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作品评论丨文艺评论怎样才能说真话
新湖南 • 综合
2022-04-15 15:42:17

文/谢子元

作为一个文艺评论参与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总书记一再强调的“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当前,文艺评论中有一些虚假的繁荣,废话连篇、隔靴搔痒,人情评论、口水评论广受诟病,文艺批评变成了“文艺表扬”,弱化了其推动创作、引领欣赏的功能。中央一再要求开创评论新风,人民群众呼唤文艺评论说真话、讲在点子上,真正发挥评论的功能。说真话应该是评论家的良知底线、是评论的起码要求。

究竟文艺批评怎样才能说真话?笔者以为,首先,评论要有真知真见,批评者要有真话可说。并非批评者想说的话就是真话,真话应该是在科学的批评理论和价值体系指引下对文艺实践、文艺现象、文艺作品的洞见,是切合实际的有力量的思想见解。批评者只有比创作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并通过“操千曲”“观千剑”,然后才能“晓声”“识器”,形成真知灼见,使创作者可以达到、尚未达到的艺术才能、思想高度充分地释放出来。

郑板桥有副对联:“搔痒不着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鲁迅十分赞赏此联,曾将其书赠日本作家增田涉。这副联可以说就是对评论效果的高度概括。评论可以赞,也可以骂,但赞要赞在点子上;骂也要骂得准确、深刻,不是漫天放“空炮”。当然“骂”是形象的说法,文艺评论中所谓的“骂”应指立场公正的批评,不是以炒作或挟私报复为目的的无聊笔墨官司。

好的文艺批评离不开优秀的批评者。所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会通马克思主义的、中华传统的、西方现代的批评理论,加强文艺批评的理论探索和批评者的专业修养、文化素养,提升评论者的艺术敏感和审美判断力,成为培养真正的文艺评论队伍的一项急务。

其次,评论者要独立独行。现在,一些评论者不从文本着手,就能滔滔不绝,一味拔高的奉承让人脸红;也有自恃清高,以点带面,攻其一点,否定全部,棒杀呵斥酷评的;还有动不动套用一些国外的新名词新概念和自己所谓的“主义”“流派”,夸夸其谈,让人听了如坠云雾,不知所云。

这一方面是因为评论者不愿说真话。很多研讨会、评论活动都是由作者操办的,评论者能不心领神会、为之量身定制?评论者与作品互动得少,与作者互动得多,会丧失应有的独立品格。另一方面,一些创作者没有听真话的雅量,“老虎屁股,一摸就跳”。其认知惯性就是“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把真诚善意的批评看作是有针对性的口诛笔伐,评论者也就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所以关键要营造一种健康的文艺评论氛围,磨砺评论家应有的风骨和批评勇气,将文艺批评做得有点“批评”,有点锋芒。

当然评论家都是人,都要生存和发展,不仅应获得应有的尊重,还应该有相应的科学的报酬机制,否则就不可能有独立独行的真正的评论家产生。

再次,评论还要快人快语。要倡导“竹筒倒豆子”式的评论作风,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不是藏着掖着、温温吞吞、“看菜下饭”。当然,“快人快语”并非“黑旋风”式的上来一顿板斧,并非心到口到、言随意到,而是思想、学理、洞见支撑下的批评“爽利”,也并不反对更便于创作者接受的批评“艺术”——比如“一分为二”,比如“委婉”。

还要倡导生动明白、新鲜活泼的批评文风,既要允许“说三道四”,更要提倡花样百出,正如古人所言,“为人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评论不应一味长文呆论,更不可千人一面,搞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话语。好的评论本身也应该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文艺作品,套一句俗话,“别把村长不当干部”,也“别把评论不当作品”,评论者要树起这份自信。但这要求我们首先努力把评论作品锻造成为艺术品、成为美文。

(作者系省电影评论协会主席)

(原载《湖南日报》11版湘江,2022年2月25日)

责编:姜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