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南伢子妹子·小学版|功勋奖章赠故乡
新湖南 • 放学后
2022-07-31 08:58:08

2003年12月7日,湖南省宁乡市第一中学的礼堂里,一位75岁的老者,面对3000多名同学,动情地说:“50多年前,我在火车站看到一位母亲送别参军的儿子。儿子说:‘娘,我到部队后,一定要买样好东西寄给您!’母亲却说:‘儿啊,娘什么都不想要,只想你把军功章寄回!’这位母亲的话,让我记了50年。今天,我把我获得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赠送给我故乡的宁乡一中 !”这位老者,就是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

好问的童年

1929年5月15日,周光召出生于一个工程师家庭。父亲周凤九毕业于巴黎土木建筑学校,并入德国柏林大学进修一年,回国后被聘为湖南大学土木系数授、湖南省公路局总工程师。周光召是父母的第五个孩子。

童年时期的周光召,淘气,好问。大自然的神秘,常常引得他不顾一切地去探寻。他当时住在湖南大学附近的桃子湖边,湖边有很多水田,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大人用竹夹子在田里夹膳鱼,一夹一条。他回家照葫芦画瓢,将母亲晒衣服的一根竹杆破开也做了一个,果然,平日抓不住的膳鱼,依靠竹夹轻松就夹住了。

高兴之余,他更好奇这是什么原因。他的三姐周光宇,大他11岁,是新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和植物基因工程重要奠基人。童年周光召有什么问题,总是问三姐。三姐告诉他,这是运用了杠杆原理,详细解释了半天,周光召才不再追问。

有一天,三姐生病了,郎中说是感冒,按七日节律,不吃药过两天也能好。周光召好奇地问什么是七日节律?郎中笑了笑说:“就是生命过程中有7天重复的周期性。比如母鸡孵小鸡,要21天,这是3个7日。”周光召平时喜欢爬树掏鸟蛋,这次不掏了,他要看小鸟是不是21天破壳。他选了一个鸟窝,天天观察,小鸟果然在那天破壳而出,他激动不已,兴奋地和三姐分享这个秘密。

父亲的朋友

周光召的父亲有很多朋友,让他记忆最深的,是父亲那个留法勤工俭学的朋友。

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10月的一天,父亲兴奋地回家,让母亲准备,说有珍贵的客人来家。他叫回孩子们,换上新衣服,在家门外迎客。没过多久,只见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稳步走来。父亲快步迎了上去,紧紧和他拥抱。

问候过后,父亲向家人介绍客人:“徐老,我一同前往法国勤工俭学的同学和朋友!”一旁的徐老谦逊地说:“徐特立,徐特立。”父亲接着介绍:“徐老是教育大王,在长沙创办了800多所国民小学,在江西建了3000多所列宁小学,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大王!”父亲的话让周光召震撼不已,情不自禁上前拉住了徐老的手。

徐老的来访,加上父亲后来为新四军解忧纾困,国民党反动派以通共罪名逮捕了父亲。但随着抗日战事吃紧,修筑公路成为头等大事,国民党又将父亲释放,重新命他带领筑路工程技术人员,去修筑雪峰山一段艰难的线路。

悬崖上的人影

父亲在雪峰山修筑公路之时,日军开始进攻湖南,母亲带着全家从长沙撤往贵州。路过雪峰山时,母亲告诉他们,父亲就在山上修筑公路,大家可以见到父亲。这令全家兴高采烈,争先恐后地爬上了筑路工地。

工地上,筑路工人挥汗如雨,艰苦施工。他们没有找到父亲的身影,但隐约看到对面山上的悬崖峭壁上,有几个腰系绳索的筑路人在踏勘线路。只听母亲叫了一声,用双手捂住了眼睛,泪水从指缝间冒了出来……原来,她认出挂在悬崖上的人中,有一个就是她已年过50的丈夫。

姐姐们也认出了父亲,一个个哭得泣不成声。周光召与哥哥周光哲,看着父亲,紧张得浑身颤抖。这一刻、这一幕,就这样定格在周光召的脑海中,令他感到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危险和艰难的事了。从此,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再也没有过不去的坎。

雪峰山上的父亲,是最生动的身教,成为周光召兄弟姐妹们日后不畏艰险、迎难奋斗的精神感召和动力。1942年,13岁的周光召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小学的全部学业,考入重庆南开中学住读,开始了他发奋学习、踏实进取的中学生活。

(作者系长沙市委党校兼职教授,长沙地方文化学者)

责编:曾善美

来源:放学后·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