

方斌丢下手中的工具,箭一般地飞奔到楼下,冲到自己熟悉的战斗服架子前。令他恼火万分的是,新任的战斗班班长黄宁正准备取下战斗服。

方斌一把推开黄宁,以最快的速度穿上衣服。黄宁解释道:“班长,您马上要退伍了!早上,我们交班已经调整了,我现在是战斗班班长。”

转眼间,方斌已经一跃登上了消防车。“您就要离队了,万一有个刮擦什么的,我心里怎么过意得去呀!”黄宁追了过去,恳求道。

一直没有说话的方斌,扫视了一眼这群与自己出生入死、并肩作战的兄弟,动情地说:“如果你们谁在我离开前一天挂彩的话,我怎么能走得安心!现在车里我经验最足,请大家听我指挥,注意安全!”

当他们到达火场时,五间木制瓦房都在猛烈燃烧。方斌正要带头冲进去,却被前期到达的中队长黄稀拦住了。“谁让你来的!你今天早上已经办好了退伍手续,现在你是一名退伍军人了!”黄稀用前所未有的严厉语气对他说。

“我明天才离队,今天我还是消防队的人!”黄斌第一次和中队长顶嘴。说完,他纵身往前一跃,朝火场冲去。

在这群经验丰富的消防队员全力扑救下,一个小时后大火被成功扑灭,周围几十间民房得以保全,被困群众全部被疏散,没有任何人员伤亡。

圆满完成出警任务,方斌骄傲地笑了。

第二天,在退伍战士欢送会上,方斌说:“昨天,我最后一次感受与熊熊烈火搏斗的使命,最后一次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在队一分钟,干好60秒’,是我走进望城消防队的第一天立下的誓言。我做到了。回顾这些年的军人生涯,我无愧于自己,无愧于这片土地。”

听了他质朴而动情的内心独白,现场不少战士都热泪盈眶。

“在队一分钟,干好60秒。”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服役于望城消防队的几年时间,在生命的长河里也许只是一段短短的支流。与战友们出生入死于火海的时光,却足以让人铭刻终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我们常用的一个励志诗句。若这燎原之火发生在铁路沿线,则是一件危急万分的险情。

2009年1月28日中午,望城县马桥河段京广铁路沿线发生大火。当望城消防中队赶到现场时,火苗借着顺风之势,已连成百余米的长龙。

高压电线近在咫尺。火龙吐着狂妄的火舌,吞噬着阻挡它前进的一切。

匆匆赶到的铁路工作人员急切地说:“29分钟之后一辆北京西至昆明的列车途经此处。京广铁路是全国运输最繁忙的干线之一。如火势引发停电,将导致许多列车停运,旅客滞留!”

留给消防战士的时间只有短短29分钟!

全体官兵迅速分成两组,从火龙两头分别出动水带对火势进行截击。汤达路手握水枪,直接冲进了火堆里。原本安排在后方支援的龚明冲到大伙前,脱下身上的衣服拼命扑打周围的小火苗。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50米、10米、3米,又一段火势被控制,两支队伍的距离越来越近,列车隆隆的声响也越来越近。

终于,百余米长的火龙被完全扑灭了,他们一抬头便看到了列车呼啸而过。

列车安全驶过,京广铁路沿途电线安然无恙,消防官兵们忍不住欢呼起来。

在场的铁路工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刚才还在火海里一往无前的战士们,面对赞赏,不好意思地嘿嘿笑着,赶紧掉头收拾设备去了。

火情发生时,最危险的是现场有易燃易爆物。海绵制品亦是其中之一。轻柔的海绵,在火灾中会变得面目狰狞。海绵燃烧释放出剧毒浓烟,极大地威胁着救援者的人身安全。

2012年5月12日深夜,望城消防中队就遇到了一场“海绵闯的祸”。

当他们赶到望城区海绵制品有限公司时,工厂已陷入熊熊火海。

官兵们迅速建立水枪阵地,向火场发起进攻。然而火势太大,厂房洗面(?)屋顶开始坍塌,成品仓库里的几千立方原材料危在旦夕!

指导员当机立断,决定冲进火场内部攻坚。战斗班班长揭叶栋和主力战斗员姚兴主动请缨同行。迅速佩戴好空气呼吸器之后,三人冲进了摇摇欲坠的厂房。

厂房里面弥漫着浓密的毒烟,他们借着顶灯的微弱灯光,相互掩护着摸索前行。经过紧急勘察,凭借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他们在车间墙角置出一支水枪开始强攻。

墙体上的热水滴到头盔上,发出滋滋滋的响声。翻滚的浓烟呛得眼睛和耳朵生疼。让人欣慰的是,及时而精准的战略颇见成效,火势终于被控制住了!

为了尽快消灭火情,他们在被大火包围的车间里整整奋战了两个小时!

当最后的余烬黯然熄灭,他们撤离时,才发现脚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整个人晕乎乎的,看到的战友都成了重影。

在恶劣的情况下,消防官兵们全力以赴,成功保住了了3600平方米车间的生产设备、3000立方的海绵以及大量的原材料,财产价值2000余万元。

他们已经不记得,多少次面对类似的险情了。从来没有人退缩,没有人犹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高于一切。一往无前是他们给自己唯一的选择。

作为一名消防战士,火警就是军令。面对狰狞的火魔,是一场只许胜利不许失败的恶战。

战争中,当双方均损失惨重,亦可暂停,相约改日再战。向火魔宣战,却不到彻底降服对方,决不可偃旗息鼓。

近年来,望城消防中队的灭火之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坚守了12个小时。

2012年7月16日17时39分,望城区旺旺食品有限公司预备车间发生大火。

车间屋顶迅速被烧穿,浓烟随着凶猛的火势,迅速扩散。车间里不时传来爆炸声,火舌不停地往外喷涌,强烈的热辐射威胁着四周的车间厂房。

离车间20米的仓库里贮存着30吨易爆化学溶剂。此处一旦被点燃,周边方圆几公里将瞬间被夷为平地!

大队指导员果断决策,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科学的分工部署。大家迅速投入战斗。

张定轩主动请缨,冲到最前面阻击火势。他一动不动地匍匐在滚烫的地面对抗流淌火。直到灭火结束后,他才发现自己双手烫伤,大小腿被大面积烫伤。

因连续奋战,揭叶栋体力不支,突然晕倒。当他醒来,发现自己躺在望城人民医院时,情绪非常激动。“兄弟们都在现场,怎么可以让我一个人躺在这里!”他不顾医务人员的拼死阻拦,重返火场。经过几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他再次晕倒……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经过12个小时的艰苦战斗,火场终于清理完毕。

在这场生死考验面前,望城消防官兵用血肉之躯为人民群众铸起了一座钢铁长城,为社会挽救了68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建队之初望城消防队,就以“救人于火海,助人于危难”为宗旨。36年以来,参与灭火救援 次,为驻地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元。(数据请核实)在火海里,望城消防队官兵们经过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说起这些惊心动魄的场面,他们平淡地说,这些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们是军人!

汶川,别哭

2008年5月12日,汶川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日子。8.0级地震毫无预兆地发生。无数民房被掩埋,无辜的生灵消失在坍塌的建筑下。这一天,大地在哭泣。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儿女血脉相连。第二天清晨,望城消防队挑选的一批精兵干将就踏上了前往灾区的路途。

这群出征的战士中,蒋爱兵撇下了刚刚怀孕的妻子,放弃了成为奥运火炬手的珍贵机会,走之前,他跟妻子只说了一句话:“我去四川灾区了,你多保重。”

汤达路的老家在四川绵竹,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当听到地震的消息时,他怎么也不敢相信。颤抖的手拨了父亲的电话,电话那端是一遍又一遍机械的忙音:您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您拨的电话无法接通……

同样心急如焚的还有王金银,他和汤达路是亲密的战友,也是老乡。万幸的是,他打通了家人的电话。父亲在电话那头告诉他,家里的房子倒了,但是他和母亲都没事,不幸的是王金银的表姐当场遇难……

“请让我们去汶川吧!”他们强忍内心的悲痛,找到指导员袁政,恳求道。

袁政拍了拍他们的肩膀,重重地点了点头。他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不能说。对于一个军人,心中自有一杆秤:国难当头,家事只能暂且放下。轻巧的一句话,又饱含着多少愧疚和心酸。

经过连续30多个小时、16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蒋爱兵带领的紧急救援队于14日晚到达地震重灾区都江堰。眼前的一切让人无比揪心。满是裂痕的大地上一片疮痍,有人在哭泣,有人在废墟下呻吟。

蒋爱兵带领救援队立刻投入到搜救工作中。胡家巷一栋倒塌的居民楼现场,一位老人哭着说,他的三个家人都被埋在下面。蒋爱兵马上取出生命探测仪,和搜救小组开始探测生命迹象。

余震在不断发生,附近两栋布满裂缝的高楼摇摇欲坠。蒋爱兵在断壁残垣中苦苦搜寻,翻遍了每一个可能的角落。经过大半夜的努力,他终于在一堵墙角探测出了生命迹象。在战友们的共同协力下,从废墟中抢救出了三名生者。

来不及停下来歇一口气,他们转身又投入另一个区域的救援之中。

灾区时刻都在发生的悲剧,让救援队的每一个人都痛心彻骨。他们几乎是昼夜不分地坚守在战斗的第一线。为了让战友们在极度疲劳时能睡上一会,张定轩主动承担起夜间的警戒,为大家站岗放哨。

15日中午,他们接到调令,紧急开赴另一重灾区——绵阳市平武县南坝镇。他们面临的,是更加凄惨的景象:大部分房屋都倒塌了,很多人在废墟里遇难,很多地方水电、通讯、交通都中断了。整个镇子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味道。

眼前的一切,让汤达路的心狠狠地揪了起来。到这里两天,白天紧张的救援让他暂时忘却牵挂,一到晚上,想到一切可怕的后果他就心如刀割。地震将北川夷为平地,近在咫尺的绵竹岂会幸免于难。他默默地一次又一次拨打家人的电话,父亲、母亲、舅舅……所有的电话无法接通。他含着热泪,望向家的方向,彻夜不眠地在心里祈祷着。自古忠孝难两全啊。他终于深刻地明白了这句古语的含义。

这天下午,在一个工商所倒塌的宿舍楼前,一位老大娘在不停地哭泣。消防队的官兵们赶紧跑过去了解情况。原来,老人的女儿遇难了,不知道埋在了哪个角落里。消防员们爬上了倒塌的危楼,仔细地搜寻,在一块厚重的水泥板下找到了遗体。他们用铁铲和切割机挖掘了一个多小时,为了不让老母亲看到现场的惨状,他们迅速用白布把遇难者裹好,抬到地面的担架上。

白发苍苍的大娘跪坐在地上,无声地抽泣着。蒋爱兵鼻子一酸,这一刻,他想起了自己早已逝世的母亲;一个人抚养着8个儿女,劳苦一辈子的母亲;在生命最后一程连自己儿子的面都没有见上的母亲……他默默地收拾好挖掘器材,从身上掏出200元钱悄悄地塞进了老母亲的口袋中。

17日,消防官兵们到达北川。这儿,离自己的老家只有几十公里了!汤达路怔了一怔,来不及多想,立刻和战友们投入了紧急的救援工作。

“汤达路,你怎么在这里啊?赶紧回家看看吧!”汤达路正在翻刨一片废墟时,从他身后传来了一个熟悉而又惊讶的声音。他回头一看,竟然是老家的邻居!

不等汤达路开口,邻居急匆匆地说道:“你家的房子全倒了!你的舅舅舅妈也没了!你的爹娘运气好,房子倒的时候没在家,现在住在政府搭建的临时帐篷里。你快回去吧!”

日盼夜想,终于听到了家人的消息,汤达路百感交集,泪水顿时夺眶而出。灾区余震不断,父母亲年事已高,怎不叫人牵肠挂肚?可是,现在他怎么能够走呢?比起安然无恙的父母,眼前的灾后现场更加需要他。

汤达路摇了摇头,没有再多说话,而是立刻清理起眼前的废墟起来。

后来,汤达路在自己的日记写下这样一句话,“自己在灾区奋战的时候,肯定有更多的人在自己的家乡奋战。我相信政府会将我的亲人安置好,我要做的不是回家,而是救人,救出更多的父老乡亲,救他们就是救我的亲人。”在集体与个人利益面前,他牢记着军人的天职,把救援的重任放在首位,而把对家人的深切挂念默默地埋藏在心里。

灾后第五天,很多地方都缺少粮食。汤达路和战友们一次又一次将自己的干粮和水分给饥饿的群众。吴宏武队长把自己的手套和防护设备给了战士,自己的手在挖掘时磨得伤痕累累。因为劳累过度,他突发肠胃炎,腹疼难忍,却不肯休息,坚守在第一线。

“我的粮食啊,1000多斤粮食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在一栋倒塌了一大半的房子前无助地哭喊着。揭叶栋冲过去,问清楚情况后,冲进了危房。这时,地面剧烈地摇晃起来。余震发生了!水泥墙像纸糊的一样撕开,天花板刷刷刷地往下掉着石块。揭叶栋抓起50余斤重的一袋大米,甩在肩膀上就朝外面冲去。

一趟、两趟、三趟……当他把最后一袋大米抗在肩膀上时,一块坍塌的水泥块掉下来,狠狠地砸在他的肩膀上。他手一松,米袋滑落到地上。揭叶栋弯下腰,拖着米袋全速奔向门外。所有的粮食都抢救出来了。老人还来不及说一句感谢的话,揭叶栋却一头栽倒在地上。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望城消防队的这支特别救援队,无数次冲进危房,刨开废墟,救出一名名被困的群众,背出一袋袋救命的粮食。由于过度疲劳和饥渴,有好几位战士都曾在救援现场晕倒过。却没有人退缩,没有人抱怨,每个人都全力以赴投入了救灾中。

18日清晨,救援队正在吃干粮,有人跑过来求救——离这里15公里以外的两个乡镇,有几百个人已经被困了几天几夜、断粮断水,其中大部分都是老人、小孩和伤员。更可怕的是,泥石流已经把通往外面的道路彻底截断。

指挥部决定派遣部分队员前往搜救。蒋爱兵和6名战友组成尖刀突击队,负责探路和侦探工作。

蒋爱兵的老家在云贵高原,习惯翻山越岭的他却第一次遇到如此险情:一边是塌陷的断崖,一边是汹涌的河水,完全无路可走。有着丰富抢险经验的蒋爱兵用安全绳搭建索桥,终于开辟出了一条临时通道。

经过10个小时的艰难行军,终于在下午6点多到达了目的地。一位大伯焦急地告诉他们,附近有一座锰矿仓库,里面有两吨炸药被掩埋在山石下,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蒋爱兵马上带领战士们,马不停蹄地赶到现场,将炸药挖掘、转移到安全地带。

安顿好这一切,几近虚脱的蒋爱兵又找到当地干部,画出村落草图,将队员两人一组,分别挨家挨户去搜救。

来不及休息一下,喝一口水,他们又出发了。泥石流还在发生,远处的山里不断传来轰隆隆的响声。走着走着,给他们带路的大姐突然停下来哭了,她说:“前面的断崖更危险,你们别去了。你们还这么年轻,如果有什么伤亡……”

大姐动情的话,让战士们的眼眶湿润了。他们摇摇头,坚定地朝山上爬去。天渐渐黑了,还下起了小雨。他们打着手电筒,搜寻着一个个可能被困的身影。一个、两个、三个……原本已陷入绝望的人,看到这群温暖的橘色身影,无不热泪盈眶。

最困难的是,把被困的老人带下山。被救出的老人中,还有几位受了伤。他们把自己的头盔给老人戴上,然后一个战士用背包带把老人捆在背上,另外两个战士分别在前面和后面护卫,拽住绳索,一步一步地从泥泞的陡崖上背下来。

一趟、两趟、三趟……他们在这条徒手开辟出的生命通道上一次又一次奔波着,直到把所有搜救的群众全部护送到安全地带。

“大灾之中方显大爱,大难之时更需大义”。在汶川地震这段黑暗的日子,全国各地的部队官兵都聚集在这里,众志成城,在危难之际用人间大爱温暖着这片哭泣的土地。参与救灾的8天时间,望城消防队官兵共搜救和转移受灾群众600多人,救助伤员130人,发掘和转移遇难者遗体800多具,抢救粮食一万多公斤,为受灾户清理倒塌房屋50多户。

他们和汶川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回到望城后,王金银在日记里写道:在北川救援现场,我看到太多的相互帮助,也是这份相互帮助,让我坚定:就算离家再近,我也要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己任。8天!192小时!在那场大救援中,我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较量,也感受到了真切的人间大爱,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无私的爱心。

在救灾的日子里,王金银和汤达路强忍家园破损失去亲人的痛楚,圆满完成救援任务。

他们的无私情怀让所有的战友都为他们深深感动。

6月2日,望城消防队组织全体官兵为王金银和汤达路开展了募捐活动。“战友就是自己的亲人。战友遭遇困难就是自己的苦难。愿这微薄之力能给兄弟一丝温暖和帮助。”

这12000余元捐款,战友们那浓浓的情意,让身在异乡的他们,又一次感到了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情。

从千里之遥的家乡来到这里,他们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和年华奉献给了这片异乡的土地。这个军营,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每当家乡遭受自然灾害时,让年迈的父母独自面对困难,一直是汤达路心中最大的愧疚。地震发生后,直到2009年春节前夕,他才匆匆回了一次家。家里的房子仍在风雨中飘摇。重建的房子因为余震和山体滑坡不断发生,塌了又建,建了又塌。因经历大地震的磨难和失去家人的痛苦,父母亲的面容更显苍老了。汤达路在家里只陪伴了父母半个月,便又踏上了归队的征途。

两鬓斑白的老父亲和老母亲,是汤达路心中永远的痛。冰灾那年,他的家乡也在冰天雪地中摇曳。老父亲的电话让他心急如焚。也是老父亲的电话,让他坚决地留在驻地。淳朴善良的老人说,儿子,你是军人,就不要时刻把一颗心放在家里。

虽然远在千里之外,这场大地震却让汤达路的心从此与故乡更紧密地联在了一起。

2009月4月,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他的身份是望城消防队与对口援助的理县中学之间的“爱心大使”。

抗震救灾结束后,望城消防队一直深深地牵挂着灾区孩子。他们与一群借读在长沙的灾区孩子开展了一对一爱心扶助活动。每到节假日,他们都会去看望和陪伴这些孩子。

当汤达路带着战友们的爱心和祝福再次踏上理县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时,他看到了孩子们一张张乐观而美丽的笑脸。理县中学的杨华波同学悄悄地塞给他一封信。

“……我们是消防哥哥从废墟里一个一个救出来的,你们冒着生命危险,让我们获得了再生的机会,让我们在饥渴和绝望中看到了一线光明……是你们给了我们战胜地震伤痛的勇气,感谢你们,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真情。是你们的爱让我们勇敢地相信,就算失去了家园,我们也不孤单……”

汶川地震一周年时,望城消防队收到了来自地震灾区孩子的明信片。一位受到过他们帮助的中学生说,他长大后,要当一名老师,去湘西支教,他要用自己的努力回报这个温暖的社会。

爱心在延续,像熊熊燃烧的火炬一样永不熄灭。

洪魔:血肉之躯铸铁壁

1998年夏天,中国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洪灾。持续不断的大雨铺天盖地扑向长江。洪水一泻千里。湖南、湖北、江西、黑龙江……受灾人数上亿,500多万所房屋倒塌,2000多万公顷土地被淹。

6月10日深夜,湖南望城,夜黑如墨,大雨如注。整个县城笼罩在令人窒息的沉寂里,湿热的空气让人难以顺畅呼吸。

从这天开始,望城消防队举全队之力,全力以赴投入了抗洪抢险之战。

6月11日,深夜抢修新康堤塬。

6月16日,连夜紧急疏散3800多名受困群众。

6月24日,夜战团山湖……

白天,他们经常站在齐胸深的水里,护送群众。晚上,他们在黑暗中打着手电筒,不分昼夜地战斗。一个大雨磅礴的雨夜,连续奋战了两天的消防战士在一个大伯的家里稍事休息。他们和衣躺在地上,疲倦地合上眼睛。刚躺下没多久,外面轰的一阵巨响惊醒了他们。

发生什么事了?接着而来的,是一阵恐慌的惊叫声。如同战场上吹响了冲锋号,所有的战士都迅速起来,冲了出去。一个满脸雨水的大爷跑了过来:“前面山体滑坡引发了泥石流,有两间房子被淹了,里面还有人!你们快去看看吧!”

消防队的官兵们跟着大爷冲到被覆盖的房子前,马上开始挖掘救人。当他们用铲子掀开废墟、用手刨开障碍物的时候,山上突然又传来惊天动地的巨响。

“不好了!塌方了!”大爷惊呼,“你们快走,又要来泥石流了!”

这时,已经挖到了窗户部位,很快就能打开一条通道,救出被困的人了!没有人犹豫,没有人停顿,所有的人加快了行动。在泥石流到来之前,他们成功从被淹的房子里救出了原已陷入绝望的一家人。

更大的险情在6月25日毫无预兆地出现。连绵不断的暴雨将拦河大坝削掉了一半。大堤内一片汪洋,一望无际的稻田眼看就要被洪水覆没。

一直坚守在大堤上的大队长李爱民第一次惊觉,洪魔大发淫威之时,比大火更可怕。“大队长,还有10公分洪水就会漫过堤坝!”一名侦查情况的战士报告。

“恐怕不到一个小时就会决堤了!我们赶紧把群众疏散后撤吧,来不及了!”又一个焦急的声音。

“后撤?后撤到哪里去?”李爱民厉声道,“一后撤,堤坝肯定会决口,沿河的村庄都将遭受灭顶之灾!如果我们全力抢救,还可能保住堤坝。我知道,这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是,如果我们都没有信心守住大坝,还有谁有信心坚守?!”

“全队战士分成两组,一组迅速疏散沿河群众,以防万一。另外一组跟我来!”李爱民转身就奔向了汹涌的河堤。

大雨倾盆,消防官兵们泡在齐膝深的泥泞里,拔动脚步都很艰难。为了更高效率地排除险情,他们脱下外套,仅穿着背心和齐膝短裤。他们赤手空拳,肩扛手提,一趟又一趟地运送沙石,堵塞决堤处。

突然,大堤出现了一个小决口!可是,附近已经没有沙包了。情急之下,消防战士手拉着手跳了下去,用自己的身体挡出决口,为前往远处运送沙石的战友争取时间。

在他们的拼死捍卫下,濒临决堤的大坝一点点被垒高,洪水被挡在牢固的大堤前,终于低下了头。

这场持续了整整两个昼夜的战斗, 排除了险情20多处,运送沙石100多吨,疏散群众上千人。

现场的《三湘都市报》记者在自己的记事簿里满怀深情地写道:他们一身汗,一身泥,被沙石磨伤了手,被泥水泡烂了双脚。他们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疲劳,忘记了伤痛,仿佛是一座由钢铁铸造的长城,任凭洪水漫天,也不动摇半分……

当洪魔被降服,大地重回昔日的宁静,望城百姓给消防队送来了一面面锦旗,上面写着“生命财产的守护神”“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用质朴的表达诉说着对这群“最可爱的人”的感恩和深情。

冰灾:用爱融化冰雪

2008年,一场罕见的冰雪席卷三湘大地。望城县是重灾区之一。马路上凝固着厚厚的冰层,楼房上覆盖着长达几米的巨大冰凌,车站里困着望穿双眼却无法回家的乘客,到处停水停电,甚至有人在冰天雪地中失去栖身之所。

望城消防队成立了抗冰救灾应急小分队。上街铲除冰雪,拯救被冰雪压塌的厂房和民房,救援被困的群众,为停水的车站送水,看望因灾致贫的群众……

他们冒着严寒,顶着凛冽刺骨的寒风,连续半个月坚持奋战在抗冰救灾第一线。

刺骨的寒风像锋利的刀,刮到脸上冰冷刺骨。握着铁铲的手磨出了满手的血泡。溅满了全身的泥雪湿透了衣服。在寒风中摇摇欲坠的房顶,似死神的手。这些困难和危险在这群军人眼中都无足轻重。

“我家的房子快要垮了,可我的老伴还在里面,请你们救救他吧!”1月28日,消防队接到了一位老奶奶的电话。

当他们急匆匆地赶到李奶奶家的时候,眼前的一切让人揪心。又旧又破的老房子,屋顶被厚厚的冰凌完全包裹住了。房梁发出吱吱咯咯的响声,似乎一阵风都可以吹倒。

就是在这座摇摇欲坠的房子里,李奶奶的老伴——瘫痪在床的李大爷困在里面。

“一班,使用工具将承重墙支撑住;二班,想办法敲打屋顶的雪和冰块。我现在进去救人!”中队长黄稀下完指示就往屋里冲。一位战士拦住了他:“现在太危险了,屋顶随时会塌下来,等把冰块铲除一点再进去吧!”

“不行!老人在里面,一分钟也不能耽误!”黄稀说完,冲进了摇摇欲坠的老房子里。屋子里很暗,什么都看不清。

“大爷!大爷!您在哪里?”黄稀急切地喊道。

“我在这里。”一个微弱的声音在角落里响起。

黄稀拼劲将大爷抱起,奋力朝门外跑去。外面有人在喊:“快点让开!房子要塌了!”所有人急忙四下散开,没跑几步,就听到轰隆隆一阵巨响,屋顶坍塌下来。

好险啊!如果再晚几分钟,后果将不堪设想。

春节前夕,当思乡的游子踏上返乡的归程,却被冰雪阻挡了脚步。1月底,受雨雪冰冻影响,望城火车站停水停电了。这时,车站、列车里困着5000多名乘客,已经长达50多个小时。由于缺水,很多旅客只能吃干方便面充饥,人群陷入了焦虑和惊慌。

得知这个消息,望城消防队派出两辆装满饮用水的消防车,准备前往车站送水。

连续的暴雪,让平静的路面危机四伏。平时不足半个小时的路程,却走了几个小时。他们在冰冷的驾驶室里冻得发抖。张定轩神经高度紧绷,全程牢牢地握着方向盘,下车的时候,靠着战友的帮助才把冻得僵硬的双手从方向盘上移开。

当两辆送水的消防车冒着严寒慢慢驶入车站时,旅客们欢呼了起来:“消防队来了!我们有水喝了!”

消防队正忙着卸载水的时候,一位小姑娘把张定轩喊了过去。她甜甜地说:“叔叔,请你帮我把行李架上的箱子取下来,好吗?”在堆得严严实实的行李架里,张定轩帮小姑娘找到了箱子。他要转身离开的时候,一条温暖的长围巾突然挂到了他的脖子上。“消防叔叔,这是我织的围巾,送给你。谢谢你们。”小姑娘说。

“消防队有规定,不能拿群众的任何东西。”张定轩歉意地笑了笑,把围巾取下来,塞到小姑娘手中。

“不行,不行,外面这么冷,还赶过来给我们送水。这条围巾你一定要收下!”小姑娘把手摇得像拨浪鼓。

“你就收下吧!小姑娘的话,也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啊。”很多声音说。

盛情难却,张定轩收下了这份珍贵的礼物。

冰灾期间,望城消防多次往返为滞留火车站的旅客运送饮用水和食品,为十几家单位和难以计数的民房铲除冰雪,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他们还多次为冰灾中的困难群众捐款捐物。受助群众打开门,看到消防队员熟悉的身影,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

严寒让世界冰天雪地,爱心却像一道阳光温暖着这座小城。

在灾难面前,望城消防队永远奋战在第一线。

2000年、2001年,长沙地区连续两年普降大雨,河水猛涨。湘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洪灾。消防队成立突击队,为洪抢险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干旱季节,消防队派出送水小分队,为村民义务送水。

2007年9月,望城县坪塘、含浦两镇遭受百年不遇的干旱。大队官兵全力以赴,派出两台消防水罐车、12名官兵,连续12天往返3000余公里,为灾区人民送去救命水。

建队以来,大队派出车辆1200余台次,累积为乡镇社区农村送水万余吨。

每年从五六月份开始,湘江秋汛连夏汛,一次又一次洪峰让消防队始终保持二级战备状态,大队官兵取消一切请假、休假、公差,无特殊情况不得外出。2002年,大队副教导员陈吉华在待命期间,女儿因病住院,虽然到医院只有半个小时路程,可他一直和战友们坚守在中队,他说:“家中的事再大也没有抢险事大,因为我是一名军人。”

险情:尽显英雄本色

现场救援时,危急关头,消防队员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永远把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2011年1月12日上午,一名建材公司的工人掉进了10米多深的水泥槽罐,大半截身体被水泥死死埋住。“救救我,救救我!快救救我!”被困者微弱而痛苦的呼救声,紧紧地揪着现场每个人的心。

槽罐里空间狭小,粉尘弥漫,罐体内壁还粘满水泥,一点点的抖动,都可能再次引发坍塌,将里面的人埋得更深。唯一的办法,就是冲到罐里去,徒手救人。

“让我进去。”高付京第一个请战。他扒开人群,毫不犹豫地爬进了危机四伏的水泥槽罐。

靠近被困工友时,他发现救援比想象中的要困难数倍。每往下靠近一点,危险就更近一步,狭小的槽罐里,侧壁的水泥随时可能坍塌。也就是说,他完全不能使用工具,连小铲都不行。眼看被困的工友呼吸越来越困难,怎么办?

心急如焚的高付京决定用手挖水泥!一捧、两捧、三捧……救援在艰难的进行中。高付京突然发现,一直在低声呻吟的工人声音越来越弱了。判断是由槽罐空气稀薄引起的缺氧之后,高付京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把自己的空气呼吸器取下来,戴在了工人的头上。

就这样,高付京在没有如何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在槽罐里整整用手挖了两个多小时的水泥。水泥粉灌进了耳朵,堵塞了鼻子,迷住了眼睛,灼伤了手脚,他都忍着。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救人。

被困工人终于被安全救出。随后,被外围战士从罐体里拉出的高付京,已经成了一个彻底的泥人。他的耳朵和鼻子里的泥块早已凝固成块,俊朗的脸庞上只看得清一双眼睛在骨碌碌转。

这时,一直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工人,突然用尽全身力量举起手来,对高付京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

这一刻,现场不少人的眼眶都湿润了。

后来,由于在救援过程中吸入了大量的水泥粉尘,伤害了呼吸系统,高付京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星期,才慢慢康复。

后来,张定轩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我无法忘记高付京浑身裹满水泥的样子。是什么让他如此奋不顾身?是使命,是责任,是我们望城消防官兵永远不变的誓言,就像雷锋说的那样,哪怕上刀山下火海,粉身碎骨,永不退缩!

每年,消防队都会迎来一批新面孔。新入伍的年轻战士有的刚刚十八九岁,第一次离开父母的宠爱,在望城消防这个温暖而有感染力的大集体里,他们迅速成长,从青涩的大男孩成长为处处为他人着想,有勇气、有担当的铮铮男子汉。

2010年冬天的一个凌晨,319国道宁乡段5公里处发生货车追尾事故。消防员们正全力以赴,设法从严重变形的货车驾驶室救出两位伤员。

一位年过五旬的大娘左脚粉碎性骨折,被暂时安放在路边的担架上,等待救援。凌晨寒风彻骨。年轻战士刘世星细心地发现,大娘嘴唇发乌,浑身在轻轻颤抖。他赶紧握了握她的手,发现她的双手像冰柱一样凉。

刘世星赶紧脱下自己的棉衣,盖在大娘身上。另外一个战士见状,也脱下了棉衣,盖在大娘脚上。可是,在凛冽的冬夜中,两件棉衣显得那么单薄,根本抵御不住寒风的肆虐。刘世星没有多想,他小心抱起大娘,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她。

救护车赶来,刘世星赶紧将大娘送到车上。大娘感动得热泪盈眶,紧紧地抓住他的手,说了一声谢谢。他腼腆地笑了一下,安顿好大娘,转身就投入紧张的现场救援。

长沙电视台的编导伍建勋,是望城消防队的老朋友。多年以前,因为一个采访任务,他第一次走进望城消防大队,从此就和这帮军人结下不解之缘。

十年时间,他和这群热血青年,一起慰问贫困家庭,一起帮助孤寡老人,一起穿梭在炙热的火场,一起奔赴救援前线,一起经历生与死的考验。

在无数次历险中,有一次让他特别难忘。

2011年2月7日下午,绕城高速望城入口处,一辆满载24吨液化气的槽罐车发生侧翻事故。得到消息后,伍建勋和栏目组同事赶到事发现场,看到一股巨大的白色气柱从罐体喷涌而出,发出刺耳的啸叫声。

一群熟悉的身影正在忙碌着。望城消防队员正拿着仪器忙着检测,结果显示:液化气浓度已经很高,附近一旦出现丝毫火花,就会引起爆炸!

现场情况万分危急,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堵漏!班长揭叶栋主动向现场指挥员请战:“让我去吧,我有经验!” 随即,他和另一名战士姚兴携带着堵漏装备向泄漏处奔去。

伍建勋扛着摄像机,本能地跟在他们身后。揭叶栋发现后,一把拦住了他,坚定地说:“兄弟!退回去!你不能再往前走,太危险了!”

伍建勋一怔,愣住了。看着揭叶栋和姚兴远去的背影,他的心紧紧地揪住了。

“如果一旦发生爆炸,他们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想到这里,他拿摄像机的手颤抖起来。他努力地把镜头推进、推进、再推进,希望清楚地记录下两位兄弟的每一个动作。但是距离太远,他拍下的仅仅是两个忙碌的背影。

庆幸的是,半个小时后,堵漏成功!伍建勋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他在《我的消防兄弟》中写道:我经常在想,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他们也是血肉之躯,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在面对生与死、进与退的时候勇往直前呢?雷锋说过,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我想,这就是答案!这些可爱的消防战士,他们就像一颗颗普通的螺丝钉,坚守在人民最需要的岗位上。他们经常与死神擦肩,勇敢地承担危险,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脱离危险!

在好莱坞大片里,英雄具有超凡的能力,他们飞檐走壁,为拯救世界战斗到最后一刻。望城消防队的战士们,经常需要参加高空救援,他们爬上几十米的高塔,登上危险的在建高楼,就像行侠仗义的侠客一样,为保卫百姓的安全飞檐走壁。

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辉煌的背后,是无数农民工不舍昼夜的默默耕耘和付出。工地建设环节中,最危险的就是高空作业。望城消防队每年都要接到不少高空作业险情的报警。

2008年4月30日,青山镇一个建筑工地发生了一件令人揪心的事情。由于塔吊滑轮钢丝绳断裂,一位工人从高空掉落下来,被紧急送往医院;还有一位工人被挂在塔吊20米高的平台上,受伤严重,无法自行撤离。

中队长黄稀当机立断,迅速带上救助设备,徒手往塔吊上爬去。塔吊剧烈地摇晃着,似乎随时都可能轰然倒塌。地面的战友都在心里为中队长捏了一把汗。

很快,身经百战的黄稀爬上了塔吊,接近了工友躺的位置。塔吊平台非常小,连两个人都容身不下。黄稀用安全绳简单地固定了一下,半个身体都悬在了半空中。

检查了他的伤势后,黄稀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目前状况,用救生腰带,协助他爬下塔吊肯定行不通。怎么办?

这时,他猛然发现,塔吊对面有一栋六层高的楼房。他决定采取牵引方式,用导向安全绳将伤者移至对面6层高的楼顶,这样就能最大程度避免在救援中对他造成二次伤害。

为了百分之百保障工友的安全,黄稀用了半个多小时,耐心而细致地把他的身体固定好,然后在战友们的接应下,小心翼翼地将他送到对面楼顶。

呼啸而来的救护车,第一时间将工人送到了医院。在望城消防队高效而及时的救援下,又一个生命得救了。

生命:从此更为珍重

望城消防队的官兵们,已经记不清在险境中救出了多少条生命。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曾经用体温温暖过重伤的老大娘,也曾在死亡线上挽救回被医生断言没有希望的车祸伤者,曾一次次为放弃自己的轻生者重燃生命之火……生命至上,永不言弃,是他们的慎重承诺。

“要不是你们,我这条命恐怕早就没有了……”

2006年3月1日上午,一位拄着双拐的大伯走进望城消防中队,紧紧握住中队长袁政的手,将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他手中。

大伯名叫朱希文。他在去年12月的一个深夜,遇到了一场车祸,差点丧生黄泉。

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夜。朱希文驾驶的面包车与迎面驶来的大货车相撞,当即不省人事。事发地点就在望城消防队门口附近。正在站岗的卫兵发现异样,马上冲进营区通报,消防官兵立刻携带救援工具赶到现场。

朱希文被死死地卡在严重变形的车厢中,一动也不能动。陷入昏迷之前,朱希文心中充满绝望。这么冷的天,又是临近春节前夕,救援人员什么时候才能赶到呢。在剧痛中胡思乱想一阵后,他渐渐失去了意识。

“没有希望了。现在生命体征已经越来越弱了。”闻讯赶来的120医生检查了朱希文的伤情之后,绝望地摇了摇头。

他的话遭到了现场指挥员杨波的坚决反对:“不!绝对不能放弃!”

从后座被救出的伤者弟弟口中,杨波得知,这是一位军人的父亲,刚刚把孩子送进军营,却在返乡的路上遭遇横祸。看着这位奄奄一息的大伯,他仿佛看到了所有为孩子鞠躬尽瘁的父亲的影子。

“请你们尽快帮他输液,我们会尽全力尽快把他从车厢中救出来。”杨波恳切地说道。

在杨波的坚持下,医护人员采取了输液等一系列急救措施。

当朱希文被剧烈的敲打声惊醒时,隐约感觉到有人在拍他的手、喊他的名字。“我知道自己有救了,但是我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 回忆起当时的情境,他记忆犹新。

喊他名字的,是一位消防战士。为了鼓励他坚持下去,救援过程中,消防员一直在大声喊他。

在凛冽的寒风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朱希文终于被成功救出,并被迅速送往望城县人民医院抢救。

经诊断,朱希文头部、腰部、腿部均骨折,并取出了一根粉碎了的肋骨。医生说,如果再晚来半个小时,朱希文就没有生还的可能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后,朱希文奇迹般的康复了。他第一件事,就是携家人来到望城消防队,表达谢意。

“你们给予了我第二次生命。你们不是亲人,但是胜似亲人啊!”朱希文质朴的话,说出了无数被望城消防队挽救过的老百姓的心声。

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酒仙兼诗仙李白,把醉酒之态描绘得豪情万丈。其实,醉酒不仅伤身,而且很多荒唐之事亦在酒后发生。望城消防队出警时,不止一次遇到醉鬼闯祸的头疼事。

2008年11月25日,消防队的报警电话铃急促地响起,报警人称一位醉醺醺的男子爬上了一座正在建设中的30米高楼。

5分钟后,消防队员就来到楼下,并马上封锁了现场。

工地老板说,下午,一位年轻男子摇摇晃晃地朝工地走来,手里还提着一个白酒瓶。他询问男子的来意,该人充耳不闻,径直翻过工地的围墙就往楼上飞奔而去。

这时,男子正在楼顶摇摇晃晃地“打醉拳”,看上去危险万分。

队长迅速赶到楼顶,劝说男子下楼。谁知他情绪十分亢奋,一见有人靠近,连滚带爬往后撤离,坐到天台的栏杆上,死都不肯下来。

就这样对峙了一阵,男子好说歹说都不肯挪动脚步。

为了避免意外发生,队长停住了脚步。一股浓烈的酒味扑鼻而来。从和男子的沟通中,队长敏锐地发现,他可能遇到感情纠纷,受了刺激。看来,按常规出牌恐怕行不通。怎么办呢?

这时,队长眼前的余光瞟到了男子弃置的酒瓶。他脑海中顿时有了一个好主意。

他拔腿就跑,到了楼下,赶紧找到工地老板,问道:“附近哪里有烟酒店?”

老板懵了一下,指了指对面的十字路口。然后,他就一脸雾水地看着队长冲到外面,买了一件啤酒,哼哧哼哧地拎着就上了楼。

楼上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大家看到的是,大概一个小时之后,队长搀扶着跌跌撞撞的男子从楼上下来了。

男子似乎把队长当成了患难与共的兄弟,一边摇摇晃晃地往外走,一边拍了拍队长的肩膀,口齿不清地说:“够——够哥们!太——太——太够哥们了!”

围观群众中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救人于危难,望城消防队的官兵们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不管是在驻地还是在休假期间,只要遇到有人陷入险境,他们总会义无反顾第一时间站出来。探亲假期间,在车上抓盗贼;回家途中,跳入臭水塘,救出路遇失足落水的孩童……这样的事情,在这个雷锋集体中多次发生。

2013年11月11日下午,中队长蒋爱兵和揭叶栋从望城到长沙去办事。路过雷锋大道的一个路口时,随着一声尖锐的碰撞声,一辆中巴车和一辆摩托车相撞了!

两辆车都翻了,现场响起了伤者痛苦的呻吟声。

蒋爱兵和揭叶栋马上冲了过去。受伤最严重的是摩托车司机,双手脱臼,头上血流如注。如果不赶紧止血,后果不堪设想。但是现场没有任何医疗器材和药品,并且附近也没有药店。

现场所有的人都心急如焚。怎么办呢?这时,揭叶栋冲到面包车驾驶座,急切地搜寻着。他找到了一叠纸巾和一块棉垫。他要用在部队学到急救知识,为摩托车司机止血。

蒋爱兵轻轻地抱起伤者的头部,把棉垫垫在他头下,揭叶栋将纸巾折叠起来,轻轻地按住伤者头部的伤口。很快,伤处的血便止住了。

过了一会儿,120救护车呼啸而至。他们迅速把伤员抬上救援车。

救援结束后,两名官兵迅速离开现场。

庄子曾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生命短暂,却依旧有悲观厌世者,因种种不幸际遇,要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

每年,望城消防队会接到有人轻生的报警。为了增加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消防队的官兵特意学习了不少心理知识。关键时刻,心理疏导就派上了用场。在他们主导和参与的救援中,几乎没有过失败案例。

2008年11月4日下午,望城县格塘乡百叶村一个废弃的砖厂里,一个被弃置的50多米高的烟囱顶上,竟然有一名人影在晃动。村民发现异样后,赶紧报警。

望城消防队风驰电掣,迅速赶往现场。天上一直在下雨,他们到达百叶村后,才发现砖厂离村庄马路还有很远的距离,羊肠小道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过。

指导员赶紧下车,和大家抬着救生气垫步行。

在荆棘丛生的小路上,消防战士们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跋涉,才到达现场。这时,已是下午6点。

冬天的雨夜,天黑得很早。借着昏黄的光线,隐约可以看到烟囱顶上,有一名男子一动不动地站在上面。

消防官兵们马上第一时间铺设防护措施——救生气垫,。然后,指导员派人去找派出所民警和当地群众了解情况。

安排好后,指导员拿起喊话器,开始和男子交流。

“兄弟,你看这天气又刮风又下雨,有什么话你下来我们好好说。”

“我没什么好说的!”男子情绪激动地喊道。

“你别激动。我是望城消防队的。你遇到什么难事,我们帮你一起解决!”

“你骗人!我到望城打工,搞了这么久,一分钱都没赚到!”

……

渐渐地,指导员从男子断断续续的倾诉中勾勒出事情大致的原委:男子从外地来望城打工,家中有急事急需用钱,工地却两个月没拿到工资,一时想不开,就走了极端。

指导员与男子沟通的同时,示意一位战士带上救生设备,乘其不备往烟囱上爬,但是警觉的男子很快就发现了,大叫道:“你们上来,我马上就跳下去!”

战士只好马上从烟囱上下来。

这时,调查员和派出所民警一起过来了。他们的调查结果验证了指导员的猜测。

指导员决定继续采用心理战术:“我们帮你去要工资。你不是家里有人病了急着用钱吗?你不下来,谁给你送钱回去?”

男子不信任地说:“凭什么教我我相信你?”

指导员想了想,朗声道:“凭我身上的军装。军人的承诺,一言九鼎。”

男子沉默了好一会儿,似乎在犹豫。大家静静地等候着,期待男子回心转意。

就这样,经过几个小时的苦苦劝说,一直到晚上10点多,男子终于同意下来。但是,他不同意任何人靠近。指导员马上组织围观群众疏散。很快,除了消防队员,其余人全部撤离。

为了不引起男子的警觉,消防员们静静地坐在草丛里,一动不动地观察着现场情况。

这时,雨越下越大。男子终于开始慢慢地往下爬。爬了一阵子,他又停住了,大声道:“我不下来!我一下来,你们答应我的事就不算数了!”

“我们不会骗你的!”指导员冷静而果敢地说,“不信,我现在就去找你们老板。”

说完,他立刻派出两位战士去找人。没过多久,男子的老板被带到现场,并当面写下欠条。男子终于被彻底打动了。

晚上11点整,他从高耸入云的烟囱回到了地面。此时他已全身乏力,脸色苍白。战士们冲过去扶住他。

而此时,经过四个小时的大声劝说,指导员的嗓子已经哑了,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大家的头发和衣服都湿透了。他们又挽救了一条活生生的生命。

在消防工作和日常救援中,他们已经记不清有多少群众被他们从危险中救出。救群众于危难之中,已经成为他们的分内之事。

“险情随时都可能发生,我们时刻准备着。”话虽平淡,背后却隐含着无数的艰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消防,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是什么让他们用生命捍卫和坚守着这样一个岗位?

袁政曾说,我这辈子最难忘的是两种眼神,一种是被困者的眼神,透露出来的是求生的寄托;另一种是救出被困者之后,他们的亲人感激的眼神。我想,这两种眼神就是支撑我们消防官兵愿意付出一切的动力。

也许,这段发自内心的话,是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

责编:刘琼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