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作品评论 ▏袁龙评谢乐军作品《游戏精神、生活幻想与时代担当》
新湖南 • 综合
2022-05-24 10:40:47

文/袁龙

在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史上,茅盾、叶圣陶、张天翼、严文井、陈伯吹、洪汛涛、郑渊洁等儿童文学作家大多具有作家和编辑的双重身份。作家和编辑的双重身份使其能敏锐地洞察儿童读者的心理,创作出符合儿童阅读期待的作品,这似乎是一种规律。当我们走进被严文井誉为“两手并用的童话家(一手创作,一手为童话作家服务)”谢乐军的童话世界时,不难发现在这一规律背后,作为一名创作了《魔术老虎》《奇怪的大王》《长翅膀的小汽车》等数百万字童话的作家,参与及创办了《小学生导刊》《幼儿时代》《爱你》系列刊和《漫画周刊》系列童话(《魔术老虎》《幽默童话》《阳光少年》《七彩童年》)等儿童期刊的出版人(2019年谢乐军荣获“第三届中国少儿报刊杰出贡献奖”),他的童话世界体现了游戏精神、童话幻想与时代担当的三重底色。

一、游戏精神:职业本能的反应

谢乐军不满16岁就在邵阳市洞口县的乡村小学教书。因为年龄与学生接近,他和学生一起用蚊帐网鱼,一起去山上的岩洞探险,一起背着画夹去野外写生,与乡村孩子一起游戏、阅读、讲故事,让他很快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在与学生游戏与交往的过程中,谢乐军学会了共情,开始真正了解学生。这正如席勒所说的那样:“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但是,这些游戏的快乐是短暂的,闭塞的山村生活一度让谢乐军觉得自己和学生是被遗忘的一群人。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老师,谢乐军为了给学生“创造阅读的快乐和培育其理想的翅膀”,开始了童话创作。

谢乐军开始童话创作的初衷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乡野捕鱼、探险、写生   等游戏之外的另一种游戏和快乐,即“在轻松阅读中分辨真、善、美,感受爱和阳光的快乐。”他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细致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深入了解学生的天性和心理,也善于积累学生生活中的趣事和烦恼。所有的这一切都成为谢乐军创作童话的灵感。在《留金桥》《三七二十八》《换鼻子》《大兔王的奇遇》《兔大王与猴医生》《小毛猴取经》等早期创作的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小学生做事马虎、追赶时髦、单纯蛮干等现象的关注,他通过童话的形式让小读者明白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可以改正或避免类似的问题。这种寓教于乐的游戏精神源于谢乐军作为一个乡村教师的职业本能,他说:“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很怀念和感激那段刻骨铭心的乡村教师生活,感激在我生活和工作中给予我力量的每一个人,我将用童话永远回报你们。”

这种源于职业本能的游戏精神一直贯穿于其后来的童话创作。因为重视游戏精神,谢乐军的童话不是“独乐乐”的,而是“众乐乐”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谢乐军童话中的人物不是孤单的,而是有一个或几个伙伴,甚至一个族群。魔术老虎身边有笑巴巴、笑奶奶、梅老师和一群同学及各种动物;马马虎身边有小小乐、绿青蛙及阿七;“森林国幽默系列童话”中,老鼠、狐狸、袋鼠、狮子、大象等42种不同族群的动物大王轮番上场,发生了一个个啼笑皆非且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其次,谢乐军童话的场面是热闹的。无论是早期的《摆子星王》《挨打保险公司历险记》《营救星空行动》,还是后来的《魔术老虎》童话系列和《十二生肖大王》《惹不起大王》《最奇怪大王》《长翅膀大王》,其中大多数童话故事的场景都由第三人称的限知视角切入,最后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变成热闹的场面,游戏性颇强,幽默天成,读了让人忍俊不禁。需要指出的是,谢乐军童话注重故事的完整、追求热闹的场面,往往几句话就交待完事,缺乏细节的支撑,营造的热闹场面大同小异,具有同质化的倾向。再次,谢乐军童话的情节是热闹的。这主要表现在其系列童话中。系列童话由一系列故事组成,每个故事本身相对独立完整,但前后故事之间又有某种联系,形成了“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比如《十二生肖大王》中每个大王的故事是相对独立的,总体上按照十二生肖的先后顺序展开情节,不同性格的十二生肖大王轮番登场,好不热闹。其他如《长翅膀大王》《惹不起大王》《最奇怪大王》等也采用了“冰糖葫芦式”结构。因此,谢乐军系列童话故事形成一个前后关联的热闹的整体,吸引读者的好奇心,继续往下读。

因为重视游戏精神,谢乐军的童话注重寓教于乐。在《惹不起大王》中,黄毛狮王体悟到玩抛绣球游戏需要更多的朋友不称霸才好玩,说明独乐不如众乐的道理;长鼻子大象大王爱惜鼻子不舍得用,导致了鼻子肥大失去了本来的功能,说明了“用进退废”的道理……在《十二生肖大王》中,老鼠大王的好大喜功与事与愿违让人明白善恶有报;牛大王“移山填河”,让人明白不懂科学知识,好心可能办坏事……在《长翅膀大王》中,猫头鹰大王按照自己的喜好而不顾动物们的实际情况导致田鼠作乱;孔雀大王以貌取人导致老虎反叛;麻雀大王因开会讨论贻误抗洪战机;燕王当上大王后贪图享受,不再锻炼劳动,灾难来临时差点丢了性命……在《最奇怪大王》中,狒狒大王好玩脑筋急转弯游戏并以此来选拔大臣,最终众叛亲离;花猫大王要求动物王国的臣民学猫步是现代版的“邯郸学步”;刺猬大王鼓励动物王国的大臣们发挥所长取得喜人成就……在《魔术老虎》系列童话中,没有牙齿、会变各种魔法的魔术老虎和好友笑巴巴一起经历的各种有趣故事,都有明确的教育主旨,既满足孩子好玩的天性,又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既让孩子认识社会现实,又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和独立能力……通过上述例析,我们不难发现谢乐军出于教师的职业本能,其童话继承了传统寓言故事“寓教于乐”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教化目的,试图“帮助儿童认识自己、了解社会、适应环境”。

二、童话幻想:源于生活的想象

面对闭塞的乡村生活和孩子们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眼神,谢乐军在自己创作童话故事的同时,也勤奋学习并钻研中外经典童话,得出一个结论:“中外经典童话的魅力,就在于它能给孩子插上想象这对可以自由飞翔的翅膀,让他们在自己想象的美丽世界里淋漓尽致地挥洒着用梦编织的理想。”谢乐军的这一认识符合“童话”的本意。“童话”的英文为“fantasy tale”,意为“幻想故事”。换而言之,童话强调幻想性或想象力。

想象是文艺创作的核心素养。刘勰认为想象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陆机认为想象可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别林斯基认为“想象仅仅是使诗人所以成为诗人的最主要的本领之一”,并且指出“生气勃勃的、富有诗意的想象力是培养儿童文学作家一系列必备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儿童文学作家应当通过幻象并且凭借这种幻想去打动孩子们。童年时期,幻象是儿童心灵的主要本领和力量,是心灵的杠杆,是儿童精神世界和存在于他们身之外的现实世界之间的首要媒介”。谢乐军认为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和想象,虽然这种幻想和想象是丰富的、神奇的,但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他说:“我的童话都源于生活,生活是童话创作的源泉”,并指出自己的童话来源于民间传说、生活与实践、灵感。

谢乐军重视民间传说和民间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进行童话创作。他的处女作《留金桥》的原型就来源于“行善有好报”民间传说。他在摆渡老汉助人为乐,得到神仙的黄金奖赏的故事基础上进行想象改造,加上了发财后老汉修桥方便行人的结局,使古老的民间传说有了新的生命力。在《喜鹊和八哥》这篇童话中,他对农村生活中鹊巢鸠占的现象加以想象,设置了勤劳好学的鹊老大和好吃懒做的鹊老二两个形象。鹊老大深受人们喜欢,被人称作“喜鹊”。鹊老大筑的窠很漂亮,鹊老二老想霸占鹊老大的窠,因此被人呼作“霸窠”,也就是“八哥”。这篇童话颠覆了民间传说中“老大懒惰,老二勤劳”的形象设置,对喜鹊和八哥两种鸟的来源作了大胆想象,很有趣味。谢乐军之所以重视民间传说,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外很多经典童话就源于民间传说,中国的《田螺姑娘》、外国的《格林童话》皆是典型。二是民间传说本身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曲折动人的故事,或有贯穿全篇的幻想,或有奇幻的人物、情节,符合儿童的幻想期待。三是出生于雪峰山下的谢乐军从小就喜欢听人“讲古”,湘西南富有瑰丽想象的《熊巴外婆》《黄毛爷爷》《谢又万》等民间传说和讲究善恶有报、忠孝廉耻、幽默活泼的民间文化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前文游戏精神的分析可知谢乐军重视生活体验与实践,因为这是谢乐军童话素材的重要来源。他曾特别提及系列童话集《长翅膀的小汽车》的素材来源有两个:一是儿子小乐乐日常生活中的奇思妙想为他提供了素材,比如给坏脾气装开关、父子变形互换身份等。二是自己的乡村生活体验及思念之情。生活体验与实践为谢乐军提供了童话想象的原始素材。这种原始素材并不直接在童话中呈现出来,而是经过了想象和变形处理,使之不同于生活的本来面目,但又符合生活逻辑和科学逻辑。在《魔术老虎》系列童话中中,魔术老虎和笑巴巴的故事是富有想象力的。魔术老虎的原型让人想到《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笑巴巴贪玩、好奇、爱幻想的性格符合现实中儿童成长的心理,他的生活环境没有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在《营救星空行动》中,马马虎的经历与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等现实生活与时代主题有关,也有相应的科学知识作为理论支撑;既有生动有趣的故事,又符合科学规律和现实。符合生活逻辑和科学逻辑的想象丰富了谢乐军童话的内涵,也为谢乐军童话赢得众多的读者。

灵感也刺激了谢乐军的童话想象。灵感不是神灵的凭附,而是有心人的礼物。谢乐军就是这种有心人,他将灵感加以想象就成了一篇童话。比如《挨打公司历险记》就源于同事一句调侃九十年代下海经商潮的玩笑话:“还有‘挨打保险公司’可开,专为做错事挨了打的孩子提供保险。”他由这种遍地经商开公司的现象联想到家庭教育和社会诚信等问题,想象出“件件大”老板开“挨打保险公司”这篇童话。其他如《跳楼专业户大招生》《无名老师进城》等童话也是由生活中的灵感刺激想象而成。这些童话虽源于生活中的小灵感,却能折射出时代的光晕和色彩。

三、时代担当:塑造中国童话形象

谢乐军因热爱童话、从事童话工作改变了命运,因此他对振兴中国当代童话有着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和时代担当。上世纪九十年代,面对机器猫、一休、阿童木、米老鼠、唐老鸭、狮子王等日、美童话形象深受儿童喜爱;中国传统童话形象的现代转换缓慢、新的童话形象又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的状况,谢乐军就呼吁中国儿童文学应该继承丰富的民族文化,贴近儿童现实生活,从内容和形式上体现民族风格,塑造“既有民族特色,又有世界水平”的属于中国自己的“童话形象”。他衷心“希望有更多的人理解和认识童话,热爱童话,尤其是正在成长的中国当代童话”,也“希望童话在新时代赋予新的生命,为张扬民族的想象与创造力添加翱翔的翅膀”。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首先,谢乐军以自己的童话创作来塑造中国童话形象。在《森林国幽默童话系列》中,他通过各种动物轮流当大王的故事塑造了“十二生肖大王”、“惹不起大王”、“长翅膀的大王”、 “最奇怪大王”等形象;在《魔术老虎》系列童话中,他通过百余个小故事塑造了既有“虎头虎脑”“虎虎生威”等民间传统意蕴,又会变魔法,富有童心、童趣、机智、勇敢、乐于助人的“魔术老虎”形象;通过《营救星空行动》塑造了机智勇敢、热爱科学、爱好探险的马马虎形象……这些不同性格的童话形象寓教于乐,深受小读者喜欢。在这些童话形象所经历的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丰富的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比如对生态环境污染、市场经济潮流冲击下的拜金主义、教育等现实问题的关注,体现了谢乐军童话“为时而著”的时代担当。

其次,谢乐军也以期刊编辑的身份为塑造中国当代童话形象鼓与呼。谢乐军坦言:“编辑工作,让我自觉去研究读者阅读需求,从而贴近了读者;创作,让我的编辑思想得以充分实现。”早在1993年《小学生月刊》(即后来的《小学生导刊》)创刊之时,谢乐军就提出“在刊中树立现代童话形象”的理念,即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分别在该刊的低年级版推出“魔术老虎”形象、中年级版推出“奇怪的大王”形象、高年级版推出“笨狼”形象,这些童话形象具有明确的受众定位,又有鲜明性格,使之成为该刊的童话形象代言人。为了强化童话形象与期刊的关系,谢乐军提出在期刊的排版上注重图文并茂,通过精美夸张的彩图将文字中的童话形象图片化,使之更加生动具体;同时主张期刊通过读者参与、读者服务等活动增强童话形象的品牌度和亲和度,打造期刊的品牌形象。

最后,谢乐军积极探索中国童话形象的产业化。通过比较美国和日本的童话形象的全球化之路,谢乐军开始关注中国童话文化产业的问题。相比国外童话动漫文化产业已有成熟的童话动漫的播出市场、图书音像市场和动漫形象衍生的文化创意市场,中国传统的经典的童话动画形象的文化创意产品却相对滞后。谢乐军认为,造成中国童话形象产业化困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国产童话动漫形象缺乏精品、童话文化创意、运营等人才等,但关键问题还是缺乏国产精品童话形象。因此,为了打造精品童话形象及其文创产业,2018年9月,谢乐军在自己塑造的诸多童话形象中,选择围绕“魔术老虎”这一形象成立“魔术老虎工作室”,并推出了以该童话形象命名的《漫画周刊·魔术老虎》绘本期刊,每日一期,面向全国发行,现已出版20余期,受到儿童文学界关注和小读者喜爱。他的工作室运营的“魔术老虎”微信公众号,很好地发挥了新媒体传播快捷、互动迅速的优势,开展“我是故事大王·续写魔术老虎”大赛,数千名孩子参与,写或画魔术老虎故事,让魔术老虎这一童话形象走入了广大小读者中。同时,工作室还在积极筹备开发与魔术老虎形象相关的文创产品,比如玩偶、书包、笔记本、居家饰品等,还设想魔术老虎“触电”(数字阅读,拍摄制作魔术老虎系列电影、电视、视频等),力图通过较为完整的文创产业链打造好魔术老虎这个“中国孩子自己的童话明星”。

(袁龙,邵阳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文艺评论学会理事,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此文刊发《长沙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责编:刘琼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