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手可摘“星辰”!“强省会”勾勒长沙美好生活蓝图
新湖南 • 深读
2022-04-24 06:27:00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

从春天出发,踏上新征程,长沙正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

“强省会”,到底怎么强?“强省会”,如何更好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在文件指引里——根据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到2026年,长沙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常住人口突破1200万人,经济首位度超过3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万元,成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到2035年,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城市治理、生态建设、民生共享等现代化体系更加完善,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

不难发现,“强省会”,即做强长沙这个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长株潭都市圈,辐射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答案,也在寻常巷陌中——长沙市民毛玥(化名)带着女儿到家门口的24小时书店看书,搭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到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看一场演出,丈夫和所在的企业共同见证“工程机械之都”的进阶;圭塘河边的居民袁寻赞叹“出门即公园,入眼皆美景”;二胎奶爸王为清享受“一件事一次办”的便捷……

更不难发现,“强省会”战略给出的是发展路径,勾勒的是美好生活蓝图,描绘的是获得感更强的明天。

奋力“强省会”,手可摘“星辰”。

(长株潭城际铁路列车经过长沙市天心区环保路。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A

“纵享城市发展带来的文化红利”

实施“强省会”战略,长沙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行动方案(2022—2026年)》(下称《行动方案》),长沙将着力推进制造强市、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开放融通、交通枢纽、能源保障、绿色低碳、精美城乡、文旅名城、全龄友好、金融保障、人才强市12个专项行动,与之呼应。

“抓住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既是市民的需求,也是未来城市竞争的主战场。”认真阅读了《若干意见》,毛玥由衷感慨,十大重点工程、12个专项行动让幸福美好生活触手可及,未来生活愈发可期。

家住长沙高新区的毛玥在河西某高校教书,爱人王先生在中联重科工作。女儿今年11岁,成绩优异,一家人的小日子算得上有滋有味。每到周末,毛玥最常做的是,带女儿到省、市图书馆等场所阅读或者参加各类文化活动,“不想跑也没关系,家门口就有一个24小时书店,充分享受到了城市发展的文化红利。”

文化是长沙的“金名片”,旅游是长沙的“软实力”。长沙充分挖掘“楚汉名城”“屈贾之乡”的千年文脉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红色资源,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持续做强城市文化IP,先后建成开放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炭河古城、大王山旅游度假区等特色文旅项目,推出了全国首个非遗夜市,涌现出一批新生代网红IP,吸引国内外广大游客纷纷前来打卡。

文件扫描

2026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000亿元以上

“网红”城市不断增加“网红”内涵,一个文娱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长沙正大踏步走来。《若干意见》明确,长沙将加快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浏阳河文化产业园等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积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促进网红经济发展,筹备举办“网红节”等活动,培育一批网红矩阵,建设新型时尚消费场景。到2026年,长沙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200亿元以上,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以上。

B

“长株潭物理与心理距离正加速拉近”

毛玥是湘潭人,居住在长沙10余年,但两年前一直在湘潭某高校教书,每天都要开车往返于长沙、湘潭。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两地往返路程90多公里,单程时间45分钟左右,中间还需要走一段高速,除了油费,高速通行费就要33元,“而随着年岁渐长,每天开车跑高速也越来越吃力。”

令毛玥欣喜的是,这几年,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推进,两地交通越来越紧密。2016年底,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沙至株洲南、湘潭段开通运营,基本解决了她的通勤问题。

2021年5月,长株潭城铁启用新的列车运行图,正式开启“公交化”运营模式。毛玥的回湘潭之路不仅更方便,而且还更便宜了——从九华到洋湖,开通了专门的公交车,最大程度方便两地市民出行。长株潭之间,不管是物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都在加速拉近。

文件扫描

构建四通八达、通江达海的交通网络

拥抱大交通,长沙离世界更“近”。根据《行动方案》,长沙将重点推进交通枢纽专项行动,构建四通八达、通江达海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市域轨道、骨干路网等交通网络。

《若干意见》也提出,支持长沙市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支持建设以长沙市为核心的长株潭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推动长株潭域内“四网融合”发展。合理布局城市轨道和公交站点,实现无缝换乘,畅通交通微循环。

C

“有幸和公司共同参与‘工程机械之都’发展”

“工程机械之都”是长沙闪亮全国乃至全球的耀眼名片。

在长沙的产业版图中,既有“大而强”,又有“专而精”,工程机械之外,形成了涵盖食品、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在内的另四大千亿制造业产业集群。

4月16日,“2022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揭晓,其中,长沙工程机械产品占据近半数,再次刷屏。“能参与、见证‘工程机械之都’的发展,何其有幸!”毛玥的爱人王先生骄傲地说。

2008年,王先生在深圳华为从事IT工作,出于家庭、房价等因素考虑,决定回长沙发展。那时长沙还没有头部IT企业,王先生最终接受了中联重科的邀请。10余年来,王先生与所在企业共成长,他是长沙先进制造业蓬勃发展的见证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三个高地”建设的排头兵,扛起先进制造业大旗的湘江新区肩负使命一路领跑,以更高标准谋划推进产业发展,提出在“三端”齐头并进,赋能先进制造业再上新台阶。

文件扫描

力争到2026年,打造15个左右千亿级产业

“强省会”首先强产业,强产业重在强工业,强工业聚焦强制造业。未来5年,“工程机械之都”将立足优势特色,着力创建工程机械世界级品牌,建设国家重要信创产业、全国最大碳化硅半导体产业、全球北斗产业示范应用三大基地,布局前沿材料、氢能与储能、类脑智能、“三深”等未来产业。

《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将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强力实施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力争到2026年,在全市打造15个左右千亿级产业,实施180个左右十亿级项目,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

(熊其雨 供图)

D

“出门即公园,入眼皆美景,谓之幸福”

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生态环境也没有落下。

闲暇之余,家住长沙市雨花区五矿万境水岸的袁寻,最爱到河对岸的公园散步。看着河里鱼儿成群结队游过,翠鸟、白颊噪鹛滨水而翔,他脸上笑盈盈,心里美滋滋。

现在有多美,曾经却很难。圭塘河位于长沙市雨花区境内,长度28公里。上世纪90年代开始,岸边小化工厂、小作坊、高楼大厦建起来,沟沟汊汊被填平,加上圭塘河水流量不足、自净能力差,导致水质黑臭、河湖生态不断退化,成为人们眼中的“臭水沟”。

袁寻记忆里的画面越来越模糊。那时圭塘河水很清,夏天和小伙伴带着竹篓去摸鱼虾。累了,倒在河畔草地打个盹儿;渴了,捧起河水就喝……最终,袁寻与不少沿岸居民逃离了。

治水,成为了民众最迫切的呼声。长沙邀请专家为圭塘河会诊,从自净能力、排污能力、流域生态等多方面,为其找病源、出药方。20年来,长沙市、雨花区两级财政累计投入80余亿元,对圭塘河展开治理。

经过治理,圭塘河彻底变了样:2020年、2021年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昔日“臭水沟”变身城市风景线,治理后的圭塘河又“活”过来了。2017年,袁寻重新将家安在圭塘河畔的这个小区,“出门即公园,入眼皆美景,谓之幸福!”

文件扫描

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绿色、低碳、环保生活成为市民的向往,而这种向往的生活在长沙不断成“标配”。《若干意见》明确,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绿心中央公园,有序推进主题片区、邻园片区和特色小镇建设,加快长沙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花卉园艺博览园等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打造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城市群绿心、具有湖湘特色的长株潭中央客厅、人民向往的高品质生态共享空间。

《行动方案》也明确,长沙将重点推进绿色低碳专项行动,开展“双碳”试点示范,建立生态监测网络,开展国家国土绿化试点示范,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市容环境常态化精细化管理。到2026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优于省级考核标准,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75%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达到或优于国家、省级考核目标。

E

“数字赋能,办事越来越便捷了!”

说起生活体验,家住宁乡市的王为清赞不绝口:星城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就连办事也越来越方便了。

4月8日,王为清的二宝出生了。在爱人出院前,他准备为孩子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刚进宁乡市妇幼保健院,他就在大厅里看到了“出生一件事一次办”窗口。

在窗口工作人员的告知下,王为清一并把家庭医生签约、户口登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等全办好了。“来办出生证明,没想到其他的一并办好了,证件还能邮寄到家!”王为清直呼意外。

长沙市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宁乡推行“出生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开发“出生一件事一次办”联办系统,申请人在助产机构专门窗口,只需提交材料完成刷脸识别并电子签名确认即可,“5个事项仅需10分钟,填1份表单,跑1个窗口,业务办理全程电子化。”

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在于“长沙城市超级大脑”。作为长沙智慧城市的核心基础设施,“长沙城市超级大脑”历经三年建设,在数字治理、数字惠民、数字抗疫等领域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在政务、旅游、医疗、党建等重点领域均已有较为成熟的应用,长沙“一脑赋能、数惠全城”的智慧城市运行格局初步成型。

依托“长沙城市超级大脑”,长沙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300余件高频政务服务全市通办;“我的长沙”城市移动综合服务平台高效便捷服务全市650万以上常住人口,办理居住证、落户等1799项各类服务已经实现“指尖办”。

数字经济,场景为王。4月21日,长沙再次发布193个智慧城市场景,涉及精细治理、惠民服务、基础支撑、生态宜居、产业经济等多个领域。下一步,长沙还将以智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助推数字赋能、精美城乡、绿色低碳、全龄友好等重大工程,着力创新社会治理、培育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建设“无证明城市”,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

文件扫描

推进数字赋能专项行动,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让数字经济成为大势所趋。《行动方案》明确,长沙将重点推进数字赋能专项行动,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推进产业数智化升级,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

《若干意见》也指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成5G基站7万座以上,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换代、成网运行、全面覆盖。到2026年,长沙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左右。

尾声

星耀之城,幸福美好值得期许

春光正好,毛玥喜欢和家人到长沙周边自驾游,望城水街,大围青山,淙淙溪流,乡与城一样,正变得越来越精美。

她的爱人王先生所在的制造业企业,已深谙创新之道,开放之势,紧紧抓住先进制造业发展机遇,搭乘自贸区开放快车,实现个人、企业的二次创业,以一人一企之奋斗,助力一城一省之繁荣。

二胎奶爸王为清一边冲奶粉,一边憧憬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如何伴随二宝的成长……

这些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以战略的名义,并以战略发展的成果,照进现实:创新引领,开放融通,能源提升,精美城乡,全龄友好。

星城,星耀之城。生活在此,真好!

作者:记者 李成辉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