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桑植发现南方地区面积最大汉晋时期铁器生产加工场址
新湖南 • 解码湖湘文化
2022-08-25 09:34:11

会议现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5日讯(记者 龙文泱 宁奎)8月23日,官田遗址考古发掘验收及专家现场会在张家界市桑植县举行。官田遗址项目负责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莫林恒介绍,本次发掘发现了目前南方地区面积最大的汉晋时期铁器生产加工场址,多种形态的铁器加工炉系首次在南方地区发现。

官田遗址位于桑植县澧源镇东部,地处郁水河西岸台地,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150米,总面积约75000平方米。2020-2022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及张家界市文物保护中心、桑植县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3300平方米,共清理灰坑251个、灰沟124个、房址17座。

长方形炉址H49。

“目前,全国范围内发现汉代铁金属加工遗址多分布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较为少见。这次发现如此大规模的铁器加工场址,对于研究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铁器生产工艺意义重大。”莫林恒介绍,灰坑中多形态的加工炉最有特点,这是南方地区首次发现铁器加工炉,包括方形地穴炉、长条形炉、椭圆形炉、圆形炉等类型。它们主要位于遗址的东侧,沿河流走向呈东北—西南向分布。此外,还有圆形炉、储藏坑、围沟、房址等诸多遗迹。

陶器

遗址出土的遗物有陶、瓷、铁、铜、琉璃,以及炉渣、铸范、坩埚、铁块、铜块等冶金遗物。其中,铁器数量较多,兵器以刀为主,还有凹口锸、斧、环权、带钩、釜等生产、生活工具,以及较多的条形铁、残铁块。这些冶金遗物的发现为研究遗址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功能性质具有指向性意义。

铁质兵器及铁条

来自中国科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研究院所,及北京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湖北理工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经过实地调研与研讨后认为,官田遗址的考古发掘是武陵山区汉晋时期冶金手工业考古的重要发现,对研究我国古代,尤其是非中原地区铁器生产加工技术的出现、传播与发展,以及区域铁器化进程等问题意义重大。此次发掘是南方冶金考古的突破,发掘成果对南方地区汉晋时期钢铁手工业的生产链流程、工艺技术及产品是极大的补充。

制铁作坊(局部)的布局与功能分析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兴表示,遗址中的铁器具有鲜明的中原地区风格,其所展现出的工艺技术特点属于中原地区的生铁铸造加工体系,是南方地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汉晋时期铁器生产加工遗址,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进程提供了新的案例。

(图片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一审:龙文泱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责编:龙文泱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