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解码十年丨中国掀起数字化浪潮
新湖南 • 世相
阅读:121006
2022-08-21 09:18:0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推动着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

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超过190万座的5G基站,星罗棋布,在这个全球最大的通信网络上连接的,除了有数以亿计的手机,还有一个庞大的用户群,就是工厂。

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夜晚来临,这座智能工厂里,闪烁的灯带提示着生产正在火热进行。200多个高清摄像头、8000多个传感器实时收集着生产数据,机器通过分析数据自主感知,传递和诊断问题,完成全自动化生产。

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汇集着数百万家数字化工厂,联网设备总数超过7000万台套。产业新生态究竟对经济运行效率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在国家统计局专业人员的帮助下,我们核算了从2013年到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情况,6.8%的年均增速快于国内生产总值6.6%的年均增速,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率变革。

这十年,数字化浪潮还重塑了社会分工。十年间,我国对199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进行了两次修订。在最新公示的职业分类大典中,首次出现了数字职业标识,数量高达90多个。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商务数据分析师、农业数字化技术员……从这些新职业名称可以看出,如今数字职业从业者已分布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覆盖了一、二、三产业。

这是根据全国数万架农业无人机飞行轨迹生产的数据图,一簇簇光团随季节更替,出现在从南到北的农业主产区。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021年,广袤的棉田上出现了从未有过身影。两个人、四架无人机、三百多套智能设备,完成3000亩棉田的“从种到收”。

农业数字化技术员 艾海鹏:两个人挑战3000亩超级棉田,很兴奋,看看能不能用我们的科技再给农业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无人播种机,在大地上拖出笔直痕迹,路线误差在2.5厘米以内,浇灌、监测、施肥,一个小小的平板电脑就能搞定。当收获的季节到来,这块3000亩的棉田共收获棉花700吨。曾经依靠传统方式生产的农业插上这一个个数字的翅膀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迈向现代化。

十年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如今,从城市到农村,从社会到个人,从线上到线下,中国掀起的数字化浪潮,正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总台央视记者 肖振生 张勤 岳群 王琰 李斌 郭茜 吴勇军 张芊芊 董怀文 刘佳昕 张志 王克生 山东台 江苏台 新疆台 山西台)

责编:詹娉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两会观察·数说中国经济丨从“10%左右”看数字经济焕发新活力
经济要闻 0评论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工业互联网提速 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劲动能
时局 1评论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实数融合提速 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
世相 3评论

中国制造全面升级!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覆盖全部工业大类
世相 25评论

“南国嘉树 颂春传艺”长沙市非遗传习与实践活动启动

热门

视界 13评论

清明假期首日,湖南客流1034.85万人次

热门

新湖南 0评论

高铁驶过春日花海

热门

资讯 2评论

妇女节,一起读环卫女工黄新生的诗

热门

资讯 3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