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改革强根基 建功强省会——长沙县纵深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
新湖南 • 共青团建设
2022-05-17 19:31:04

新湖南客户端5月17日讯通讯员 荣毅 刘俊琦作为团中央确定的新一轮改革扩大试点地区,长沙县坚持党建带团建,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围绕改革“四方面”举措和“六个化”目标,扎实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33项举措落实落细,力促更好地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

一是专业化配强团队伍。

专兼挂“选人”,为强化团干激励奖励和管理发展,该县制定并出台了《长沙县挂职和兼职团干部管理办法》《共青团长沙县委工作人员平时工作特别贡献奖分配办法》;

建立“1+3+N”模式选优配强本级团干队伍,先后3名挂职团县委副书记得到组织重用。多渠道拓宽团干来源,选聘2名劳务派遣人员和2名青少年事务社工,充实团县委工作力量;

镇(街)全面落实由同级党委领导班子相关负责人兼任团(工)委书记,按规定配备团(工)委专职副书记1人,选配2名兼职副书记和9-15名委员,配强团干部队伍;

组织推优“用人”,严格落实团干部双重管理制度,建立各直属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制度,将年度工作考评结果与评先树优、选拔任用挂钩。明确从基层常态化招录团干进入机关岗位,并对表现优秀的工作骨干优先向党组织推荐,畅通团干成长通道。

近2年来,该县县团委共向县委、乡镇(街道)党组织推荐、提拔优秀团干14名。将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考核和县委巡察中,切实增强党建带团建工作实效。

教育培训“育人”。搭建农村创业青年成长平台,推动县农创联会员企业抱团发展,推树宋希等2人获团中央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农村青年人才十佳“领头雁”。在县委党校协作下恢复县级团校,完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已在学校建立43所团校,团校覆盖率100%,形成由团组织主导开展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区报到等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基层团干部、团青代表培训5期,覆盖率100%。

二是多样化建强团组织。

支部单建。通过党建带团建,在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乡镇(街道)、村(社区)等传统领域开展团员大排查,对符合建团条件的应建尽建,持续巩固和扩大组织覆盖面。目前,该县传统领域团组织689个,覆盖率100%。

行业联建。按照行业相近、业务相关、直属领导的原则,通过统一归口、分类管理,分别成立行业团工委,目前,已成立的县教育团工委、卫健系统团工委等行业团工委运作良好,正加快筹建快递物流、智能制造等其他行业团工委。

分类共建。在“两新”组织、新兴青年群体等社会领域,通过“兴趣促动”“志愿发动”“商街联动”“创业驱动”“园区带动”5大模式组建团组织,已建立乐运魔方新兴青年团委、长沙县长跑协会团支部、志愿者协会团总支、开源商圈团支部等社会领域基层团组织,并以塔群式微信工作群将团的触角进一步延伸。

三是规范化加强团管理。

抓好推优入团。制定《长沙县教育系统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持续推进“金种子”团员先进性提升计划,建立和落实推优入团、积分入团、评议入团制度,严格按标准发展团员;分领域科学制定团员发展计划,2021年完成了社会领域发展团员近100人。

坚持党团队一体发展。严格按照“两个一般”“两个主要”工作要求的进行党员的发展,推荐200余名青年团员加入党组织,实现团员推优入党正向激励。建立健全团教协作机制,成立教育团工委,由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教育团工委书记,加强对县域学校共青团工作的直接指导;将党建带团建、队建纳入教育评价和教育督导,极大提高教育系统的“团”分量。强化团的激励。出台《长沙县教育系统共青团组织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逐步完善团员先进评价及团支部自评,2021年基层团组织开展团员先进性评价、团支部参与率100%;共青团“两制”落实较好,2021年团员教育评议开展率100%、团员年度团籍注册率100%。

四是项目化增强团功能。

紧扣中心大局。聚焦党委中心任务,创新实施“建功强省会·青年勇争先”长沙县首届青年岗位创效系列竞赛,选派50名优秀年轻干部参与项目建设、征地拆迁一线实践锻炼。举办青年座谈会、返乡青年创业座谈会和主题沙龙10余场次,县委主要领导倾听青年需求和感悟,鼓励、引导青年人才回乡就业创业。牵头成立长沙县农业创业者联合会,搭建农村交流互促平台,对接省农担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邀请县餐饮协会进行产销供需对接、开展电商直播助农等活动,积极促推乡村振兴。

服务青年需求。聚焦青年就业创业等迫切需求,持续开展筑梦青春·才涌星沙”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积极推报中国五四青年奖章龙斌、湖湘青年英才李超等县区优秀青年人才。实施“志愿青春·实干筑梦”大学生参与基层治理项目,开展爱心课堂、艺术培训、心理疏导、社区服务等各类活动500余场次。“希望小屋”困境青少年帮扶项目获评全县十佳为民办实事项目。

链接社会资源。牵头成立省内首个共青团校地联盟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家智库,吸引县内外19所高校加入,支持引导各高校在长沙县挂牌成立各类基地52个,服务渠道和辐射范围进一步拓宽。积极推进“团办青年社团”14家,“青年之家”33个,覆盖所辖19个乡镇(街道),打造1个团县委直属“青年之家”、1个团代表联络站、2个长沙县共青团校地联盟工作站,形成资源共享、组织共建的良好格局。

一审:胡旻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责编:胡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