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大地之诗:清溪辞典丨卜寸丹
新湖南 • 书香
2022-07-26 10:49:33

大地之诗:清溪辞典

卜寸丹

序幕

场  景洞庭湖,资江,雪峰山,天问台,清溪村映山红花谷、茶子花街、《山乡巨变》小说场景复原雕像 

人  物造梦者(诗人,清溪之子,普通老百姓)

画外音楚地灵性,自然造化,草木繁茂,生灵遍野。先民以凤为图腾,对日月星辰、风雨

雷电、山川河流充满崇拜;始祖祝融,昭显天地之光明,生柔五谷材木,造福万民。位于湖南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谢林港镇邓石桥村的清溪冲,毗邻凤凰山、天问台、月明山寺、寨子仑,更有神秘的茶马古道宝庆茶路与高马溪茶路在此汇合,热土乡情,既深受湘楚文化之浸淫,又传承、体现并创造着湘楚文化。雅趣忠怀,人文荟萃;文才辈出,文运昌然。    

                             

哪里是我们的来处?

那口衔一枝花朵回眸的白鹿,远在山林;

那涣涣资水,如时间一样,永恒而不腐;

悠长的魏公庙古巷子里,那弹拨着月牙琴的老者呵,沉郁,浪漫。

年节里,美人舞动长袖;披红着绿的女子划着采莲船,在“正月正”的曲调儿里娇笑;

三通密鼓,一槌惊锣,“虾子起拱咯!”众声齐喝,吓退了河中小小的水妖。

神龛的灯烛闪烁;天地君亲师,祖宗的牌位,高高在上; 

纯洁的子民跪拜在中堂,他们祈福:仓廪殷实,子嗣兴旺。

这楚风浸淫的江南呵,那光耀神圣的诗人,身着奇服,月光一般,涉水而来。

他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他问: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他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他唱: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滋者,益也。

仁者,人也。

湿润的南方,钟灵毓秀;光明倾泻,高天有如神示。

大水泱泱,稻浪翻滚;形气转续,历史嬗变;八百里洞庭鸥鸟翔集,美如画卷。

地理与人文在益阳相契相合,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这里,每一枝芦苇都彰显着佛性;每一声号子都抒发着豪迈与真诚。

艾草与菖蒲悬挂在五月的门楣;乘坐赤豹的山鬼从不惧怕去跨越险峻的远途。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文明肇启,教化万物。

光耀神圣的诗人呵,站在舞台的中央。他听到夫子的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光耀神圣的诗人呵,站在追光灯的光柱里;至情、至性、至柔、至刚,他高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文脉赓续,国运昌隆。南方的益阳,一个新的歌者推开了黎明之门——清溪之子,他怜惜苍生,挥毫疾书,引领文学达到一种超拔的高度——

一粒尘埃的高度。一个修辞的高度。一次贴近大地低翔的高度。人民的高度。

诗的高度。


哪里是我们的来处?

映山红开满了清溪的坡坡坎坎,一山又一山,一年又一年;

走在茶子花街,我仿佛看见远行的歌者正在归来。

那个光耀神圣的诗人;那个清溪之子;

那些构筑新时代蔚蓝图景的设计师与建设者。

他们前仆后继,身体力行,预言、推动并缔造着永恒乡土的巨变。

今天的“山乡巨变第一村”——清溪村,作家与作品、田园与民俗、传统与现代相交相融;“一轴两核五廊六村”的“泛清溪”发展格局已然成型;

这片巫风楚韵喂养的神秘的土地正焕发出崭新的力量,酿造着更加甜美的生活,创造着更加壮阔而令人神往的未来!

映山红是乡亲们口中的“红军花”,随风摇曳,朴实,绚烂;

洁白的茶子花,无疑便是一个歌唱的诗人的精神之花。

是他给所有温热的文字烙下的灵魂的印记。


群峰高耸,大地显露壮美的诗篇……


人民作家周立波

场  景周立波故居纪念馆(故居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土筑围墙,白灰饰面,小青瓦脊顶,依山傍水,典型的洞庭湖区特色民居宅院);茶园竹林;百亩荷塘;立波小街;立波梨园

人  物周立波;乡亲们

画外音周立波(1908年8月9日—1979年9月25日),本名周绍仪,字凤翔,号刿卿,又名周奉悟,笔名有周立波、周德、张尚斌、雅歌、张一柯,中国现代作家、编译家,与赵树理并称“南周北赵”。清溪村是他的出生地及其一些主要小说的创作背景地。1955年至1966年,周立波回到家乡“三同一片”,深入生活达10年之久,创作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和《山那面人家》等一批短篇小说。清溪亦因而名传天下。

打制得很精美的雕花床。你的书桌挨靠着右边的窗台,正好对着南山。青树高天,敞亮,光明。我看到你坐在书桌前思索的样子。你像天生就是为这片乡土造型立传的人。你有太多的话倾注于笔端。而所有的话落在纸上,就成为了文字,而文字,应该是端庄的,可靠的,厚道的,也应该是跳脱的,风趣的,健康的。这是你所秉承的一个为文者的信念与操守。你是一个愿意亲近土地的人,你为这片土地写书,歌吟,你写出的文字,纯粹,传神,亲切,让这片土地的故事永相流传。随着时间,不断生长。让乡亲们看到自己生活的模样。

我看到你在白水田里耕种的照片;看到你坐在田塍上听作田的老把式“喷牛经“的背影;看到你挽着衣袖,脱掉鞋袜下田踩草的干练。我也听到关于你的谐趣的逸事,比方你住在农户家里,有时看到乡邻或媳妇们起了意见纠纷,吵起架来时,你也不劝架,反搬条凳子,默默在旁听了去,看了去,记了去,然后写进书里,鲜活得很。你天生像是写小说的,怀着一个文学家细腻观察人物的小小的心机。于是,朴实的基层干部与乡亲们被写进了你的书里去,彭玉霞(秀满)、盛雪纯、陈年春、曾五喜、朱雨生、周惠歧、潘四喜、邓益廷等等这些原型模特们因为你的作品而成了亲上加亲的至交好友,年岁大了,老人家们还常常聚在一起,串串门,拉拉家常。他们走进你的文字,你的文字便有了丰盈的血肉,有了活气,有了灵魂。你塑造他们:邓秀梅、盛淑君、陈大春、刘雨生、李月辉、盛佑亭、“亭面糊”“秋丝瓜”“菊咬筋”……用刻刀,用锤子,用錾子,凌厉,果断,精确,狠准,你是高超的写实的画师,蘸笔墨开掘出一幅社会改革实践的长卷,一部生动深刻的社会主义乡村改造的南中国的心灵史。

那个在省立第一中学年年拿第一二名的你;那个20岁跟着起应(周扬)到上海,每天把唯一的一条好长裤叠好压在枕头下,以便第二天出门又能体体面面的你;那个拿着英文字典背将起来自学英文,在监狱里时通读多遍《英汉大词典》《资治通鉴》的你;那个躲在小阁楼闭关翻译《被开垦的处女地》,用英文Liberty(自由)的音译“立波”为自己取名的你;那个1937年秋天陪同史沫特莱到山西太行山走访八路军驻地,冬天陪同卡尔逊访问八路军战区,作为军事观察员与战地记者的你,那个52天走了2500里路,并坚持写下日记的你,那个途中唱着京剧讲解中国文化的你,“屋子里充满了尘埃与寂寞,在一只洋蜡的黯淡的光下,卡尔逊用口琴吹奏《马赛曲》,曲声雄壮,流露了使人羡慕的欢喜”。从《晋察冀边区印象记》《战地日记》《南下记》到《湘西苗民的过去和风俗》《湘江一夜》《苏联札记》,从《暴风骤雨》到《山乡巨变》《山那面人家》,你的一粒一粒的文字,是灵性富足的火种,激荡着文学的灵感,喂养着我们的心灵。你是一个时代深情的吟唱者,单纯而卓越;你面向未来,而俯身于伟大的土地和人民,成为不朽的人民之子,精神之子,光明之子。诗之赤子。

(画外音:《墓志铭》/周立波/死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子,/一个洞庭湖边的乡野居民,/在生前,/他唱过歌,/他晒过太阳,/他碰到过几次危险,/在娘子关前,在九华山下,/他爱过人,他也和人打过架,/在这盈满了忧郁的辛酸的泪水,/也迸发着庄严的战斗的火花的时代里,/留在人间的他的记忆会很快的消亡,/正和他的歌会很快的消亡一样。/但是,他所歌唱的刚强和反叛,/会更加壮旺,/他所歌唱的美丽和真诚,/会永远生存。)


一位村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

场  景清溪村党支部办公室

人  物贺志昂

画外音4月8日,我特意走访了清溪村党总支书记贺志昂,我最为感动的是他递给我的一本厚厚的工作笔记。千千万万新农村建设的基层干部正用理想与信念、判断力与行动力托起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的新的变革、新的振兴、新的腾飞!

随意地翻开,原文摘录几段吧:

2022.1.31

除夕日清晨,榔树湾组邓贤辉来找我借钱,说是家里妻子病重,要村委借1万元钱给他,能借吗?我说,你来吧,村委不能借钱给你,但我可以个人名义支持你2000元。他的口气不太好,我不能计较。作为一名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如何服务好群众是最重要的……

又记:今天,是除夕日,大家都在安排过年,作为清溪村村支两委的头,压力怎么也释放不了,这么多事没有办好,觉得对群众不起,这个年过得不舒坦。晚间,因湖南卫视新闻联播清溪村连线直播,在清溪院子开了两桌年夜饭,镇党委书记曾逸文、人大主席蔡真共同参与了这个活动,几个家庭一起享受了快乐时光。一个小小的活动,策划与筹备花上了将近两天时间,幸亏有东东做台柱,感谢志愿者周立斌、周立、姚卓勋的奉献,感谢清溪院子的大力支持。除夕日,值班值守的村干部主要工作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宣传禁燃尽放,给拍电视的场地送物资等,忙到很晚……一个单位的工作不只是一两个人能做好的,关键时刻,成就体现了团队精神。发个朋友圈:累了,有领导和群众支撑;欠了,有亲人和挚友理解;笑了,有新闻媒体推介;乐了,有虾子起拱红了。清溪村乡村振兴感谢各位!祝大家虎年春节愉快!

2022.3.24

1.故居对面坟墓整治工作与坟主邓金榜协调;

2.人居环境整治,到彭杰平家现场协调;

3.镇政府召开疫情防控紧急调度会议。

2022.3.25

1.邓石桥互通C匝道施工协调,管线施工超红线,排水管超红线,且影响田土;

2.与一网格邓春生同志商谈;邓旦初(项雪霞)与邓元英(万康平)家纠纷;

3.请邓俊支持村委党建工作,按疫情防控岗位临聘;

4.下午2:30清溪景区建设协调会。

2022.3.26

1.茶子花街施工协调;

2.清溪公司、谢林港镇、区征拆所协调用地补偿问题。

采访手记:

贺支书坐在我对面,他很健谈,对村庄里的桩桩事情如数家珍,更令人惊奇的是,他对周立波的《山乡巨变》烂熟于心,很多章节脱口而出,尤其是几段写景的文字,竟张口即背。翻阅着手中这本写得密密麻麻而字迹又分外清逸工整的笔记,这上面的每一桩事情、每一次协调推进,其实就是这个小小村庄新时代的发展史,变迁史,也是山乡民俗人情的多彩画卷啊。小到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大到项目投资、远景规划,点点滴滴,都记在了志昂书记的心里。很有意思的是,他的微信签名是:看不起眼,做能担当。切中一个普普通通乡村基层干部的格局、情怀与品质。我不觉肃然起敬。是呵,是许许多多的他们,组成这个时代的基石。坚实,耐磨,承重。


责编:刘瀚潞

来源:诗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