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芷兰理发店:“剪板寸咧,还是三七分喽?”
新湖南 • 湖南之窗
2022-04-03 07:26:56
首页头条收录

在芷兰理发店,老板娘头上的塑料卷发筒和老板身着白背心的身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电影《功夫》中的两个角色:包租婆和火云邪神。他们一个双手叉腰、面无表情地站在门口四处张望,另一个斜靠磨损严重的皮沙发、翘着二郎腿,神色轻挑并且怡然自得地嗑着吊瓜子。见我走了过来,门口的老板憨憨一笑,身子一侧,留出一人宽的间隙让我进来,店里的老板娘随即起身,伸手将椅子上的围布顺手一带,一边用长沙方言问道:“剪板寸咧,还是三七分喽?”语气十分随和亲切。

(芷兰理发店。)

沿着东风路,拐到六条巷与五条巷的交汇点,就是芷兰理发店了。离我家不远,但我并不晓得这家店究竟是几时开业的。从它挂在屋檐下方的木制招牌来看,似乎它已存在多年。亦或正因为它的老旧,店的生意基本都由熟客照顾,既不用排队也用不着担心店主推销会员折扣,这给彼此省下不少事。

我第一次光顾此店是休息日。那天睡了个不错的懒觉,起床有些晚,在巷子里找了家面粉店热热闹闹地嗦了粉,买菜,回家的路口发现正开门营业的芷兰理发店,我摸摸脑袋,门口的老板对我憨憨一笑,我便就走了进去。

那次是剪的三七分,芷兰建议我剪三七分。芷兰就是老板娘,她用一把褐色的木梳分别从左、右、前三方扒拉开我的头发,打量一番说:“你的头比较圆,但你的脸比较方,剪分头会比较好看。”

然后,遂按照她的意思办。

芷兰的手厚实,浑圆,电推剪、梳、牙剪……被她从梳妆台上拿起、放下,没有丝毫声音。她的动作又都不紧不慢,梳头,剪头,通过镜面确认修剪的进程……在她的动作里我感觉不到生活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墙壁上时钟指针张扬而节制地跳动,在这样一种声音下,仿佛一天正在缓缓向我打开。

“过来洗洗。”剪完了一遍,老板娘从里边的房间用脸盆端出热水,对我说。

本店的特色就在于此。剪完了洗个头,把头上的细碎头发洗掉,完了,她在头发上揩一层护发素,然后坐在沙发上,等一等,再从里边端出一盆热水、将头上的护发素漂洗干净。

回到梳妆台前,用吹风将发丝吹干,发型基本构成,此时,老板娘芷兰端着脑袋转一转,看一看,小修小剪一番。“好啊!”她说。这就是宣布大功告成了。“有时间的话过半个月又来修一修喽!”她热情补充道。

走出门,阳光普照,微风拂面,瞬时感觉脑瓜子清清爽爽,整个人的精气神一下子就提了上来。

此后,我来芷兰理发店的日子就多了起来,和老板两口子也渐渐熟络,理发的同时不忘和他们扯上两句闲谈。有时我什么话也不说,只是呆呆地看着镜面里照映的老旧物件,和心平气和的两口子,期间他们谈到中饭的准备情况,昨晚散步时看到的风景,毛巾是否烘干……他们经常聊得笑声朗朗,似乎这些就是他们的生活里最平静最意犹未尽的事情。

透过倾听,再想想早出晚归、奔波不歇的自己,我不禁心生羡慕。

不过,我也有一段没在芷兰理发店理发的日子。2017年冬天,因为邻居家电路老化,芷兰理发店不幸遭遇火灾。据老板说,当时火势非常迅猛,从滚滚浓烟飘进房子,到房子化为灰烬,前前后后不到半个小时。

我和社区不少居民过来看望他们,有的还给他们送来了生活用品和慰问金。出乎我意想的是,那天,他们同我们笑着寒暄,脸上看不到任何伤感。

而后,老板去小卖部买了两瓶酒,每人分上一杯。酒过三巡,老板向我们介绍了芷兰理发店的由来,和自己经营小店的初衷:芷兰和我都是在院子里长大的。我们都有在院子里开家店的梦想。只是一晃,小店就被我们经营二十来年了。小店的经营让我们的生活慢了下来。不过慢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好。话毕,老板一仰头,喝尽了杯中的酒。他笑了,他的笑和他的言语一样简单、真诚。

三个月后,新的芷兰理发店在原址的对面,另一栋平房内开张了。它的招牌换成了塑钢,里面的设施设备也换成了全新,只有老板插着手站在门口张望,只有爱扎塑料卷发筒的老板娘痴痴的守候着小店。他们比原先更加热情了,隔着老远与人打招呼,把小店收拾得干净整洁,不染一尘。他们比原先更加爱笑了,他们笑着和客人们聊着过往,笑着回馈每一位顾客的信任。

我又经常光顾芷兰理发店了。这对于疲于应对快节奏生活的我来说,像是一次难得的休憩。可以在匆忙的时光中偷闲一回,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芷兰握住剪刀,娴熟利索地将我的脑袋“打扫”了一遍,不管青丝还是白发。

文/陈哲锋

责编:徐凯琦

来源:潇湘晨报